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關嶺牛:讓關嶺“牛”起來
發佈時間:2020-11-25 08:49:45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劉久鋒 王小川 | 責任編輯:王靜貴州關嶺黃牛牧場。資料圖
關山秀嶺,草茂牛壯。在貴州大地上,生養著與陜西秦川牛、山西晉南牛、山東魯西牛和東北地區延邊牛並稱“中國五大名牛”的關嶺牛,它是國家級重點保護的78個地方畜禽品種之一,也是貴州省地方性優良品種、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農産品。
近年來,關嶺牛核心産區的關嶺自治縣把牛産業發展作為推進生態建設與畜牧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大力實施“關嶺牛+飼草”工程,全力推進飼草改良、加工,打造生態建設與農旅結合的高原牧場,促進生態畜牧業快速發展。
産業發展——把關嶺牛作為支柱産業
從貴陽出發,驅車兩個小時便到達了關嶺自治縣境內,剛下高速,記者的目光就被立在高速路出口碩大的黃牛銅像吸引住了,放眼望去,稀鬆的植物和裸露的石頭與高大的銅像形成鮮明對比,襯托得銅像無比的壯觀。
據關嶺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金超介紹,關嶺素來就有養牛的習慣。40年前,關嶺牛的名聲就在全國傳播。然而,過去産業規模小,發展一度停滯。2016年,關嶺牛成功申報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識,讓這個老品牌煥發出新活力。
重拾老品牌産業,關嶺自治縣以改革創新的勇氣和底氣,將其作為“一縣一業”和主導産業,抓住關嶺牛這一扶貧産業的牛鼻子,把牛産業作為脫貧攻堅的第一民生工程和支柱産業來抓,不斷開創産業鏈、價值鏈、利益鏈,奮力做大、做強、做優肉牛産業的發展新篇章。
“將關嶺牛作為全縣主導産業發展以來,積極探索荒山荒坡和低産農作物用地種草新模式,讓荒山變綠洲,築牢飼草體系建設。”金超説。
在新鋪鎮嶺豐村的山路上,兩旁儘是綠油油的皇竹草,綿延上千畝地,微風徐來,近6000畝皇竹草搖曳身姿,宛如碧綠色的海洋。望著眼前的景象,誰能想到,這裡曾是無人問津的荒山。
作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區,嶺豐村同樣面臨著石多土少困境。怎樣將荒山變成綠洲,成了當地群眾心心唸唸的事,而種植皇竹草,便是一個契機。
除了石漠化治理,皇竹草作為一種高産牧草,也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據新鋪鎮黨委書記張向華介紹,皇竹草生長週期較短,一年可割4-5次,一畝地一年可産20噸草料,成熟的皇竹草加工後以每噸600元的價格售出,經濟效益超過傳統農作物。
為重振關嶺牛的江湖地位,當地不僅加大了支援力度,出臺《關嶺自治縣關嶺牛三年振興計劃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成立工作專班,為決勝關嶺牛産業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還邀請了省內外畜牧業協會、科研院所和牧業專家多次開展草牧業技術指導培訓,共計培訓縣內技術骨幹、養殖能人3731人次,
與此同時,當地聘請中國農科院王棟率領的專家團隊為關嶺牛養殖提供技術指導,全面整合各部門專業技術力量140余人,分片包保鄉鎮和村級合作社,深入田間地頭,切實加強對種草養畜的技術指導服務。
有了技術支撐和政策支援,攔在關嶺發展道路上的石頭還有“資金短缺”,為鼓勵農戶以家庭牧場為單位種草、養牛,走小規模大群體路子,促進關嶺牛健康持續發展,關嶺自治縣聚焦小微企業扶持和創業貸款扶持,借助“惠農貸”“牛起來”扶貧産業子基金等金融産品、整合幫扶資金和涉農資金、充分激活民間資本等途徑,累計投入關嶺牛産業資金達14.7億元,其中財政資金投入1.26億元、貸款融資4.96億元、項目資金0.34億元、民間投入8.14億元。
“把關嶺牛作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抓手,定好‘牛調子’、找好‘牛路子’、邁好‘牛步子’、開好‘牛方子’,從種草到飼料加工,再到養牛、銷售、加工,推廣規模養殖關嶺牛,一條關嶺牛全産業鏈發展路子越來越清晰。”關嶺自治縣委書記黃波説。
品牌建設——吃中藥材、喝山泉水的關嶺牛
走進位於貴陽市黔靈西路的煮意時尚火鍋店,只見食客桌上都擺放著精緻的牛肉拼盤,肉質顏色紅潤,肥瘦相間,看食客涮上一筷子牛肉,沾上特質的辣椒醬,放進嘴裏輕輕一嚼,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一頭關嶺牛的平均價格1.2萬元至1.5萬元,通過深加工將其製作成精美的食品呈上餐桌,産值可提升至3萬元。”黃波説,關嶺牛不愁賣,是關嶺始終著力完善市場體系和嚴控品質標準的結果。
很多“老饕”對關嶺牛的評價很高,其中以“吃的中藥材,喝的山泉水,聽的傳統山歌,住的天然氧吧”最盛,如此高的評價,在遍地無閒草的貴州並非空穴來風。關嶺自治縣早在2012年就發現了1600多種中草藥,其中入典藥材就有425種,這其中最著名的是薤葉芸香,在解毒避瘴、養生益壽方面有著奇效。
關嶺牛作為關嶺重要的産業,伴隨著發展水準的提高,當地也將全産業鏈推動關嶺牛産業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
相比陜西秦川牛、山西晉南牛、山東魯西牛和東北地區延邊牛,關嶺牛還以它獨特的口感和元素含量在眾多的牛品牌中脫穎而出。據介紹,關嶺牛有著繁殖率高、屠宰率高、出肉率高、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五高一低”特點,加之獨特的生活環境,塑造了關嶺牛“一生鮮草、一身好肉”的良好肉牛品牌。
關嶺牛不僅養得好,同樣賣得好。作為關嶺牛的核心産區,關嶺採取訂單種養模式,直接面向味千拉麵、上海左庭右院、盒馬鮮生等多家國內知名餐飲品牌,建立養殖小區,並與省內外9所高職院校簽訂精準扶貧産銷對接合作協議。關嶺牛名聲逐漸大震,而關嶺牛也讓關嶺真正的“牛”了起來。
決戰脫貧——關嶺牛助力啃掉脫貧攻堅硬骨頭
在關嶺自治縣,關嶺牛帶動了一整條産業鏈,而關嶺人,也真真切切從中得到實惠。關嶺牛産業的壯大,不僅為養殖戶增加收入,很多當地農民通過務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配套服務等等都能有效提高收入。
“我每天到養牛場來喂牛,打掃牛圈,收入100元,原來想都沒想到過有這樣的好事。”在新鋪鎮嶺豐村養牛場,前來務工3個月的貧困戶應永美笑容越來越多。她説,天天有活幹、收入有保障,看到了增收脫貧的希望,過去全家僅靠種1畝多土地過活,生活非常困難,現在僅她一個每月就有3000元的收入,幹兩三個月就超過以前一年的收入。
黃波介紹,在關嶺牛養殖過程中,關嶺縣不斷優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等主體組合方式,探索出了“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五戶聯保”“政府+公司+農戶”等養殖發展模式。接下來,關嶺將著力完善關嶺牛産業,做強關嶺牛産業發展優勢品牌,唱響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