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三農人物

焦鳳軍:馬莊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發佈時間:2020-12-10 08:54:17

焦鳳軍(左)在和安徽省農科院專家在田間了解農作物生長情況。 資料圖

人物名片:焦鳳軍,安徽省司法廳法治督察處處長,安徽省蕭縣孫圩子鄉馬莊村第一書記。

8年前,焦鳳軍曾在縣裏挂職兩年,農村貧困人群的生活狀態,成了他放不下的牽掛。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他毅然加入“扶貧大軍”,作為扶貧工作隊隊長來到安徽省蕭縣孫圩子鄉馬莊村。

由於種種原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馬莊村村民中大面積感染艾滋病,一些人因此失去生命,村民也戴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鎖。

馬莊這種特殊環境,使工作隊的幫扶活動面臨著巨大挑戰。如果不首先融入這個特殊的群體,幫扶工作將難以開展。焦鳳軍下定決心:再難,也要找到辦法,如期實現既定目標!

入戶走訪開始後,焦鳳軍發現,不少農戶家總是“鐵將軍”把門。一次,焦鳳軍敲了幾下楊大姐家的門,終於聽到院子裏有人回話。原來,這是一戶有艾滋病患者的人家,村民通常很忌諱來這樣的人家串門。在農村,如果一戶人家常年無人光顧,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而鐵門緊鎖,則是想告訴別人,無人造訪不是人家不願意,而是自家鎖著門呢。

知道了大門緊閉的原委,焦鳳軍內心沉重,決心要幫助他們解除心理壓力。為此,焦鳳軍開始帶工作隊密集走訪。一段時間後,所有的大門都漸漸敞開了,好像每天都在等著工作隊的到來!

每次入戶,除宣傳政策、力所能及地解決困難外,工作隊還時常與他們閒聊。再後來,這些人家一見面就讓他們留下來喝水、吃飯、吃自家小菜園裏摘的西瓜。

焦鳳軍説,這看似平常的禮節,對工作隊也是考驗:吃,違反紀律;不吃,怕別人誤解為歧視他們。有一次,實在難以推辭,焦鳳軍就帶頭吃了一塊西瓜。這個舉動,讓李大娘滿眼淚水,她拉著焦鳳軍的手,一個勁地喃喃自語:“焦書記、焦書記……”

後來焦鳳軍聽村幹部説,就是他們的鄰居甚至親人,也很少能這樣做……

敲開的是鐵門,打開的是心扉;吃下的是西瓜,贏得的是信任。

後來,只要工作隊一齣現,這些家裏有艾滋病患者的村民就會和其他村民一樣聚在周圍,主動説説新發生的大事小情,他們將能夠陪工作隊串串門子、説説笑笑當成一種“光榮”。

焦鳳軍説,他們表現出的那種神態,時常令人感動。回想到自己30年機關生涯、15年處長崗位,從來沒有像這個時候有“存在感”。

在工作隊的帶動下,其他村民不再“談艾色變”。那些艾滋病患者也開始主動參與社交,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開啟了新生活。

為了給馬莊村脫貧後的鞏固和發展奠定強大基礎,工作隊和村“兩委”克服困難,在省司法廳黨委高度重視下,村集體經濟已從駐村前的2萬元,增加到上年度的52萬元。公司、農場、合作社發展到50多家,以工作隊組織援建的農貿一條街為主要載體,全村門市攤點等發展到100多家。

馬莊扶貧工廠從建成那天起,焦鳳軍一有空就帶著管理人員東奔西跑,在省內外宣傳推廣、考察學習、增加項目,逐步實現了從單一生産消防器材,到消防器材、電纜橋架、電氣設備、生態農業等集團化發展。年産值從60萬元增加到1000多萬元。

酸甜苦辣扶貧路,得失唯有自己知。焦鳳軍的妻子一直支援他的工作,知道他要去扶貧時,反覆説:“既然去了,就好好為村裏做點事!”可是,焦鳳軍兩三周才能回一次家,家裏什麼事也顧不上。這期間,妻子做了一次手術,焦鳳軍要請假陪她,她堅持讓正在寫畢業論文的兒子連夜從北京回到合肥,陪她住院,要求丈夫週日下午按時回村,不要耽誤村裏的事……

小家的冷清,換來了馬莊村的熱鬧。在駐村的1200個日子裏,焦鳳軍帶領著隊伍與村民一起奮鬥,與貧困決戰,取得了纍纍碩果:近6000萬元的到村到戶扶貧項目、800多萬元的自籌資金和發展項目,使馬莊村的水泥路更長了,項目和産業更多了,漂亮的生態園起步了,村“兩委”班子戰鬥力更強了,村民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焦鳳軍説,馬莊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每當他翻看村民用孩子的作業紙寫給他的30多封表揚信、建議信、感謝信時,他都堅信,未來的馬莊一定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來源:農民日報
責編: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