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麵館老闆到種糧大戶,再到農業合作社負責人,27歲的姜明陽在過去5年多換了3次身份,終於在麥田裏找到人生“奮鬥目標”。如今,他通過訂單農業,引導鄉親們把長期以來的“普通小麥田”發展成高效益的“高筋小麥田”,不僅幫助群眾增了收,也在麥田裏創設著年輕人對農業憧憬的“新模樣”。
時間倒退回5年多前。2015年,剛剛退伍的姜明陽回到位於河南省新蔡縣余店鎮姜廟村的老家,開了個拉麵館。“當時因為經常要從麵粉廠進貨,我發現店裏需要的高筋麵粉比普通麵粉貴了不少,進而了解到高筋小麥。”姜明陽説。
種地本不在姜明陽的規劃內,“家裏都是長輩在種地,年輕人都出去了。”但相對高價的高筋麵粉讓姜明陽産生了興趣。自家地不夠,他向親戚“借”了50多畝地嘗試種植高筋小麥,將糧食出售給麵粉廠。“每斤收購價比普通小麥貴2毛錢呢。”他説。
嘗到甜頭,原本只想當好拉麵館“小老闆”的姜明陽開始慢慢將事業重心轉向“種地”。然而,鄉親們質疑聲一片:“賣的價格高,産量肯定低”“經驗不足的‘90後’”“凈搞些不靠譜的事”……但姜明陽相信,“時間能證明一切”。
他幹給鄉親們看,先是自己流轉了500多畝地,將每年50多萬斤的收成銷售給麵粉廠,一年凈利潤達到30多萬元。憑藉著多年的合作關係,姜明陽又和糧油生産商簽下了每年500萬斤的訂單。
高筋小麥的價格優勢本就讓一些鄉親動心,在看到源源不斷的訂單後,鄉親們的質疑聲慢慢變成了誇讚聲,越來越多的農戶相信這位年輕人種地靠的不是“三分鐘熱乎氣兒”,而是靈活的頭腦。
2019年,姜明陽的農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帶著上百戶農戶種植高筋小麥,通過訂單農業“先銷售、後生産”,實現産銷對接,降低了農戶種植風險,也讓農戶收入有了明顯提升。
“‘90後’確實不一樣,腦子活,村裏的鄉親們現在都跟著他一塊兒幹,找他買種子,種好了他來收購,平均下來1畝地相比以前可以多掙200元左右。”余店鎮黨委專職委員李雲豐説。
據了解,新蔡縣近年來像姜明陽這樣返鄉創業、發展高效農業的年輕人數量呈增長趨勢,不僅為農村帶來了新活力,也為農業帶來了新理念、新模式。為鼓勵年輕人返鄉,新蔡縣通過完善創業政策體系、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建立創業保障體系等方式,從政策、機制等多個方面切實激發年輕人返鄉創業、服務三農的熱情。
“剛返鄉的時候就覺得年輕人應該創業,但沒想過還能在地裏創業。”姜明陽説,如今,他的收入比開拉麵館時翻了幾倍,更重要的是“能回到家裏,幫著鄉親們致富,收穫了更多的成就感”。
“現在可以説找到終生奮鬥的目標了,紮根農業,大有可為。”姜明陽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