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資訊

不增投入增産量——山東井灌區麥收見聞

發佈時間:2021-07-02 09:28:17

“投入沒有增加,畝産卻增加了150斤,你説這辦法好不好。”在一片剛收穫不久的麥田裏,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店子鎮馬莊村農民馬崇祿開心地説。

店子鎮是井灌區,水源不充足。當地農民一直採取傳統的小畦種植方式,把播種帶兩邊墊高壘成畦埂,讓水順著畦埂流淌澆灌小麥。

“畦埂寬度最少50釐米,否則水一泡就塌了,起不到擋水的作用。這東西只是擋水用,佔著地不長莊稼。別看寬度一米五的播種帶,只有75%的土地能種莊稼。”馬崇祿説。

在缺水的山東省井灌區,小畦種植方式可以提高灌溉效率,但同時也造成土地利用率低,阻礙小麥單産提升。

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濱州農業科研人員的幫助下,當地農民開始將佔地較多的畦埂整修為一定寬度的梯形高畦,形成錯落分佈的高低兩個畦面。梯形高畦底部寬約70釐米,上面的畦面寬約50釐米。

“高畦面既能擋水,又可以在上面種小麥。”濱州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俊展説。

上面的莊稼位置高,水上不去,産量如何?濱州市農業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和農民開始了多年的探索試驗。

在馬崇祿的麥田裏,只見一片麥茬,看不到裸露的空白和雜草,高低畦面高度差大約十幾釐米,高畦面上有2行麥茬。拔出一把麥茬,粗密的根系帶出一抔泥土。“長上面的麥子根系更發達,長勢更好,産量比底下的更高。”馬崇祿説。

在附近沿用舊種植方式的麥田裏,放眼望去,每隔四行黃色麥茬,就有一行高高的綠色青草。

“畦面上不長莊稼就長草,影響下一季玉米生長。現在土地實現全利用,都長莊稼。原來一個播種帶只種4行,現在能種6行,肯定增産。前幾天剛收完,實測平均畝産接近1400斤。”馬崇祿説。

為了配合高低畦種植,濱州市農業科學院聯合農機單位,研製適合高低畦種植的播種機。劉俊展介紹,現在新型的播種機在傳統播種機基礎上經過改造,可以實現高低畦播種、施肥、鎮壓一次完成,一天可以播種100多畝。

博興縣曹王鎮曹二村種糧大戶高景今年流轉500多畝地種小麥,400多畝都用上了高低畦方法。他説:“現在生産投入已經不少,基礎産量1200斤已經不算低了,在這基礎上再想增産很不容易。即使能增産,投入也很大,用這方法,不需要額外投入,就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土地,實現糧食增産。”

劉俊展介紹,這項技術不僅能增産,還能節水、抗倒伏。小麥高低畦種植方法已在濱州井灌區推廣一萬多畝。山東滕州、梁山、桓臺等地,也在積極試驗示範中。

來源:新華社
責編:姚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