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鄉村振興

湖北宜昌:“水電之城”的小康密碼

發佈時間:2021-05-06 14:58:04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姚宇琛

地處長江上、中游分界點的湖北宜昌,因坐擁長江三峽和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而有“水電之城”的美譽,但這裡也曾一度陷入“化工圍江”的境地。近些年,宜昌轉變方式高品質發展,鄉村振興藏富於民,走出了一條生態和諧、既優又美的小康之路。

“看,江豚又跳起了‘華爾茲’!”隨著氣溫轉暖,近年“定居”在宜昌市區濱江水域的江豚也活躍起來。這些水中精靈成群結隊,或逐浪嬉戲,或轉圈“起舞”,吸引大批宜昌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圍觀。

就在數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狀況。“宜昌有一段時期總是霧濛濛的,環保部門也因水質超標暫停宜昌新增化工項目審批。”有基層幹部回憶説。據介紹,那時,依託豐富的磷礦、航運、水源等優勢,宜昌市化工産業規模一度過千億元,化工産值佔到當地工業産值的近三分之一。“化工圍江”也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的惡化。

“生態環境是最大的民生,必須壯士斷腕、刮骨療毒,持續轉型。”時任宜昌市委負責人説。2017年以來,宜昌開始大力推進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通過理念、動能、結構、效能、機制“五個加速轉換”的組合拳,經濟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增加。一家獨大的化工業比重持續下降,而以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資訊、先進裝備製造業為代表的新興産業不斷增加,佔工業總産值比重已經超過40%。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工業轉型助力宜昌守護一江清水,給經濟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鄉村振興則成為奔向小康的另一個“發動機”。

在三峽庫首第一縣秭歸,春橙近日持續走俏。通過品種改良和科學種植,秭歸實現了全年有鮮果供應,一年四季都“橙黃橘綠”。推動臍橙産業轉型升級,建立臍橙價格指數和電商物流園,大力推動果園基礎設施提升,目前秭歸縣已經將臍橙産業打造成為全縣脫貧致富的第一産業,全縣種植面積40萬畝,産值近30億元。

另一組數據顯示,借助臍橙、茶葉、鄉村旅遊等産業發展,宜昌市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4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截至2020年底,全市16.3萬戶44.25萬人的貧困人口(2014年數據)全部脫貧;貧困戶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4506元漲至11204元。

産業發展、生活水準提升,不少村民從城市回流,這也對農村社會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基層治理創新迫在眉睫。對此,宜昌在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綜合試點的基礎上,編織了一張精細的基層治理和服務網路,每一個網格都形成了“1名醫生+1名警察+N名網格員、志願者、黨員幹部”的“1+1+N”模式,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衝村衛生室,藥品物資充足,簡單查詢之後,1300多名村民的基礎病、慢性病情況一目了然。原來,從2014年開始,宜昌市積極探索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準,解決村民就醫看病難題。據宜昌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通過與高校開展委培和訂單培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醫正在逐步走上村醫的崗位,目前全市2911名鄉村醫生中的定向委培大學生村醫已經達到779人。

漫步宜昌鄉村,2000多公里的景觀公路工程——“美麗宜道”已成規模,移步易景,如同山水畫卷。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沐浴著和煦的春風,節假日越來越多人走出家門。“五一”假期期間,夷陵區分鄉鎮百里荒村民宿老闆閆鳳娥忙得腳不沾地。“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喝水都是抽空,走路都是小跑。3天接待遊客600多人,營業收入3萬多元。”閆鳳娥笑著説,“忙碌並快樂著,或許這就是小康生活吧!”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