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縣澗溝村有完整的“老油坊”、古老的“烽火臺”,及許多“走西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傳説故事。
“多年來,內心深處始終有一個美麗鄉村夢。”年過半百的白天明説,常常問自己,有生之年,還能為鄉村做點什麼?
“我出生在五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那裏的山山水水刻在了心田深處,鄉鄰生活的場景常在腦海中浮現。”時光變遷,白天明的鄉愁愈濃,前些年,他寫了一些童年、少年時家鄉的人和事、情和景,為鄉村“做點事”的念頭,越發強烈。
正緣於此,2018年,白天明主動請纓,擔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忻州市分行派駐河曲縣沙泉鄉(現沙泉鎮)石槽溝村第一書記,五個月後,調整到澗溝村繼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澗溝村位於河曲縣東南,約有1340畝耕地,3600多畝林地,是典型的北方雜糧生産區,全村82戶205人。該村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其中有完全勞動能力者不到一半。駐村後,白天明與駐村工作隊長張文裕等,會同村“兩委”班子遍訪每家每戶,籌劃增收項目。
幾年來,澗溝村培育“張雜谷”、優質玉米等特色種植業,生態公益林2400多畝;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街巷硬化、自來水入戶等,建設愛心超市、農家書屋;開展教育、金融、就業等幫扶措施,發展村級光伏産業,購買加工設備,解決村民雜糧加工難問題。
全村7名在讀大學生均享受“雨露計劃”補助;參加各類培訓40余人次,實現就業29人;金融幫扶方面,全村享受小額信貸15戶38人,其中“五位一體”12戶32人,自主貸款3戶6人。
村民張斌因缺資金及子女上學花費而致貧,在幫扶措施下,他種植100多畝小雜糧,購置了四輪拖拉機、懸耕機、脫粒機、壓膜機等機械,“規模種植”效益明顯,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0000多元。
村級光伏産業方面,澗溝村建成100千瓦光伏電站,設置公益崗位16個,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帶動35戶76人增收,並將光伏電站收益向大病戶和老年人傾斜,僅此一項,受益最多的家庭年可增收4000余元。
駐村工作人員每週駐村至少“五天四夜”,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參與到各項農村事務當中。白天明説,村裏雖多為小事,但件件關乎村民切身利益。如穀子剛剛下種,地面壓得太實影響出苗,刮大風又會撕走地膜……苗出不好,一年的收成大受影響。
眼下,白天明與駐村工作隊正在為澗溝村的長久發展積極謀劃,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他説,澗溝村依山傍水,地勢相對平坦,組織農戶開展適度的規模種植,有利於大型農機耕作和收割,助力增産增收。同時,需進一步培育特色産業,壯大村級經濟。
此外,澗溝村有完整的“老油坊”、古老的“烽火臺”,及許多“走西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傳説故事。白天明説,隨著生態環境、生活條件持續向好,農旅融合發展讓鄉村美起來、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