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站在河北省順平縣河口鄉石門莊村仰視望景山,層林盡染,碩果飄香,紅紅的柿子、蘋果挂滿了枝頭,年過七旬的農民石愛明正帶領著鄉親採摘蘋果。
“30多年前,這裡是一座雜草叢生、亂石遍佈的荒岡。”望著滿山的果樹,石愛明欣慰地説:“1986年,我不到40歲,家裏條件還不錯,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和質疑,承包了這1000余畝荒蕪的山岡”。
“那時的艱辛,説起來還歷歷在目,讓人難忘啊。”聊起過往,石愛明的老伴回憶説:“剛承包時,山上野草漫山遍野,到處荊棘叢生,連條正經的上山道路都沒有,更不用提種樹!我和孩子們都不同意,可是老石倔得就像一頭牛,他認準的事誰也拉不回來”。
為了綠化荒山的夢想,石愛明沒有被困難嚇倒。他説:“我堅持承包的荒岡,再苦也得幹起來,帶頭堅持下去。”石愛明堅信通過勞動,一定能讓荒山變成青山、果山。隨後,在這條“綠一片荒山,造一個世外桃源”的不悔路上,風風雨雨一幹就是35年。
石愛明把資金和精力全部用在了綠化荒山上。幾年後,老倆口乾脆把家搬到山上,以山為家、與樹為伴,併為這座山取名“望景山”。石愛明家人説,這個名字包含了他們一直向前綠化荒山的決心和對未來的期望。
“當時,住的是石頭房,四面漏風,山上連喝的水都沒有,別説澆樹了,需要用水要到幾裏地外的村裏去拉。”黝黑的石愛明已經滿面白髮,他講述起初上望景山情景,佈滿老繭的手不時指點著遠處的果樹,講述著這裡以前是什麼樣、那裏是什麼樣......不知何時,石愛明老人那炯炯有神的眼裏佈滿了淚花。
從1986年開始,望景山上亂石成堆,土薄缺水,石愛明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戰場。每天太陽還未升起的時候,就拿起工具上山,太陽已經落山,他還在山上忙碌。不管風吹雨打,嚴寒酷暑,每天鑿石壘堰、摳土整穴,修路治水、栽樹澆灌,一年四季不間斷。從山頂到山腳,挖石填土修好了一塊塊梯田,磨破的鞋子和用壞的工具數量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
雙手的老繭脫了一層又一層,像日曆一樣無聲的一頁頁翻過。在荒岡上,石愛明用粗糙的雙手記錄著開荒的艱辛和成績,老倆口硬是在石頭縫裏“摳”出層層梯田,種植上果樹。為解決果樹的灌溉問題,又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在山上修建了蓄水池,鋪設了灌溉管道。
“經歷有多苦,果子就有多甜。”35年來,從一棵樹到一片林,漸漸的昔日光禿禿的荒岡變得鬱鬱蔥蔥,果樹枝繁葉茂,1萬餘棵蘋果、桃、柿子、核桃等果樹結出纍纍碩果,成為了生態效益可觀的綠色“聚寶盆”。
“儘管我年紀越來越大了,但只要能幹動一天,我就要一直幹下去,守護好這座‘花果山’,讓更多人來這裡享受綠水青山帶來的自然生活,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座‘金山銀山’”。石愛明説起這山、這樹,話語就格外的激昂,透露出來的勁頭讓我們讚嘆。
望景山成了真正的“花果山”。眼下,正在採摘或已經收穫的蘋果、桃、柿子、核桃等果樹搖曳著落葉,到來年春天,山上又將是杏花白、桃花紅,與野花爭艷,花似海若煙霞的景色。35年,在石愛明一家人“開荒種樹”的汗水裏,望景山真正成了“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