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谷神科技公司董事長丁美順(左一)正在田間查看高光效育種材料長勢情況
近幾年來,湖北本土種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市場上,種子價格戰越演越烈,種企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種業寒冬、行業低谷”聲音頻現,湖北中小型種企如何突圍?近日,記者採訪了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丁美順。
丁美順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農學本科,下海經商積累資本後回歸農業,創立湖北谷神科技公司十多年來穩紮穩打,致力於水稻、玉米、油菜等農作物良種的選育、繁殖和推廣工作,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究成果獲多項國家專利,還曾以“高價位”“零庫存”的種業經營理念為業內所稱道。
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廣泛合作
“種業的競爭主要是品種的競爭,品種的核心是種質資源,種企的出路在於創新資源獲得突破性材料和品種。可是,積累種質資源週期長,且具有一定偶然性,如單靠中小型種企自身力量搞育種,既不科學,也不明智”。丁美順認為,要充分利用全國科研院所的種質資源和育种經驗,舍得對科研單位長線投入,廣泛開展合作,這是中小型種業企業求生存的基本辦法。
丁美順説,從發現好的種質資源到利用資源,再到創新資源,應該是中小型種企謀發展的基本路徑。現實中,表現優異的種質資源,及品種合作開發的競爭往往十分激烈,同時也充滿各種陷阱,不少科研單位、種業企業也許都經歷過。唯有創新合作模式,設計好雙方互利的科學利益分配和評價體系,才是中小型種企整合利用各方資源開展合作的基礎工作,否則勞民傷財,可能錯失發展良機,甚至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
加強高光效等育種技術創新
“有了科研單位的支援後,加強育種方法和技術的創新,可以提高企業開發種質資源創新的速度和效率”。丁美順介紹,我國水稻育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對現有種質資源的利用開發幾乎到了極致,種業市場上大量同質化資源簡單重復利用,是造成今天種業現狀的原因之一。從現有種質資源來看,較難培育出突破性品種,需要研究革命性的育種技術成果來改變。
高光效育種一直是科學家努力的方向,通過全日照、全天候等溫光系統模擬,配合分子標記等技術,可快速聚合目標基因,提高育種效率,表現為分蘗多、穗粒多、結實好、米質優等性狀。
丁美順説,湖北谷神公司也正在嘗試,自籌資金建設高光效育種實驗室和功能水稻種質資源創新實驗室,因為新冠疫情耽誤的建設進度即將重啟,從高光效育種表型研究的技術方法,到高光效碳迴圈機理,再到高光效材料選育方法,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為水稻育種技術創新帶來希望。
完成“種-糧-貿”一體化轉型
近年來,湖北推廣稻田綜合種養“雙水雙綠”體系讓農民認識到,要想增效增收不能僅依靠提高水稻産量。再加上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的不斷進步,水稻直播技術的應用,常規稻的優勢越發凸顯,高産優質宜直播的常規稻推廣面積發展迅猛。
丁美順認為,隨著常規稻大面積推廣,既是種業發展壯大的障礙,又是中小型種企生存發展的機遇。中小種企如能抓住機遇,在這個階段完成“種-糧-貿”一體化轉型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種質資源豐富的種企如能實現專用水稻品種的訂單生産,前景將十分廣闊。可以嘗試在米粉米線專用米、釀酒專用米、餅乾專用米、高檔食用米等品種上進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