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資訊

特用玉米新品種播撒“一帶一路”

發佈時間:2021-09-01 08:52:48

越南青年科學家蔣廣祖在田裏查看玉米穗。資料圖

“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能夠跟這些優秀的中國同行們深入學習和交流。”越南國家玉米研究所的青年科學家蔣廣祖(Tran Quang Dieu)從越南來到上海,經過防疫隔離,自8月1日起開始了自己在上海農業科學院CIMMYT-中國特用玉米研究中心為期一年的項目合作與交流。他對此行期待已久,希望能在建立抗穗粒腐病的玉米種質精準表型鑒定技術體系、發掘鮮食甜糯玉米抗穗粒腐病特性的種質資源等方面開展聯合研究工作,為揭示鮮食玉米抗穗粒腐病的生理機制,創制優質、多抗的鮮食玉米種質資源及品種培育提供技術支撐。

令這位越南青年學者嚮往的CIM?MYT-中國特用玉米研究中心成立於2018年3月,是由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在上海合作共建的國際化特用玉米研究平臺,主要致力於品質優良(風味、口感、高維生素、高鋅)、抗莖/穗腐病、抗高溫、抗澇優良特用玉米的培育和生産示範,並注重在東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等CIM?MYT合作夥伴國家進行國際測試和推廣應用。

“中心成立以來,成功選育了‘夏王’‘申科糯1號’‘申科甜1號’‘申科甜2號’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鮮食玉米新品種。另外,以自主選育的新品種為核心,中心積極開展鮮食玉米標準化生産技術整合研究,在國內外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進行生産示範和推廣應用,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上海市農科院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CIMMYT-中國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鄭洪建説。

科研成果是否能真正落地,往往需要市場真槍實戰的檢驗。“從2018年示範推廣到現在,每年的種子出口量都翻一番。”上海華耘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永平告訴記者,“申科甜2號”在馬來西亞受到廣泛歡迎,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適應性、抗逆性好,在當地生長旺盛,病蟲害少,田間管理並不需要特別精細;二是市場效益好,當地種植的“申科甜2號”市場價可以賣到3元/千克,遠遠高出當地玉米的價錢,平均産量可達1.5萬-1.8萬千克/公頃,經濟效益可達4.5萬-5.4萬元/畝。

不僅在馬來西亞,如今“申科甜2號”已經在越南、泰國和坦尚尼亞等國家進行了新品種國際測試和示範展示,表現出較好的環境適應性。

“取得這樣的成果,跟我們積極通過CIMMYT-中國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引進種質資源也有密切關係。”鄭洪建告訴記者,中心成立以來,已經從CIMMYT引進優質、抗逆等玉米種質資源600余份,對引進的玉米種質進行了篩選、鑒定和研究,並進行創新研發。例如,通過CIMMYT,雙方從位於肯亞和辛巴威的CIMMYT育種中心引進優質特用玉米自交係和雜交種,開發出了適於非洲種植的特用玉米自交係和雜交種,並在坦尚尼亞等多個試驗點進行評估試驗。“同樣,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利用CIMMYT在亞洲的育種機構,在亞洲目標國家引進、培育和推廣特用玉米雜交種,這才有了適應東南亞高溫抗澇的鮮食玉米新品種。”

據介紹,目前,中心已經主持育成了20多個國家和上海市的審定特用玉米品種,申請國家專利7項,申請植物新品種權10余項。玉米研究團隊完成的“長三角地區優質特色甜玉米新品種培育與推廣應用”科技成果創造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榮獲2018-2019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2020年完成的“甜玉米特色種質創制和優質多抗系列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品質的成果研發,離不開高水準的國際化科研人才。CIMMYT-中國特用玉米研究中心成立後,引進了CIMMYT高級科學家徐雲碧、張學才和Daniel Paul Jeffers等在中心開展合作研究。其中,外籍專家Daniel Paul Jeffers還因成績突出,獲得了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

與此同時,CIMMYT-中國特用玉米研究中心自成立之初,也注重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當地科研院所的交流與聯合。中心成立的當年12月,越南農業科學院南部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一行三人受邀訪問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雙方正式簽署了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協議,該協議涉及作物種質資源、作物分子育種技術、開發與優化分子遺傳標記等多個領域。

在合作協議的框架下,中心與越南農業科學院南部農業科學研究所、越南國家玉米研究所在鮮食玉米種質資源的推廣示範方面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研究成果。“申科甜2號”“申科糯1號”“申科糯602”等申科系列鮮食玉米新品種的國際測試,通過在東南亞、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鮮食玉米新品種的鑒定和展示示範,擴大了CIM?MYT-中國特用玉米研究中心鮮食玉米育種研究的國際影響力,更提升了上海鮮食玉米研究在全球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蔣廣祖為自己能來中國交流感到幸運。他表示,將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越農業科技合作作出一份貢獻,讓更多的科研成果惠及中越人民,惠及國際社會。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責編: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