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地方農業

山東陽信:富民“牛産業” 拉動“幸福車”

發佈時間:2020-09-27 09:43:53

在山東省陽信縣華陽集團的現代化養殖場裏,伴隨著輕柔的音樂,一頭黑牛慢慢吃完草料,在自動飲水機旁喝完水後,踱步到黃色毛刷旁邊。毛刷自動旋轉,它仰起脖子,讓毛刷在全身滾動。

“聽著音樂,牛的神經是放鬆的,有利於牛的生長。”華陽集團總經理楊曉斌説,“黃色毛刷是牛的按摩器,牛去蹭它,它就自動運轉,給牛按摩,不僅能梳理毛髮,去除牛體表的寄生蟲,還可以通過按摩讓牛的脂肪滲透到肌肉裏,提高牛肉的品質。”

到了吃飯時間,一位工人開著撒料車轉幾圈就將數百頭牛所需的飼草料投喂到位。楊曉斌説,全株青貯玉米、豆子、大麥等摻在一起,經過腐熟發酵,既保證營養,還能增加牛肉的香味。

按照這樣的飼養方式出欄的肉牛品質能保證達到A3級。“有時還有A5級的雪花牛肉,能賣到近1000元一斤。”陽信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高級畜牧師褚仁忠説。

在山東陽信,政府引導成立肉牛養殖合作社,與肉牛龍頭企業簽訂養殖回收協議,由合作社統一購牛、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實現企業和養殖戶共贏。

廣富、借箭、億利源等多家龍頭畜産品公司相繼開展了合作養牛方式,發展社員300余戶。全縣平均不到兩人就養有一頭牛,肉牛養殖已成為陽信富民興縣、幫助群眾走上致富路的幸福産業。

陽信縣河流鎮劉廟社區村民馬宗輝養殖黃牛已有很多年。他説,除去成本,一頭牛收入幾千元沒問題。前幾天剛出欄200多頭,還有500頭待出欄。

近年來,陽信縣又引導多家企業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種植進行“糧改飼”,由合作社統一種植青貯玉米,企業和農戶再次受益。

借箭牛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玉在説:“過去,一頭牛一天需要5公斤玉米麵和10公斤黃貯玉米,現在只要15公斤青貯玉米和一些營養物,飼養一頭牛一天節省3元。”

通過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播種、統一收割,農戶每畝青貯玉米産量超過3噸,省時省力的同時,收入還增加了。陽信鴻安集團董事長楊廣富説,“公司按每噸350元回購,訂單農戶一畝地增收200元至300元。”

截至目前,陽信縣肉牛存欄27萬餘頭,畜牧業總産值達550億元,帶動肉牛養殖、屠宰加工、運輸、銷售、餐飲等12萬人就業。如今,陽信牛肉産品佔天津清真市場份額的50%、北京清真市場份額的30%以上。

按照不同市場需求,陽信縣肉牛養殖加工已實現訂單化生産。記者在陽信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的車間看到,一頭牛順著加工流水線“走”一圈,不同部位的牛肉在短時間內就被精細分割和包裝完畢。

從養殖到精細加工,再到市場資訊化服務等,一頭牛在山東陽信體現出了一二三産業的高度融合。

陽信縣縣長劉藎一説,通過養牛産生的糞肥廢料再回收,進行生物質能發電、産生沼氣,為整個産業提供能源,形成了“飼草種植-犢牛繁育-標準化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配送-餐飲-皮革深加工及牛血制藥、牛骨雕刻”于一體的綠色全産業鏈條,使“牛産業”真正拉動富民強縣的“幸福車”。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陽信的肉牛年屠宰能力躍居全國縣級第一位,先後培育出多個全國知名牛肉品牌。“牛”縣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陽信縣相繼承接了“千牛萬羊進山東、牛縣牛企聯內蒙古”對口援助青海祁連縣、內蒙古科右中旗的跨區域扶貧協作任務,書寫了一篇“一牛聯三地”的“牛文章”。

來源:新華網
責編:姚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