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鄉村振興故事 在家門口,看一場“村晚”
發佈時間:2022-01-29 08:51:37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鄭海鷗 王明峰 王雲娜 | 責任編輯:常曉姣1月25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豐收的鑼鼓敲起來,迎賓的鼓點響起來,一場以“暖暖的十八洞”為主題的“村晚”正在舉辦。第一個節目《苗鼓神韻》亮相,100面迎賓鼓震天齊響,鼓聲回蕩在十八洞村上空,傳遞著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春節臨近,由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主辦的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正在各地開展,活動緊扣“歡樂過大年,喜迎冬奧會——我們的美好生活”主題,各地聯動、線上線下融合。村民們滿懷熱情,用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展現美好幸福生活。
1月25日,“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暨四川省‘千龍千獅鬧新春’示範展演”在瀘州市瀘縣龍橋文化生態園舉行。在現場,鐵水龍、功夫龍、蓮槍龍等11種龍舞,或飛騰挪位,或繞場游動,以不同的風格,共同演繹“祥龍鬧春”。參加鴛鴦龍表演的演員王萬里説:“我們這支舞龍隊有25個人,接到演出任務的時候,大家都很興奮,希望通過表演來體現地震後齊心合力、重建家園的新氣象。”
“村晚”是展現我國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活躍的一個重要窗口。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各地舉辦“村晚”活動9522場,參與人次達1.24億。“村晚”活動與時俱進,還推出接力雲展播、網路線上直播等形式。
1月25日至26日,農曆小年之際,國家公共文化雲推出“村晚”接力雲展播,集中展示《我的“村晚”我的年》融媒體節目,以及來自內蒙古、黑龍江、上海等20個省(區、市)的30場精彩“村晚”活動。節目通過文化傳承、時代新風、展望未來3個篇章,以訪談、互動、遊戲等方式,展播各地特色“村晚”節目、分享“村晚”臺前幕後故事、展現鄉村振興美好畫卷、推介鄉村美景好物。
在浙江,“越劇+説唱”《我家門口看亞運》由來自6個城市的農村文化禮堂歌手錶演,有趣有味,“潮范兒”十足;在廣東,廣州市從化區同時在4個特色小鎮開展“5G直達最美小鎮”——雲上“村晚”系列展演活動,以5G直播搭配無人機,生動呈現鄉村振興取得的豐碩成果;在重慶,“村晚”匯聚鄉村好戲、好物、好景,通過文藝演出、文旅短視頻、帶貨直播等,展現鄉村文化魅力。
“歌舞《咱農民的胸懷比天地寬》、男聲三重唱《走進新農村》、歌曲《咱們村裏的幸福嗑兒》、小品《第一書記》等節目,以鄉村變化為主線,把村民們切身感受到的鄉村振興故事唱出來、演出來。”遼寧省朝陽市北四家子鄉唐杖子村村民李春軍説。
1996年,李春軍在自家菜園子裏第一次舉辦村裏的農民春晚。從只有一台卡拉OK機,到音響、燈光、舞美等設備齊全;從只有十幾名年輕人參與,到160多名演職人員自編自導自演……唐杖子村“村晚”26年來的變化,折射出鄉親們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今年85歲的付鳳雲是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法水村“村晚”的表演者。付鳳雲感嘆:“現在吃穿不愁,還有空閒去表演,日子越過越有滋味了!”
傳承紅色文化,展現美好生活。河南省蘭考縣以“桐花芬芳旗正紅”為題,打造了一場獨具地方特色、接地氣有人氣的“村晚”展演,表達父老鄉親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定信心。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源潭灣村“村晚”現場,展出了“跟著畫筆學黨史”“咱有紅色傳家寶”等紅色文化主題展覽,歌曲《紅色傳家寶》、朗誦《英雄故事代代傳》等節目一一上演。
生態美、生産美、生活美,鄉村發展欣欣向榮,也給“村晚”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今年“村晚”,各地激發群眾的創作和表演熱情,涌現出一批弘揚文明鄉風、表達愛黨愛國之情、喜迎北京冬奧會、體現鄉村振興新成果的優秀文藝作品,飽含濃濃中國味,充盈滿滿中國風。
四川省綿竹市推出了獨具特色的年畫“村晚”,有“年畫迎春過大年”“年俗村裏説年畫”“畫出鄉村新時代”等;貴州省雲匠“村晚”分別在肇興侗寨和臺江縣設置會場,以民族節目表演、視頻短片、互動訪談等形式,展現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旅遊資源;山東省榮成市西霞口村“村晚”,通過石島漁家大鼓、漁民號子、漁家秧歌等節目,展現別具風情的漁村年味。
“村晚”關注鄉土、凝聚鄉情。“我們家鄉風景美,美食多”“高科技用在‘村晚’舞臺上,真酷真炫”……家鄉“村晚”激發了鄉親們的自豪感。在收看“村晚”的過程中,短視頻徵集活動也隨即開展。村民拿起手機、相機,發現美好、記錄變遷。一個個短視頻,展現鄉村振興美好畫卷,也讓“村晚”的舞臺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