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三農人物

廷·巴特爾:堅守初心的“草原之子”

發佈時間:2021-07-02 09:14:48

清晨,廷·巴特爾獨自走在自家草場上,看到一隻狐狸從草叢中躍出緊追一隻野兔,他急忙用手機拍了下來。

“現在草原上生態好了,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他説。

廷·巴特爾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的牧民。他是開國少將廷懋之子,1974年廷·巴特爾從呼和浩特市來到薩如拉圖雅嘎查下鄉,由一名城市青年成為普通牧民。幾十年來,他不斷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帶領牧民劃區輪牧、建設草原、積極調整畜群結構,進行精細化、科學化養殖,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到現在的近2萬元,草原得到合理保護和利用,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的雙贏。

“蹄腿理論”是怎樣提出來的

47年前,19歲的廷·巴特爾來到錫林郭勒草原插隊。這位勤快的城市青年很快學會了打草、放羊、剪羊毛,變成了地地道道的牧民,紮根在了草原。

20世紀80年代,內蒙古牧區推行草畜雙承包責任制後,薩如拉圖雅嘎查的牧民大量增加牲畜頭數,超過了草場承載能力,草原開始退化,風沙侵蝕著牧民的草場。

“不能再無節制地放牧了,必須讓草原休息休息。”廷·巴特爾號召牧民圍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但接受者寥寥。“草原不放牧,讓牧民咋活?”

廷·巴特爾決定“自己先做出個樣子,給大家看看”。1986年,他賣掉自家60隻羊,圈起300多畝草場進行封育。第二年打下了9馬車草,相當於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牧民們看到了圍封輪牧的好處,紛紛向他學習。

為了進一步恢復草原生態,廷·巴特爾琢磨著改變牧民的養殖結構,提出並踐行“蹄腿理論”。我算過這樣一筆賬:“1頭牛和5隻羊的經濟價值相同,1頭牛有4隻蹄子,而5隻羊有20隻蹄子,4隻蹄子和20隻蹄子相比,當然是20隻蹄子對草原的破壞力更大,而且牛吃草時卷著舌頭吃,不會對草的生長造成影響。羊吃草時用蹄子刨著草根吃,對草場的破壞嚴重。”

為了實踐“蹄腿理論”,廷·巴特爾率先將自家400多只的羊群賣掉,全部改養肉牛。實踐證明,這不僅使草原得到休養,而且恢復了生態,家庭的收入也大幅度提升。後來牧民們紛紛效倣這一成功做法,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如今,廷·巴特爾將自家5926畝草場劃分為大小9塊,大一點的草場根據植被情況進行輪牧,小草場供給懷孕的母牛和剛出生的小牛犢,還有給野生動物留出來的草場。草場生態得到了很好的恢復,牧草長得有成年人小腿那麼高,一年四季都有野生動物出沒。

“這幾年在草場上見過的野生動物有好幾十種,有本地的鹿、狍子,有遷徙途中歇腳的天鵝、大雁,還有很罕見的金雕。”廷·巴特爾説。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幾年前,薩如拉圖雅嘎查80戶牧民中多半是貧困戶,如何讓牧民們都過上好日子,我就帶領嘎查‘兩委’班子成員捐基礎母羊,組成‘流動扶貧羊群’”。廷·巴特爾介紹説。

為了讓貧苦戶儘早脫貧,廷·巴特爾把每100隻羊為一個“流動扶貧羊群”,把羊群以定期承包的方式放到貧困戶家裏去飼養,一年一期,每年的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羔羊歸貧困戶所有,20%的成活羔羊歸嘎查集體。如此迴圈,在貧困戶逐戶脫貧時,嘎查“流動扶貧羊群”的“雪球兒”也越滾越大。

廷·巴特爾根據嘎查實際情況找出了貧困的根源,搞評比式扶貧,把權力交給牧民,讓牧民給貧困戶打分,好吃懶惰、勞動表現不好的扣分;家庭不和睦的扣分;酗酒的扣分;不愛護草場的扣分;不參加義務勞動的扣分……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序先扶誰後扶誰。

2001年,經過對貧困戶的科學合理幫扶,嘎查的2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隨著“蹄腿理論”的深入實施,在扶貧過程中,嘎查的扶貧羊群也變成了扶貧牛群。

為了引導牧民減羊增牛,廷·巴特爾把家裏所有財産抵押,並承諾牧民,如果大家收入降低了,由他來賠償。他帶頭處理掉全部小畜,做“牛”文章。通過引進西門塔爾優質肉乳兼用牛和冷配相結合的方式,提純復壯,通過少養精養實現了恢復生態,增加收入的雙贏目標。每年他家的過冬牛控制在50頭以內,而産生的效益卻比別的牧戶養100多頭牛的收益還要多。

“我常説,養牛羊還要念好‘草木經’”。在廷·巴特爾的草場上始終實行“打草不拉草”。在冬季放牧草場上,把打下的草一排一排地鋪在地上。而打草不拉草的前提條件是在好年景要儲備上充足的草,以預防大的雪災情況下的供應。“在這個前提下,把打下的草鋪在草場上,供應牛的日常餵養,這樣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可以保證牛的糞便留在草場上轉化成有機肥料,把自然的肥料歸還草原。第二點就是保證草的營養不流失,並且草籽可以更多地留在草場上,形成自然播種,對草場恢復作用很大。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家肉牛膘情相對好很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廷·巴特爾介紹説。

高格斯臺河從廷·巴特爾家的草場上蜿蜒流過,如何把如此好的自然資源利用起來,廷·巴特爾又動起了腦筋。

“我開始嘗試養魚,在流經自家草場上的高格斯臺河東側50米處,建了一個生態魚塘,不建堤壩,不截流河水,而是通過地下自然滲水來滿足魚塘所需水量。”

廷·巴特爾家的魚塘設計為自東西向,通過西風打浪聚氧,冬季魚塘結冰後,只要有充足的氧氣就可以保證禁食期的魚存活,結冰後的魚塘會隆起2米多,可以充分吸收陽光産生氧氣,下雪後,每天堅持把雪清掃乾淨就能保證陽光制氧,避免魚缺少氧氣而遭受損失。春天冰一化,河水的自壓又會把魚塘的水擠到外面,含有大量有機化合物的肥水流進草場,又使草場的養分得到增加,一連串的自然迴圈所産生的生態效益是難能可貴的。科學的設計使魚塘形成了一個有機的生態迴圈系統,不用人工餵養,而又省時省力。魚塘的生態魚極為走俏,價格是一般魚的幾倍。如今,生態養魚成為薩如拉圖雅嘎查一項新生産業,高格斯臺河流經的50%的牧戶有生態養魚的條件,利用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牧民的收入提高了,草原環境變好了,我在這片草原生活了40多年,親眼看著這裡從貧瘠走向富裕,心裏別提有多舒暢了。”廷·巴特爾説道。

草場綠了,牧民富了

通過幾十年的牧區生産生活實踐,廷·巴特爾總結出的先進經驗無數,不僅讓自己走在了建設新牧區的前列,還推廣運用到了所有牧戶當中。更讓廷·巴特爾自豪的是,嘎查年每人平均收入去年達到近2萬元。自從“做出樣子”,很多牧民自願到他家取經。“我每年要培訓上萬名牧民,講自己的做法,講如何保護草原生態。我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全嘎查的牧民都富了才算富。”廷·巴特爾説。

草場是牧民的命,要想讓牧民過上富裕的日子,一定要改變牧區的生態環境。在廷·巴特爾的帶領下,牧民們在嘎查嚴重沙化退化地區,因地制宜的種植黃柳、沙棘等耐旱植物,並積極爭取各類生態建設項目,重點實施圍封禁牧和“封、飛、造”等工程,草場全部實現圍欄化,目前已建成1個沙地柏保護區和兩處3000畝的黃柳基地,有效遏制了沙化退化現象。嘎查50%以上的草場實施了標準化劃區輪牧,每個牧戶都劃出8%- 10%的草場建打草場,實現了牲畜飼草自給自足。鼓勵引導牧民創辦傳統奶食品和風乾肉加工銷售、牧民之家旅遊業等産業,目前,十多戶“牧民之家”輻射帶動嘎查富餘勞動力近40余人,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廷·巴特爾憑著敏銳的思維,超前的發展意識,帶領廣大牧民群眾,推行草原三牧和草畜平衡,堅持生態保護和建設,積極拓寬增收渠道,成立股份制公司,發展鮮奶加工銷售、風乾肉加工銷售,牧民之家旅遊業、生態養魚、使牧民收入來源從單一的牲畜出欄拓展到多個相關領域,牧民收入呈現出多渠道創收,多點收益,大幅增收的喜人局面。

生態好起來、牧民富起來,這是廷·巴特爾作為一名牧區基層黨員幹部一直堅持的信念,只有在群眾中發揮好自己的作用,才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共産黨員。

草場綠了,牧民富了,廷·巴特爾仍覺重任在肩:“總書記對內蒙古的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特別重視,我們很高興。作為草原上的牧民,我們有責任保護好內蒙古的大草原,讓草原更美好。”

來源:農民日報
責編:姚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