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頭條

黑龍江綏化秋收一線見聞

發佈時間:2022-09-19 08:59:17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黃騰、戴錦鎔 | 責任編輯:王靜

金秋九月,黑土地迎來豐收。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廂白滿族鄉正白後頭村,海濤小漿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加工區裏,剛收穫回來的鮮食玉米堆得像小山一樣,幾名女工正麻利地剝去包裹玉米的綠皮。

眼下,綏化市100多萬畝鮮食玉米開啟了“豐收模式”。今年綏化市作物生長期農業氣候資源豐沛,光、溫、水匹配協調,較高的機械化水準和科學種植技術為鮮食玉米産業發展提質增效保駕護航,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年景好,玉米棒長得大,成品率也高。”海濤小漿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學斌介紹,普通大田玉米計算效益更注重産量,而鮮食玉米附加值更高,往往按棒數和等級計算效益。玉米越粗越長,等級越高,越能賣上好價錢。

海倫市長髮鎮長豐村農田裏,鮮食玉米正在等待收割。新華社記者戴錦鎔攝

在蒸煮車間,一股玉米獨有的甜香迎面撲來。李學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現在的價格,每棒加工後的鮮食玉米能賣1.6到1.8元,去掉各項成本後,每畝利潤達2000元,這一數字是普通大田玉米利潤的四五倍,今年合作社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6000畝,預計這一季鮮食玉米能給合作社帶來1200萬元的利潤。

在綏化市海倫市長髮鎮長豐村一處農田內,大型收割機正在迅速“吃”掉一株株玉米稈,“吐”出玉米棒。運輸車輛將玉米運送到當地的黑龍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車間,開啟鮮食玉米的“變身”之旅。

黑龍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車間內,工人正在裝箱。新華社記者戴錦鎔攝

“玉米收割後,30分鐘內就會到達車間,第一時間加工鎖鮮,保持最佳口感。”黑龍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停慧介紹,鮮食玉米之所以附加值比普通大田玉米高,就體現在一個“鮮”字上,從地裏收割到運進加工車間,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否則口感和味道都會下降。高溫蒸煮15到20分鐘後,經過冷卻、速凍和分揀包裝,這些鮮食玉米就將銷往全國各地。

黑龍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車間裏剛剛完成蒸煮的鮮食玉米。新華社記者戴錦鎔攝

想讓農産品有高品質,必須提高標準化程度。在綏化市北林區西長髮鎮正黃一村,田園蔬菜加工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階梯式方式種植鮮食玉米,根據種植時間確定收穫時間,這樣能保證鮮食玉米生長期相同,鮮嫩度一樣,外觀大小也更一致。

據綏化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洪祥介紹,今年綏化市鮮食玉米總産量預計在110萬噸左右,總加工冷凍儲藏能力約25億棒,年産值約34億元,“‘小玉米’做起了‘大文章’,發展了大産業,助力‘糧頭食尾’,推動鄉村振興。”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