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奉節縣石崗鄉明水村的花椒基地裏,飽滿的青花椒挂滿枝頭,現年74歲的羅遵太一邊采收花椒,一邊感慨花椒産業發展給生活帶來的美好改變。
鄉村要振興,産業必振興。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石崗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為路徑,依託綠水青山,因地制宜發展花椒産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石崗特色的産業發展之路。
曾經荒山難變現村民都往外面搬
盛夏時節,走進石崗鄉明水村,成片的花椒樹綠浪翻滾,微風拂過椒香撲鼻。田間地頭采收花椒的農民成群結隊,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殊不知,2016年以前,走進村裏,很久才能遇上幾個幹農活的老人,顯得十分冷清。
明水村地處石崗鄉西北部,距離奉節縣城50公里,該村曾經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等種植為主,由於基礎設施薄弱,勞動力成本增加,未實現規模化種植,經濟效益差,全村700余戶2000余人,大多數選擇外出務工,或直接搬到縣城和鎮上居住,導致村裏一半以上土地撂荒,更無法帶來經濟效益。
村民王永祥説,“我的子女都在外面務工,一年難得回來幾回,家裏的地都是我和老伴兩人耕種,以前有時耕種不過來,就種一部分,荒一部分,很是心疼。”
明水村的情況在石崗鄉不是個例,在該鄉四方、瓦坪等村都存在村民外出,土地撂荒的現象。
因地制宜謀産業花椒綠了荒廢田
面對這種情況,當地黨委政府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為此,多次到各村收集老百姓的産業發展意願,並多方考察項目,尋找適合當地可持續發展的産業項目。經過多方考察,當地幹部遇上了正在走訪奉節周邊縣,準備投資花椒産業的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隨即邀請到石崗鄉實地考察。經過考察,召開專家論證會,最終項目成功落地明水村。
“石崗鄉海拔120-1450米,全鄉境內多個村地處海拔300-800米之間,鄉境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時間長,梅溪河穿越全境,非常適合花椒産業發展。”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秀生説。
2016年9月,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明水村,在該村發展九葉青青花椒1500畝,並通過對樹種進行升級改良、本地馴化,樹苗成活率不斷提高,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切實增強,該公司種植規模也持續提升。
經過近年的發展,該公司又擴展了花椒品種,引進了大紅袍、天知椒一同種植,並在石崗鄉明水村、四方村、瓦坪村發展花椒6000余畝,常年帶動100余名富餘勞動力就近務工。
羅遵太説,“我和妻子從花椒基地建設開始,就在這裡務工,一年務工能增收3萬餘元,我還流轉了部分土地給公司,每年流轉費有也有近千元,我們年紀大了,出門務工根本沒人要,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增收,這幾年生活品質提高了很多啊。”
與此同時,政府還引導公司帶動周邊群眾共同發展花椒産業,讓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石崗鄉又相繼成立了3家公司和3個專業合作社,在曇花、田樹、羅漢、厚坪、鎮江等地發展花椒4000余畝。目前,石崗全鄉花椒種植已達1.06萬畝,花椒種植讓曾經的荒廢田滾動起層層椒香綠浪。
鄉村振興在眼前延長花椒産業鏈
鄉村産業振興,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是關鍵。石崗鄉在擴大花椒種植規模的同時,建設花椒烤房20個、凍庫6座,並利用300萬元魯渝協作資金修建加工廠房,建設鮮花椒、幹花椒包裝及花椒面、花椒油加工生産線3條,延伸花椒産業鏈。
同時,石崗鄉還積極讓石崗花椒品牌化,註冊了“三峽洛源”“梅溪河”兩個商標,讓品牌“以線串點、以線帶面”,擴大石崗鄉花椒的影響力和銷售渠道。
鄉村振興就在眼前,對於未來,他們還有更多想法和規劃。“石崗花椒比其他地方的花椒要晚熟一個月,生長期更長,品質更好,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石崗青花椒的品質指標達到A級、國家一級標準。”王秀生説,目前,花椒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他在發展好花椒種植産業的同時,現在正在謀劃青花椒産業帶動健康養生基地和假日青少年兒童回歸自然田園生態生活教育基地項目,因為這裡不僅有花椒,且四季都蔬菜和水果,杏、臍橙、板栗、核桃、李子、桃子等各種水果應有盡有,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生態康養得天獨厚的條件。未來,不僅要讓這裡産業興,也讓這裡的人氣更旺。
石崗鄉黨委副書記李澤銀錶示,下一步,石崗鄉將圍繞花椒小鎮建設,加大對産業的指導和扶持力度,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不斷延伸産業鏈,提升産品附加值,為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實的産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