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安徽界首市泉陽鎮王烈橋村,看見2000畝的彩葉樹林連成一片,樹行中套種的西瓜、花生、藥材等經濟作物長勢喜人。土地流轉大戶王洪力今年套種了200畝地的西瓜,迎來大豐收,一個個西瓜掩映在藤蔓之間,十幾名群眾正在忙著採摘、裝運西瓜,王洪力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總共流轉了400畝土地,種的都是彩葉樹,前幾年樹冠小,我就林下套種小麥、西瓜、玉米,400畝地的小麥,賣了45萬元,秋季我種了200畝地的玉米,也能賣20多萬元,我套種的還有200畝地的西瓜,按照當前的行情,一畝地可以賣3600元,200畝地能收入70多萬元。”王洪力給我們算了林下種植的經濟收入賬。
近年來,泉陽鎮按照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多模式探索發展林下經濟,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黨員幹部帶頭幹,群眾跟著幹。在幹部的帶動下,不少群眾和種植大戶,也開始流轉土地發展林下經濟。泉陽鎮集東回族社區的種植大戶陳雪峰,2018年流轉土地670畝,種植美國紅楓、薄皮山核桃,採取立體種植模式,增加經濟收入。“我在林下套種的有南瓜、藥材、紅薯等經濟作物,一畝地可以多收入2000多元,還不影響樹的生長,我流轉的總共有670畝地,一年可以多收入100多萬元。”陳雪峰説。
村裏的産業多了,用工需求量隨著增加,群眾也就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現在不用出門打工了,在家門口也都能找到活幹,一年四季閒不住,收入也穩定了,家裏生活條件也都改善了。”泉陽鎮王烈橋村村民李秀環高興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