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三農人物

壽森炎:古稀之年追夢不止

發佈時間:2021-09-02 09:35:52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崇賢鎮灣裏塘蓮藕合作社現有成員152名,旗下1215畝種植面積,主産被譽為“四大花旦”的本土産品,即蓮藕、茭白、慈姑和荸薺。去年,銷售額超過了4700萬元,今年合作社理事長馬良浩信心滿懷,準備再翻一番,邁過億元大關。

説起這些年“翻筋斗”式的發展,馬良浩最感謝的人之一,便是蔬菜界赫赫有名的浙江大學教授壽森炎,其畢生從事蔬菜栽培學研究。説來兩人的淵源,相識已有二十余載。馬良浩一路創業,壽森炎則一路扶持,頗有忘年交之緣。

儘管年逾古稀,但從教將近四十年的壽森炎,退休後並未停下追夢的腳步,不管嚴冬酷暑,常常會前往曾經服務過的基地。有時是跟蹤最新的科技應用情況,有時是了解新需求、新動向、新問題,還有些時候則是主體求教,壽森炎往往二話不説,再忙也得抽身前往。

正是長年累月的堅持,讓壽森炎視角總盯著田裏,上課內容緊跟當下,自然頗為接地氣,學生們愛聽,也因此結識了一幫“土老闆”。尤其近幾年裏,他參與了大量科技扶貧工作,到西藏那曲高原上,參與設計建造高海拔的日光改造型溫室。其負責育成的“浙大茭3號”茭白品種落戶多個省份,推廣面積超過50萬畝。

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行,合作社被委以重任,提供蓮藕和荷葉。由於會議在9月份召開,可那時早已過了蓮藕成熟季,荷葉也由嫩綠變深。怎麼利用技術來打這個“時間差”?馬良浩雖然領下了“軍令狀”,但其實心裏也沒底,幸好他身後有個壽教授。

對於壽森炎來説,這也是個新命題。他左思右想,點子終於有了:重新挖塘重新種,但得先安個“水空調”——大棚旁挖口深井,用15℃的地下水噴淋。果然,一個多月以後,荷葉長得整整齊齊,顏色綠得沁人,蓮藕更是口感出眾,廣受好評。

圓滿完成保供任務,這讓“灣裏塘”名氣大增。過去所出産品主要供應食堂和超市,價格上難有優勢;如今不少大牌電商平臺找到府,身價自然陡增。就拿荷葉來説,以前不值錢,只能烘乾做輔料;現在售鮮葉,一張能賣1.5元,翻了三倍多。

這些年,在壽森炎等一眾專家的指導下,“灣裏塘”的技術應用接二連三。比如為了保水保肥,採用防滲透栽培技術,不僅整齊度好、顏值高,且有利於機械化采收;秸稈製成有機肥,還田能省下不少肥料錢;還有蓮藕套養甲魚模式,解決了福壽螺之害,還額外增加了收益。

“腳步雖快,但需謹記初心,産品永遠是發展的生命線,今後還得在品牌溢價上下功夫,帶動更多農戶一同富裕。”壽森炎在點讚合作社的同時也時常提醒馬良浩。

對於壽森炎來説,“灣裏塘”只是他其中的一站。這些年,他的腳步遍佈大江南北,因為退休了,有更多自由時間,所以他跑得更勤了。身材嬌小的他,腳步很是矯捷。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傳承。

去年,浙江大學農學院迎來110週年院慶,壽森炎將286幅泛黃的挂圖捐贈給了學院。由於保存有難度,蔬菜采收後,往往立即請擅長繪畫的老師描摹,來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正是一代代老先生們的補充和完善,才有了這些作品。

人總要有一個夢想,去追尋、去實踐,這跟年齡無關。退休後,在服務基層之餘,壽森炎繼續完成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的指導工作,同時參與學校關工委的宣講團工作,擔任竺可楨學院的引領導師。2018年,他被中國老教授協會評為“科教興國優秀工作獎”先進個人。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責編: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