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三農人物

脫貧戰線兄弟檔——記陜煤集團幫扶幹部張東棟、張南楠

發佈時間:2021-01-25 11:20:38

“雖然只有一年多的扶貧經歷,但這卻成為了我們兄弟倆一段珍貴的記憶。”1月7日,談到在國家連片特困地區秦巴山區陜西漢陰縣漢陽鎮的扶貧工作經歷,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煤集團)幫扶幹部張東棟、張南楠兄弟倆打開了話匣子。

2018年10月,張南楠作為陜煤集團黃陵礦業的扶貧幹部,來到漢陽鎮筆架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2019年5月,哥哥張東棟也緊跟弟弟的步伐,離開陜煤集團蒲潔能化公司的工作崗位,來到筆架村旁邊的磨壩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筆架村在蠟溪河上游,磨壩村在蠟溪河下游,蠟溪河自西向東流,兩個村子背靠著一座小山,一條蠟溪河串起了兩個臨近的山村,如同扶貧工作串起了兄弟倆緊密配合的兄弟情。

産業發展相互支援

為改變村民只種植糧食作物的耕作習慣,2018年年底,張南楠多次到蒲城考察香菇市場,引進蒲城躍康菌業這家從事食用菌生産的企業,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和“訂單農業”經營模式,由公司為筆架村提供優質菌袋和技術指導,採取企業保價收購和陜煤集團消費扶貧的方式銷售香菇。

2019年,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香菇産業實現盈利20余萬元,帶動貧困戶通過務工增加收入15萬元。到今年,筆架村已發展香菇種植15萬袋,香菇成為村裏的支柱産業之一。

看到筆架村香菇産業帶貧增收效果明顯,哥哥張東棟就想把香菇産業引進到磨壩村。2019年12月,在兄弟倆的協調下,磨壩村村“兩委”幹部和村民代表到筆架村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香菇大棚建設、種植、採摘及烘乾全流程技術細節。

2020年3月,磨壩村從筆架村訂購了香菇菌棒6萬袋,正式開始發展香菇産業。依託陜煤集團消費扶貧行動,2020年,筆架村香菇産業實現銷售收入90多萬元,磨壩村香菇産業實現銷售收入30余萬元。

考慮到兩個村都有種植水稻傳統,且兩個村村民以前加工稻穀要到20公里外的鎮巴縣碾子鎮,給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帶來極大不便。2019年9月,張東棟協調蒲潔能化公司給予項目支援,幫助磨壩村建起大米加工廠,徹底解決了臨近幾個村稻穀加工難題。

48歲的貧困戶曹德頂家的稻穀就是在加工廠里加工,他還在加工廠務工,再加上管理村裏的香菇大棚,每個月工資收入有3500元,這既解決了他家的生活需求,也使他家達到了脫貧標準。

“這個加工廠給我們帶來了很大方便,打米再也不用去碾子埡了!”曹德頂開心的説。

不僅如此,兄弟倆還配合兩個村黨支部,組織群眾把家裏吃不完的稻穀賣給大米加工廠,統一包裝後通過電商平臺、陜煤消費扶貧等渠道銷售,讓村民的剩餘糧食變成現金。

消費扶貧共拓渠道

“南楠,有朋友要買十盒毛尖茶,這是地址,你趕緊把你們合作社的茶葉寄過去!”

“哥,我們村的羊肚菌賣完了,有同事需要8斤,你把你們合作社的打包好發給他!”

“南楠,我包聯貧困戶家的八角收穫了12斤幹品,你朋友圈幫忙轉發下,看能不能幫他們銷售!”

……

像這樣的互動在兄弟倆的微信裏很常見,借助以前在單位的工作聯繫和業務往來,兄弟倆經常幫助兩個村的農産品尋找銷售渠道,在一年多時間裏,通過兄弟倆的共同努力,先後幫助兩個村銷售農産品5萬餘元。

日常工作之餘,哥哥張東棟嘗試使用網路平臺銷售兩個村的農産品,幫助群眾增加收入。為此,兄弟倆一起專門設計製作了食用菌、土蜂蜜、富硒大米等農産品包裝,並在微信朋友圈、抖音進行宣傳,成功開闢了一條農産品銷售的有效渠道。

去年,張東棟通過朋友圈帶貨方式,先後幫群眾銷售價值800元的野山菌和14隻公雞,還幫助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銷售1萬元的羊肚菌及5萬元的香菇,並積極聯繫公司餐廳購買磨壩村大米加工廠2萬斤大米,有效解決了村裏部門農産品銷售難題。

線上銷售的同時,兄弟倆還注重線下銷售。張南楠在黃陵礦業的支援下,在縣城設立了扶貧産品線下體驗店,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及體驗。目前,線下體驗店已銷售茶葉5萬餘元。而張東棟則配合磨壩村村“兩委”組織舉辦了首屆農副産品展銷會,現場銷售2萬餘元。與此同時,兄弟倆積極協調所在企業組織幹部職工到村開展消費扶貧活動,購買貧困群眾生産的臘肉、蜂蜜、桿桿酒等農副産品,鼓勵貧困群眾大力發展扶貧産業,力爭實現産業增收。

志智雙扶同步發力

近年來,陜煤集團將志智雙扶作為駐村幫扶的重要切入點,以此激發幫扶貧困村脫貧內生動力。一有時間,兄弟倆就到一起探討志智雙扶的有效途徑,通過與“四支隊伍”協商,兩個村決定以愛心超市為抓手,緊抓新民風建設工作,促進誠實守信、孝親敬老、勤勞簡樸等風氣在村裏形成。

為確保愛心超市有效運作,兄弟倆協助兩個村建好愛心超市,完善相應管理運作制度。兄弟倆還爭取所在單位支援,黃陵礦業每年資助筆架村愛心超市經費1萬元,蒲潔能化公司先後為磨壩村愛心超市捐贈2萬元物資,從而使兩個村的愛心超市正常運作得到保障。

在兩個村,兄弟倆每年都要配合村“兩委”表彰新民風建設表現突出的群眾,給其他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樹立以正面典型引領示範。據統計,磨壩村先後表彰模範、先進66人次,筆架村累計表彰新民風典型人物70余人次。

在筆架村,貧困戶高國彩的事跡被臨近幾個村廣為傳頌,10多年前丈夫湯興斌務工時因為事故造成殘疾,可家裏還有一雙兒女需要照顧,生活的的負擔一下子落在了高國彩的身上。為了增加收入,2015年開始,高國彩辦起養豬場,開始發展規模生豬養殖。通過不懈努力,高國彩的生豬養殖規模今年擴大到40多頭,實現年純收入5萬多元。

“雖然家裏有困難,但是不能光想著政府扶持,還要自己努力,才能改善生活。”2019年9月,髙國彩被表彰為漢陰好人,她的事跡也被更多人關注。目前,髙國彩的兒子正在上大學,她正在用雙手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現如今,脫貧攻堅雖然即將結束,但兄弟倆依然在兩個村忙碌著,他們正在為鄉村振興接續工作做好充足準備。

來源:中國農網
責編:姚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