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三農人物

老黨員在田間找到“新使命”

發佈時間:2022-11-03 09:32:31

前不久,雲陽縣2022年高素質農民糧油專業縣級培訓班開課。現場,一位白髮蒼蒼、臉色銅黃的學員特別引入注目。 

“他是來‘蹭課’的,積極得很,每次培訓都沒有落下。”雲陽縣農業科技培訓中心主任彭敏介紹,老人叫劉伯秋,今年73歲,本不符合培訓條件要求,但他再三請求參加培訓。 

劉伯秋説,帶著50多餘位留守老人耕種了550畝撂荒地,自己不學點新技術、掌握點新行情,就沒得好收成。今年8月,儘管遭遇極端乾旱天氣,但他仍然收穫了10萬斤高粱。 

稀奇:旱地澇田他都流轉  

過去,劉伯秋在雲陽縣文化部門工作。2010年退休後,他下鄉路過寶坪鎮江南村龔家灣,意外發現一塊平坦的莊稼地,雜草長得比人高。 

“怪可惜的。”雲陽山高谷深,難得有平展的土地。劉伯秋一直就喜愛農業,看到撂荒的土地,心頭便有了新主意,“退休後下鄉種地!” 

很快,劉伯秋在江南村四組流轉了70畝土地,涉及40家農戶。因為第一年開荒,村民不收租金;第二年每畝租金100元,第三年開始每畝租金200元。 

寶坪鎮是高粱産業基地,但過去村民都是各家各戶分散種植。劉伯秋這70畝土地種上高粱後,集中成片,蔚為壯觀,當年就舉辦了寶坪鎮第一節高粱節。 

“老劉流轉土地種高粱,政府歡迎,農戶也喜歡。”四組組長龔舉安介紹,劉伯秋雇用村民種地,每人每天70元工資,“大家沒想到撂荒地既可以收租金,還能務工掙錢。” 

於是,附近的村民都願意把土地流轉給劉伯秋。郎家灣30畝、桑樹灣30畝、水磨社區100畝……有村民悄悄告訴劉伯秋,這些地塊,有的土地貧瘠不耐旱、有的土地低窪積水多。但他不管這些,照單全收。 

在龔家灣,記者看到劉伯秋駕駛著旋耕機在田地裏飛馳,一排排高粱秸稈隨之倒地身,後一群老人高聲歡呼,整理著倒地的秸稈。 

現在,劉伯秋流轉土地達550余畝,涉及農戶269戶,每年支付土地租金就達10萬元。老人説,“都是一把年紀了,田地規模這麼大,不搞機械化不得行!” 

驚喜:遇乾旱也喜獲豐收  

今年8月,重慶遭遇了高溫連晴天氣,但讓人意外的是,劉伯秋的流轉地仍收穫高粱10萬餘斤。 

向家灣2萬斤、龔家灣3萬斤……聽著劉伯秋一塊一塊地報賬,村民們發現,過去高粱長勢不錯的田地幾乎絕收,但那些積水太多的水壩田、潮濕地扛住了旱情,實現了穩産、增産。 

“搞農業,沒有絕對的好田好地。”劉伯秋向村民道出了他的“豐收經”,山區天氣陰晴不定,遇到雨水多的年景,貧瘠的坡地不積水,利於莊稼生長;碰上乾旱,田壩水、潮濕田又特別能抗旱。他説,“田塊不限一地、莊稼不限一季、作物不限一例,豐收要算總體賬。” 

秋日清早,劉伯秋又帶著留守老人們忙著種植油菜和冬小麥。“既要種高粱,還要種油菜、小麥,但又不是所有地塊都種。”他告訴記者,種油菜、小麥的地塊要在每年5月收割後才能種高粱,這樣很容易遭遇七八月的高溫乾旱天氣。他必須留足一大部分地塊,在3月底4月初就把高粱種下去。 

今年,劉伯秋的油菜和小麥産量各有7000斤,因為延誤了種植時間,高粱遭遇乾旱沒有收成;但其他地塊因為早在4月初就種了高粱,正好避開了高溫季節,就收穫了10萬斤高粱。 

“如果沒有乾旱,今年收成還會更好。”劉伯秋説,種莊稼,就是要以地塊、品種的多樣性應對氣候、市場等的不確定性,提高總的糧食産量。今年,他還進行了玉米套種大豆試驗,儘管沒有成功。但這個路子,他還會堅持探索下去。 

擔當:老黨員找到新使命  

劉伯秋夫婦都有退休工資,兒女事業有成,晚年生活是富足的。當初下鄉種地,他憑的就是對農業的真心喜歡。 

“現在,我找到了一名老黨員的新使命。”10餘年相處,劉伯秋深知留守老人的困境和疾苦。他説,“把留守老人組織起來耕種撂荒地,讓他們有事幹,也可增加收入,改善他們的晚年生活,這就是我的新使命。” 

如今,劉伯秋每年創收50萬元,其中30萬元用於支付土地流轉租金和農民工工資,剩餘的錢大多用於添置耕作機具,還把村民務工的工錢提高到每人每天100元。 

“他們也感動著我。”隔三岔五,劉伯秋的管理房前總有村民送來的豬肉、魚肉、大米、蔬菜、水果等。特別讓他感動的是,前年基地産了28000斤小麥賣不出去,陳孟順、秦順賢等近20戶務工農民,將剛發的工錢轉身就買他的小麥。老人眼睛有些濕潤,“就像一家人一樣,一起分享勞動成果,一起面對困難。” 

劉伯秋的基地裏,擺放著兩台微耕機、兩台東方紅拖拉機旋耕機、1台久保田688收割機、1台10噸烘乾機。平時,他就靠著這些機器帶著50位留守老人耕種這550余畝撂荒地。 

“還要種多久的地?”看著這些耕作機具,再看看精神矍鑠的劉伯秋,記者問道。老人稱,現在惠農政策多、政府支援力度大,參與鄉村振興正當其時。看著新翻的莊稼地,劉伯秋堅定地説:“幹出感情了,幹到幹不動為止!”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