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稻花香。“等過幾天收割完水稻,就可以捉田裏的稻花魚了!”看著稻田裏游動的魚兒,滕文強站在田坎上向前來觀摩學習的人員介紹。這是返鄉創業大學生滕文強這個月第3次為前來學習、觀摩的人員進行講解,而像這樣的實地培訓,基本每個月都有。
轉眼間,今年已是滕文強回鄉創業的第6個年頭。今年33歲的他是重慶市潼南區崇龕鎮臨江社區人,從小生長在農村,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我非常喜歡農村,心裏一直有個田園夢,做有機農産品銷售積累了一定的資源和人脈後,就決定回鄉創業。”談起自己的心路歷程,滕文強娓娓道來。臨江社區位於瓊江河畔,土地平坦,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水稻。經多方調研考察,滕文強決定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稻蟹、稻蝦特色種養,併為此成立了重慶稻夢空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所謂夢想有多大,就能走多遠。短短幾年,滕文強已建成580余畝特色化、標準化、科技化的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並實現了訂單農業及物聯網全覆蓋。
從農産品銷售拓展到農業生産領域,滕文強的“順風順水”令人驚訝。他認為自己轉型之所以成功,政府組織的高素質農民培訓起了很大的作用。搞稻蟹稻蝦的種養,技術非常關鍵。“我參加了多次培訓,知識面拓寬了不少,有時老師的一兩個觀點,能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再就是培訓能提供很好的平臺,可以和優秀學員進行交流,打開自己的思路。正是通過這些培訓才讓我和團隊迅速成長。”滕文強認真總結道。令滕文強印象較深的是2018年重慶市農委水産技術推廣總站在南川舉辦的一場培訓。內容是水産養殖技術,由副站長李虹授課,這堂課讓滕文強對水産養殖技術入了迷。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課後滕文強追著李虹請教技術上的疑點,並邀請他去自己的稻田基地指導工作。當時正值稻田基地進入二期建設,“沒想到李站長第二天就從重慶來到我們的基地,當時正趕上田坎挖邊溝,他看我們挖的近乎垂直,趕忙説要不得,邊溝的設計要注意斜歪角度。我們立即按照他的斜度設計進行了調整,果然田坎再也沒有跨過了。”目前,滕文強已成功打造出生態大閘蟹、小龍蝦、甲魚和優質蟹田大米等綠色農産品品牌,2020年銷售額達1100萬元,不但實現了自身發展,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共同致富。
稻蟹稻蝦種養成功後,“稻夢空間”小有名氣。由於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相似性,大批來自雲南、四川以及重慶區縣的農民前來學習觀摩。“我們搞了很多次培訓,每次來的大概有100多個人,基本上都是我自己講解,講創業模式、養殖技術等,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我明白創業的艱辛,所以特別希望他們可以少走些彎路。”滕文強真誠地説。五年來,滕文強團隊開展農民培訓近60場次,培訓人員達5000余人次。許多農民回去後“現學現賣”,在四川南充、重慶綦江等地,稻蟹稻蝦模式已初具規模,初步統計共帶動1000余戶農戶從事稻蝦、稻蟹養殖,年增收260余萬元,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種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賣出去!”如何將農産品賣出去、賣個好價錢,這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有著大學四年通信工程專業背景以及四年的農産品銷售經歷,培養了滕文強發展農村電商的專業技能和敏銳嗅覺。他不僅擁有自己的農産品電商平臺,還綜合利用多種線上方式行銷。他樂於給農民分享銷售經驗,尤其是電商平臺的搭建和網路行銷,對於不懂電商的農民,農産品達到品質要求的,他也願意幫忙宣傳和銷售。“要明白自己農産品的市場定位,中低端還是中高端,搞清客戶群體,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再才能進行産品定價並採取相應的行銷策略……”滕文強給來培訓的人員講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