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頭條

植根沃野千百載,農業文化正葳蕤

發佈時間:2022-06-13 08:48:20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開欄的話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來到三蘇祠,又一次就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殷切囑託。

文化如水,潤澤萬物。中華文明如浩蕩長河奔涌流淌,淘洗出無數或有形或無形的文化遺産,成為承載民族記憶、彰顯文明魅力、訴説先民智慧的寶貴載體;對它們的保護、傳承、活態利用,也成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重要工作。從今日起,光明視野版開設“保護歷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專欄,與您共同感受這些文化珍寶的無窮魅力,傾聽它們背後的動人故事。

首期,讓我們從農業文化遺産開始。今年5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增至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成功申遺後,這些寶貴遺産如何留根鑄魂、造福百姓,在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持續釋放文化魅力?讓我們共同關注。

【保護歷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①】植根沃野千百載,農業文化正葳蕤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工人在分揀鐵觀音茶葉。新華社發

“東方樹葉”耀世界

講述人: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科學諮詢小組副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李先德

不久前,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我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科學諮詢小組副主席,一路走來,感慨良多。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具有獨特性和全球重要性,達到了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的全部五項標準。當地依靠茶葉産業發展,實現了從“最大的國定貧困縣”到“全國百強縣”的蝶變。整個茶文化系統包括豐富多樣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特點。獨特的製作技藝,逐漸完備的種子基因庫,彰顯了當地種植技術的專業性。鬥茶、茶王賽、“茶敘外交”等茶文化積澱深厚。此外,安溪茶園蒼翠秀麗,遊人如織,風土人情引人入勝。

三年多來,我幾乎參與了安溪鐵觀音申遺的所有重大活動,當地政府官員、大師名匠和普通茶農都讓我印象深刻,正是他們辛勤的勞動、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讓神奇的“東方樹葉”閃耀世界。

2019年9月,我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前往安溪進行實地考察。鐵觀音始祖魏蔭的第九代傳人魏月德大師一路陪同。為了更好地展現安溪鐵觀音的獨特之處,他在我們沿路走過的地方隨手摘下一片茶葉,隨後,用力地在手上拍打。不久,茶葉馥鬱的香氣在空氣中瀰漫。這背後的原理與安溪鐵觀音製作的一道工序——“搖青”有異曲同工之妙。安溪鐵觀音自古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美譽,正是得益於“搖青”這一精湛工藝。

我曾十幾次前往安溪考察,每一次,都能學到新的東西。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葉都是國人生活的必需品,我逐漸感悟到,茶文化的核心在於人與自然的聯繫、人和土地的情感、人對文化的敬畏之情。

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應當平衡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係。我期待,當聯合國糧農組織回訪時,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依然能夠保留文化內核,當地人民的生活水準、環境品質也越來越好。

遊牧文化潤草原

講述人: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化産業研究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高澤遠

每年6月,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北部草原,當地牧民都會開始一年一度的大遷徙。牧民們幾家結伴同行,牛羊成群,浩浩蕩蕩。在夏營地放牧點,為了防止踩踏草地,牧民們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搭建蒙古包。夏至過後,牧民們開始剪羊毛、硝制牛皮製作各種生産用品。盛夏的草原上,祭敖包、那達慕活動頻繁舉辦,遊客慕名而來。中秋前後,牧民趕著畜群回到大興安嶺南坡的定居點安度冬春。寒暑往來,世代不息。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體,農林相互依存、優勢互補的複合生産體系,承載了牧民千百年來積澱的生存哲學、生態文化選擇。在這方天地中,人畜草平衡的自然法則孕育出古老而獨特的草原遊牧文化,牧民獨有的生産方式、生活習俗、文化特質等,時刻體現著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而今,即使牧民穿上了運動鞋,開上了吉普車,用上了手機,一年一度的遊牧轉場仍是牧民與這片草原發自內心的約定。

年過八旬的老牧民哈木爾囑咐90後的孫子莫日根圖:遷徙轉場時不能著急、注意讓牲畜少出汗、多在水草豐美處休息……遊牧知識通過老人樸實的話語得到了傳承。

在轉場時,莫日根圖路過了管護站,根據要求出示了放牧證和車輛通行證。為保持人畜草平衡,阿魯科爾沁旗要求牧民上報自家草場面積,計算確定參與遷徙的牛羊數,再根據草場長勢決定遊牧的線路和時間。為了加強對遊牧區的保護,夏營地放牧點建築必須為臨時可移動式蒙古包,不能對草地産生永久性破壞;對夏營地實行階段性封閉管理,在封閉期內,除執行公務外,禁止一切社會車輛進入。同時,良種引進、提純復壯等現代畜牧業生産技術的運用,逐漸破除了傳統遊牧業對於自然的過度依賴。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為當地發展生態旅遊打出了金字招牌。現在,休閒旅遊度假基地、牧歌鄉村旅遊示範帶等一批項目正在草原上“蓬勃生長”,讓遊客充分感受草原遊牧文化的獨特魅力。

“梯田生金”富山民

講述人: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賀獻林

5月20日,位於太行山東麓的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有了亮麗新名片——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作為一名梯田保護者、申遺人,從而立之年到年近花甲,我將20多年的歲月許給了這片梯田。申遺成功那一刻,我熱淚盈眶,感到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

涉縣旱作梯田始於元初,興于明清。元代以來,先人為躲避戰亂,來到當時交通閉塞的太行深山區,開山鑿石,建起了廣袤梯田,留下了被稱作“中國第二個長城”的人間奇跡。

1996年8月,一場暴雨過後,時任涉縣農業局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的我來到受災嚴重的劉家村。從山頂到山谷,近千米梯田被沖毀,形成一道洪溝。為排除險情,我和村幹部一起上山尋找“洪雨管涌點”。滿目狼藉、山高岩滑,向前幾乎沒有路,我們手腳並用才爬上去,人人都成了“泥猴兒”。經過3個多小時跋涉,終於找到了管涌點,並冒著生命危險堵疏排除了險情。

群眾賴以生存的梯田,咋能説毀就毀了?我籌措資金,組織群眾修砌加固被水沖毀的石堰,冒著嚴寒整整修了一個冬天。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先輩的“懸空拱券鑲嵌”式石堰修復技術、花椒樹生物埂等智慧,深深認識到梯田系統的珍貴。

怎麼真正保護梯田?我意識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農民始終不棄耕。為此,我們引進優良谷種、推廣地膜小麥、地膜蔬菜等技術,提高群眾耕種梯田的積極性,讓他們有錢賺,也有動力保護好世代傳承的梯田。

2014年,在多方努力下,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有了第一張“金字招牌”——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緊接著,我們又走上了世界申遺路。在當地政府支援下,我們聯合河北農大等高校一次次申報,終於在2022年申報成功。

2017年,我倡議成立了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如今已發展到120余人。2019年,我又牽頭成立了王金莊農民種子銀行,保存了上百個老種子資源,向村民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並聯合當地電商提供銷售渠道。眼下,我們還要做好多事:幫鄉親們開闊眼界,樹立大發展格局;發展特色農産品;發展農業特色旅遊……這些路子走通了,梯田一定會更美,鄉村一定更有活力!

桑基魚塘展新顏

講述人: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人大主席楊建中

我生長的村落——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位於桑基魚塘核心區塊。小時候,我經常跟著母親在基面上種桑喂蠶,將蠶蛹和蠶沙倒進塘裏喂魚,等各種腐殖質和魚糞沉聚到塘底變成淤泥,再鏟起來給桑樹施肥。那時只覺得幹農活辛苦,長大後才知道其中蘊含的生態智慧。

【保護歷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①】植根沃野千百載,農業文化正葳蕤

俯瞰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的桑基魚塘核心地塊。張斌攝/光明圖片

穿越2500年,桑基魚塘成了農業生態活化石,更是當地農業發展的一張“金名片”。20世紀90年代,桑基魚塘也經歷了低谷。那時,有的農戶長期在外經商、打工,桑基魚塘一下子冷清了,桑地、塘埂坍塌,桑樹老化,缺枝嚴重,魚塘埂低,塘底淤泥不斷增多……雖然“魚塘像盤子,塘埂像筷子”的傳統風貌還在,但功能已經退化,産出率很低。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2014年,桑基魚塘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這給了我們恢復其歷史風貌的信心。趁著這股熱乎勁,當地政府一邊大力保護和修整桑基魚塘,一邊著手將這張“金名片”推向世界,我也有幸參與了“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工作。那段時間,我們吃住在村裏,白天走訪農戶、取證拍照,晚上忙著整理材料、歸檔保存,梳理了近10萬字的文字資料。桑基魚塘日漸恢復活力,我也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桑基魚塘研究的“土專家”。

2017年,桑基魚塘系統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喜訊傳來,人們更加重視老祖宗傳下來的這筆寶貴遺産,一河之隔的荻港古村落也跟著火了起來。和孚鎮以鄉村文化體驗和歷史文化展示為重點開發方向,按照農事季節安排各種農事體驗活動,開辦“漁文化節”。不少漂在外地的人回到了村裏創業,這片土地越來越興旺美好了。

如今,我還會時常去荻港村,領略一番桑茂、蠶盛、魚旺的桑基魚塘千年美景。這美景啊,永遠看不夠!

一站式體驗農林牧

講述人: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農業專家、迭部縣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閆國慶

甘肅甘南州迭部縣益哇鎮扎尕那村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平均海拔近3000米。這裡農耕文化、遊牧文化和森林文化交織融合,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千百年來,村民們在較平坦的土地上種莊稼,到半山的草場牧牛羊,閒暇時進山樵採。農林牧複合系統保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農田、河流、民居與森林、草地相映成趣,形成別具韻味的田園生活空間。

2012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支援下,迭部縣開始了申遺工作。次年5月,“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入選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2017年11月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申遺期間,迭部縣出臺了《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管理辦法》,編制了《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保護與發展規劃》,並將遺産地的發展規劃納入縣域經濟重點項目建設。

隨著扎尕那知名度的提高,旅遊業也發展起來了。到了這裡,遊客們能夠一站式體驗農林牧的不同特色,盡享自然樂趣。現在,當地的農家樂由2012年的6家發展到2021年的169家,來迭部縣旅遊的遊客達到了108.54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2億元。

藏族朋友桑傑是扎尕那旅遊發展的受益者。他看到商機,把家裏新建的二層樓改造成有20個床位的客房,灶房騰出來讓遊客自己做飯。開業後,客房天天爆滿,3個月收入就超過了3萬元。“日子越來越美啦!這提醒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扎尕那。”桑傑喜滋滋地説。

2017年、2021年,迭部蕨麻豬肉和羊肚菌接連通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綠色産品認證。品牌效應的形成,讓當地群眾享受到産業發展的紅利。迭部縣還出臺辦法,將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引導農牧民自覺參與生態保護。在大家的呵護下,扎尕那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張勝、陳晨、高建進、王瀟、耿建擴、陳元秋、陸健、宋喜群、王冰雅、王斯敏光明日報通訊員徐夢玲、周金立、張斌、謝尚國、魏子航)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13日07版)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