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理性看待“小麥換房”
發佈時間:2022-06-23 09:45:05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姚宇琛“2元/斤,小麥換房”“最高可抵16萬元房款”……全國小麥豐收喜訊傳來之際,河南商丘市民權縣建業河畔洋房的一則售樓消息上了網路熱搜。(相關報道:樓市奇招,小麥大蒜能抵首付!划算嗎?值得嗎?)
“小麥換房”,客觀上反映了縣城房地産市場的低迷現狀。而從另一面看,也説明農民收入水準提高、今年小麥豐收增産,已引起了商家的注意。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有些農民為了子女結婚、上學或者自身工作生活需要,願意到縣城生活,商家針對這些需求靈活促銷,也體現了對農村消費市場的重視和開拓。
本質上來講,這就是一種商家的行銷方式,是一種市場行為。既沒必要誇成一朵花,也不用“一棍子打死”,而應客觀理性看待。
對於農民,這種面向農村市場的行銷模式,其實不是一件壞事。尤其對於那些本就有意進城,或在城裏有工作機會和穩定生活來源的農民,這可以説是他們的一個買房契機。據公開資訊,“小麥換房”樓盤的參考購買價為68萬元至84萬元,小麥按每斤2元收購,最高可抵扣16萬元首付。以該縣首付最低20%計算,8萬斤小麥即可抵扣全部首付,樓盤的優惠額度大概4萬元左右。別看只有4萬元,對農民來説也不是一筆小錢,當然是能省下來更好。而且用這種方式,農民不用把收來的麥子換成錢再買房,可以直接用麥子抵首付,省時又省力。如果有條件的話,商家的促銷是不是還可以再往前走一步?比如到府收農民的麥子?
當然,農民是否接受促銷,是其作為市場主體的自主選擇。但我們還是想提醒農民朋友,面對促銷,也須謹慎。
比如,有些農民雖然有點麥子,但暫時無意進城,在城市又沒有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來源,甚至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還在農村,這種情況下入市更應謹慎。不僅要想清楚進城後有沒有工作機會和生活來源,還要算明白後續可能的開銷和生活成本的上升,更要考慮到“候鳥式”生活的不便。而且,相較于首付,後續的房款才是大頭。如果僅僅因為貪圖4萬元的優惠,而讓自己背上一身債,更是得不償失。
即使是真想到縣城生活買房的農民,買房之前也應對市場多留心。現在這個價格有沒有水分?從區域和房型來看性價比如何?商家有沒有用“先漲價再優惠”的促銷技巧?樓盤是不是期房?後續房價會不會下跌?有沒有被套牢的風險?商家承諾的服務和周邊配套能否兌現?這些問題都要搞清楚。買房畢竟不是買件衣服、買個日用品,謹慎一點總是好的。
不過即使是正常的市場行銷,對商家來説,既然將農民作為促銷對象,還是應比其他時候多考慮一些。應該考慮到,農民是特殊群體,經濟抗風險能力有限,他們把家裏一年的收成,甚至今後好幾年的收入投到這套房子裏面,其中的分量無需多言。千萬別為了緩解自身的庫存壓力忽悠農民,通過小利引誘農民入市套牢,甚至鼓勵農民參與炒房。
而對監管部門來説,對這種促銷方式做到有效監管也很重要。粗略估算一下,要覆蓋到首付抵扣金額最大值,至少得需要60畝以上的小麥。而對一些每人平均耕地資源少的地區,家裏有這麼多小麥的農戶並不多,換而言之,小麥變成了一張打折優惠券,這種促銷方式成了一種“隱藏式”降價。如此創新形式的“小麥換房”是否符合“購房資金進監管賬戶”“專款專用”等規定,還需要相關部門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確保房地産市場安全運作和農村和諧穩定。
我們希望,這種促銷方式最後能有個令人滿意的結尾,有需求的農民真能從中獲益。長遠來看,有一些合理合規的促銷行為,也有利於增加農村消費市場的活力。只是有一個問題還須注意,千萬別像有專家提醒的那樣,讓農村成為消化庫存産品和中低端産品的“泄洪區”,更不能因此而讓農民吃了“啞巴虧”。(作者:劉知宜 李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