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資訊

西藏和平解放後“第一塊耕地”的新使命

發佈時間:2021-08-16 14:24:10

近一段時間,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小麥育種室的梁艷華帶著自己的學生,一直忙碌在試驗田裏,他們要加緊完成今年的小麥新品種單株“考種”任務。

高度、分蘗情況、穗形、籽粒數……梁艷華一邊詳細地記錄著幾個學生報出的數據與指標,一邊指導大家應當注意的問題。她告訴記者,在新品種培育的漫長過程中,“考種”是一項非常重要且細緻的工作。根據大量的作物生長數據,不斷地優中選優,才能選育出一個新的品種。

試驗田裏,風吹麥浪,麥穗露出金黃,在陽光下格外耀眼。

其實,梁艷華所在的試驗田是三號試驗田,位於農牧科學院校園內,是西藏和平解放後開墾的第一塊耕地中的一塊。這裡不僅藏著感人的故事,還有著非凡的歷史意義。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毛澤東主席提出了“進軍西藏,不吃地方”“一面生産,一面建設”的方針。1952年3月,時任中共西藏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的慕生忠帶領機關工作人員,來到拉薩河畔,開荒種地。

3月的拉薩,依舊寒意逼人。但不開荒,就得餓肚子。慕生忠帶著大夥兒揮舞著鐵鍬、鋤頭,幹得熱火朝天,歷時3個多月,開荒1500多畝,修築水渠近2500米。西藏工委機關糧食生産基地正式建成,後稱“七一農場”。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唐亞偉説,開荒當年,西藏工委就播下了冬小麥,第二年喜迎豐收。這塊耕地非凡的歷史意義,在於為十八軍提供必要的糧食保障,也為西藏人民吃飽肚子貢獻了力量。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時至今日,曾經寶貴的耕地早已完成了使命轉換,成為西藏農業研究的試驗田,成為支撐西藏現代農業發展的“種業高地”。

引進大麥品種,雜交、選育、擴繁……在經歷了紛繁的育種實驗後,一個又一個青稞新品種誕生,並徹底改變了傳統、落後的生産狀況。“藏青320”“藏青148”“藏青690”“藏青2000”等一系列主推青稞品種,讓西藏人民實現了從吃不飽到吃飽,再到吃好的願望。

據唐亞偉了解和掌握的情況,1952年,西藏的青稞平均畝産僅有52公斤。在推廣“藏青2000”之前,西藏大部分地區依舊種植紫青稞、藍青稞等地方品種,不僅産量低,而且品質也不夠好。

如今,西藏青稞的平均畝産已經提升到了380公斤,部分地區可以達到400公斤至500公斤。

“這不僅是量的突破,更是質的飛躍。”唐亞偉説,“種業創新的步子不能停。現在我們已經培育出了‘藏青3000’,今年實現原種擴繁3萬畝,明年可推廣20萬畝,可以推動西藏青稞生産水準更上一層樓。”

當然,這塊土地的使命還遠不止于種業創新。

過去的耕作方式較為粗放,西藏當地農牧民習慣將種子與肥料一起播,每畝播種量在30公斤至40公斤,不僅種子浪費很多,而且肥料利用率也低。而今,有了好的種子,還配套了科學有效的種植技術。針對不同青稞品種特性和區域自然條件,從播種到田間管理,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適宜推廣的種植技術。農牧民的變化顯而易見,他們掌握了初期施肥、分蘗期追肥等技術要領。

唐亞偉説,農牧民的轉變與接受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需要手把手地教,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現在,全區青稞種植畝均播種量已經降到14公斤,肥料利用率也大大提升,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來源:農民日報
責編:姚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