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農業3.0時代樣板:平谷京瓦果業科技示範園

發佈時間:2022-10-11 13:37:1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中國網訊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資訊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平谷農業中關村以數字化賦能農業現代化,重點圍繞基礎設施數字化、産業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等四方面內容著力推進果業“二次革命”,加速打造現代化果業科技示範園區。

現代化果業科技示範區

金秋十月,果園裏綠意盎然。走進位於北京平谷區峪口鎮西樊各莊村的京瓦果業科技示範園,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像是為果樹穿上了一層白色“防護衣”。據果園工作人員介紹,這是防雹網,它對雹災、低溫凍害天氣、鳥蟲害等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冰雹等自然災害對果業生産造成的經濟損失,成為果農保收的“豐收網”。

防雹網成為果農保收的“豐收網”

目前,果業示範園區已初步構建起數據採集,種植指導、病蟲害防治、智慧管控等系統。利用AI圖像識別技術,可準確識別每一棵果樹,自動統計棵樹,識別果樹/果園邊界,檢測果樹位置,進行精準定位。通過對長勢好和不好的果樹圖片進行大量對比,AI“診斷”果樹生長及病蟲害情況。根據歷年的病蟲害情況,AI能預判果樹來年的長勢,結合果園的果樹數目,就可以預估單個果園,或某一區域的水果産量。實現足不出戶即可一鍵巡園。 

全自動無人機機場

“蘋果種植以前靠經驗,現在靠技術。”談起數字化在果園的應用,工作人員很自豪。據了解,京瓦果業示範園佔地132畝,主要栽植優質大桃、蘋果、梨等果品。園區採用荷蘭先進的矮化密植技術種植,利用寬行距窄株距的“墻”式結構和果樹“自根砧”等技術應用,同時,運用生産環境感測器監測技術和安裝的各種感測器等智慧化設備,果樹種植實現了對土壤、樹葉、果實的全方位監測,這種精細化栽培控制技術,使果樹由原來的三到五年結果縮短為第二年就能結果,大大節約了果樹種植的時間成本。而且能對果品的糖度、硬度、色澤等實現精準調控,從而極大提高優質果率,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


精細化栽培控制技術應用

京瓦果業科技示範園區通過建設數字田園,推動智慧感知、智慧分析、智慧控制技術與裝備在果園種植上的整合應用,建設環境控制、水肥藥精準施用、精準種植、農機智慧作業與調度監控、智慧分等分級決策系統,發展智慧“車間農業”,推進種植業生産經營智慧管理,是集“産、學、研、育、繁、推”為一體的綜合農業示範園區,為數字農業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建設數字田園

(文/圖供稿:京瓦中心、農業中關村管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