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太行山深處的天保寨景區,萬木爭榮,百花競放。
這個景區是河北省磁縣煤礦轉型發展的成功範例,過去的申家莊煤礦關停並轉,由“黑”變“綠”,礦工從井下到地上、到山上,用辛勤的汗水將百萬棵樹苗栽種到溝溝嶺嶺,8500余畝山場重秀綠顏,乾涸多年的桃花澗,噴涌出汩汩清泉。
磁縣,位於河北省最南端,曾經因煤而“興”,煤炭産業是縣域經濟的半壁江山。但隨著國家去産能、制定生態紅線等政策要求,煤炭經濟漸次退出歷史舞臺。
面對困境,磁縣何去何從?2019年,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深入調研討論,跟全縣幹部群眾一起擘畫了新的發展藍圖:踐行“兩山”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美縣”戰略,依託在四省交界區域集“山水林田湖草”為一體的獨特生態資源,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石頭縫裏綻放綠色希望
“種樹就是種幸福!”這是磁縣縣委書記張才芳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會上給幹部們講,也在山裏村頭跟鄉親們嘮。
磁縣85%屬於山丘區,土薄水少,山高路陡,植樹造林難度很大。而眼下,山區陶泉鄉漫山的魚鱗坑錯落有致,綠意韻動的幼樹,升騰著盎然的生機。
“這些壘了魚鱗坑的山,是造林的‘困難地’,常規造林成活率很低。”清明假期也沒閒著、正在帶領50余名工人挖坑植綠的磁縣林業大隊六分隊隊長張寶天介紹説,魚鱗坑突破了石質荒山種樹的難關,大大提高了樹木成活率。
自2019年以來,通過荒山、荒坡、荒溝、荒灘“四荒”綠化,磁縣已累計完成造林36.72萬畝,山區“容顏”大變。
“通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力爭未來三年內再完成營造林24萬畝,林木覆蓋率達42%以上,讓綠色成為磁縣的最靚麗底色。”磁縣縣長張力超充滿信心地説。
破解“植樹不見樹”難題
在時村營鄉下七垣村,新栽植的樹上懸挂的一個個卡片隨風擺動,特別耀眼。走近一看,原來那是村民對樹木的義務認養管護卡。
俗話説:“三分種,七分養。”磁縣過去每年都種樹,但管護工作跟不上,以致“年年植樹不見樹,歲歲插柳不見蔭”,綠化效果很不理想。
為破解難題,磁縣強化林木管護,嚴把品質關、苗木關、栽植關、管護關、檢驗關、防火關,從樹種、栽植、管護等各方面進行精心指導、全程監管,確保“栽一棵活一棵保一棵,種一片成一片綠一片”。
封山育林2萬畝,智慧監管重點山頭,330名護林員恪盡職守……磁縣把森林資源管護責任落實到人、到山頭地塊,實施網格化管理。在嚴厲打擊非法用火、毀林等不法行為的同時,充分宣傳引導,形成了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濃厚氛圍。
碧水繞城綠滿鄉
磁縣境內有三河兩庫,是華北平原少有的富水縣。
如何讓群眾盡享綠水青山之美?磁縣大力實施滏陽河生態綜合治理,清淤疏浚32.3千米,生態綠化2600畝,改建遊園35個。磁縣被評為河北省園林縣城,如意湖生態濕地公園被評為省“四星級公園”。
“打造河暢岸綠水清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磁縣住建局負責人介紹説,目前,全縣城市綠地總面積達1032.3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4.5%,城市綠地率41.29%,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48平方米。
城區美景醉人,鄉村也不甘“落後”。
在講武城鎮中高錄村,村民們三五成群在小遊園里拉家常。“街道樹成行,遊園多花草,看著村莊美,俺們心裏也美。”説起村裏環境,村民範文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結合鄉村振興,磁縣開展農村環境大整治,對全縣村莊的街道、庭院、閒散地,見縫插綠,破硬植綠,修建“小果園、小花園、小遊園”,不斷提升鄉村“顏值”。
路延綠,林傍路,公路兩側樹連綿。磁縣以“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綠化模式,對縣域主幹道進行綠化提升,先後建設提升了慈興大道等八條景觀道路,栽植28萬餘棵景觀苗木,綠化沿線荒山、荒坡300萬平方米,新增節點遊園 29個,實現了路與景的完美融合。
生態旅遊成為“金字招牌”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磁縣開河馬頭景區車水馬龍,人潮如流,熱鬧非凡。
作為滏陽河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去年建成運營的開河馬頭景區將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點亮了城市夜經濟,成為網紅旅遊“打卡地”。
“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冬有鳥,溢泉湖濕地已經成為磁縣生態治理的一張名片。”磁縣溢泉湖風景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磁縣啟動投資5.6億元的溢泉湖環湖綠廊項目,精心打造“一廊八景四片”生態治理新格局,完成2000畝魚塘清理和30萬平方米拆遷,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生態環境變好了,除了每年數萬隻大雁來此過冬,還吸引了天鵝、白骨頂雞、白鷺、黑鸛等‘安營紮寨’。”路村營鄉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李斌説。
美麗風光變身美麗經濟,生態之美催生發展之變。2020年,磁縣全年接待遊客700余萬人次,增長18%,旅遊業總收入增長19.4%,“溢泉天保、如‘磁’多嬌”的全域旅遊品牌已經在冀南大地叫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