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視頻上課的時候,一個同學正在農場裏,全班同學都看到他身後的奶牛探頭探腦的,大家都樂了。”康麗春給記者描述線上聽課的經歷,雖然已是去年發生的事,但是這些小細節她仍然記憶猶新。
康麗春今年38歲,身份是江西農業大學的一名青年教師。2020年,她入選中德兩國農業部門合作開展的中德青年農人培訓項目,跟20位學員一起,在網上完成了3個月的課程學習。
“給我們上課的有德國的大學教授、企業家、農場主還有德國農業協會(DLG)的專家們。”康麗春告訴記者,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動物科學、畜禽養殖、農機農藝、農産品加工等內容都有所涉及,“3個月培訓下來,我也從一個只了解種植業的偏科生,成長為對大農業和全産業鏈基本了解的全科生了。學到的知識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科研思路,而且我也期待著能依託所在大學的優勢專業,未來與德國相關部門展開進一步的合作。”
中國和德國的農業合作由來已久。2014年,李克強總理訪德期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把農業合作確定為兩國未來創新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2015年 3月,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中德兩國農業部長簽署《關於開展中德青年農業實用人才能力建設項目的意向書》,宣告項目啟動。該項目最初的設計是每年選拔20名中國青年農業人才赴德國開展培訓、交流和實習。自2019年起,項目決定互派約20名青年農民到對方國家,通過互學互鑒,增進了解,幫助雙方青年農業人才了解學習綠色可持續農業發展理念和良好實踐,提升農業發展理論知識水準和國際化視野,為中德農業發展與雙邊合作以及我國農業企業“走出去”提供青年人才儲備。
“能夠參與這個項目,確實覺得很幸運。”康麗春回憶起從報名、面試再到最終確定入選的心理歷程,依然覺得那是非常難得的經歷,“很多學校的老師都報了名。大概因為我曾經留過學,英語比較好,最後才能幸運入選。”事實上,她是江西省唯一一位入選項目的學員。
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這批學員並不能像往常一樣,前往德國實地學習,而是通過線上授課,向德國專家“雲學習”。
“不能去確實是個挺大的遺憾,但是雲課堂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樂趣。”康麗春告訴記者,因為疫情,很多德國專家也是在家裏給中國學員上課,不少德國專家上課前,都先介紹自己的家人,兒子、女兒和愛人挨個跟中國學員打招呼,“非常熱情親切”。同時,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康麗春也特別關注德國專家的授課內容和方式,“一位同樣是大學老師的德國專家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他有著非常豐富的實踐和教學經驗,能夠把自己的實踐和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課上得很生動。”康麗春説。
作為一個執教9年的農業大學教師,康麗春自己也還在不斷摸索。“我以前的專業是機械設計。回到家鄉的大學任教後,我才開始接觸農業,很多實踐知識都需要補上。”剛來到學校,她主攻的領域是農業數據的圖像處理,後來開始研究有機肥生産、加工、製作以及油茶的墾復裝備、深施肥機械,一步步的,從一個沒有下過田的工科博士搖身變成一位聊起農事來頭頭是道的農學教師。為了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她經常兩腳泥濘、滿手油污地在實驗田裏幹農活、修農機,手把手地教學生如何使用農機,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創新機械設計。同時,康麗春還擔任了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導師,每年帶領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大創項目,多次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因為她英文流利,見識廣博,能把國際上最新的觀點理念及時傳遞給學生,卻又接地氣、事必躬親、不怕臟累,學生們經常説她是“又洋氣又土氣的老師”。
“這次學習,我受到了很多啟發。比如説德國的養殖業非常規範,養殖場乾淨整潔重視動物福利,養殖機械設計都很精細。這讓我認識到,其實動物養殖的機械,哪怕是豬捨得通風設備、畜禽的刮糞板,製作起來都比常規製造業機械有更高的要求。”康麗春説。
另外,康麗春提到,參加培訓項目的另一個重要收穫,是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大家只線上下見過一次,但是通過課堂的交流,特別是視頻課程裏,大家展示了自己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感覺跟每一個人都很熟悉了。”康麗春説,自己平時主要在學校裏教學,沒有機會接觸到農業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這次的機會就很寶貴,對農業企業的生産實踐有了深刻的了解和體會。”
採訪的最後,康麗春再次跟記者提到德國的實地考察,“有機會一定還要去德國一趟,近距離學習他們的可持續農業和綠色發展,再把學到的知識帶回來給學生們,為我們自己國家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