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雲教授在坦尚尼亞莫羅戈羅省“千戶萬畝玉米增産增收示範工程”項目村調研。
7月13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佈的最新版報告《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估計,2019年有近6.9億人遭受饑餓,到2020年底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可能使1.3億人陷入長期饑餓狀態。其中亞洲的饑餓人數最多,但非洲的饑餓人數增長最快。到2030年,世界上長期饑餓人數中將有半數以上位於非洲,這直接影響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2(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能否實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安春英根據非洲國家糧食不足人口占全球54%測算,預計2020年非洲大陸至少有1.4億人口處於糧食不安全狀況。
面對這一可能到來的危機,全球悲觀主義情緒蔓延,各類國際組織、NGO、智庫和學者紛紛出謀劃策,希望能夠找到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途徑。但基本思路不外乎非洲國家自身的努力和開展國際發展合作這兩個方面。在今天相互依賴的全球化世界中,內外兼顧是基本的生存之道,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沿著同樣的思路,如果換個視角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對非洲糧食安全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成為非洲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節點。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農業體系的結構調整
非洲在全球農業體系中的位置是造成非洲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根據世界體系理論農業資本主義將非洲納入到全球化當中,導致非洲的農業成了世界“中心”原材料供應地。非洲作為世界經濟作物,特別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産地和主要出口地區之一,主要出口的農産品有水産品、熱帶水果、咖啡茶葉等。在全球農産品貿易中,非洲出口産品高度集中在初級加工農産品和園藝産品,佔非洲農産品出口總額的70%以上,而且份額不斷上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非洲國家的農産品出口依然勢頭很足。如烏干達咖啡發展局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咖啡出口總值升至46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1%,出口量同比增長46.1%,是28個月以來最快的增長。其中歐洲是最大的目的地,市場份額佔比達到66.8%,非洲為16.5%。非洲農産品出口對全球農業體系具有重要價值。
從非洲內部來看,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現代農場依靠技術和資本優勢,佔有大面積的優良土地,卻將生産的經濟作物出口給西方國家,而佔大多數的小農卻無法解決溫飽問題。非洲國家這種出口農産品(經濟作物)給西方國家,但國內由於缺乏主糧而處於糧食安全的危機狀態,是由非洲在全球農業體系中的位置決定的。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糧價上漲的同時一些産糧大國紛紛實行出口限制。如全球最大的小麥粉出口國——哈薩克已經對小麥粉的出口進行了限制。鋻於此,對外非洲可以此為契機提高國際談判的政治籌碼,提高經濟作物價格或引進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平衡主糧生産不足的劣勢;對內可以進行一定的出口限制或價格控制,並調整現代農場與小農之間的矛盾。
這一思路能否可行需要關注兩個方面:第一,非洲國家能否在這一問題上達成共識,因為非洲各國之間的農産品貿易異質性和互補性都很高,非洲自貿計劃可以緩解因限制出口帶來的産能過剩問題。因此,對外能否將經濟作物的生産鏈延長並從西方國家爭取更多的權力,非洲國家之間團結非常關鍵。第二,政府對內進行改革的決心和能力。現代農場與小農之間矛盾涉及到土地、經濟和社會等眾多問題,是相對比較複雜的。
非洲的當務之急是提高糧食産量
在調整全球農業體系結構的過程中解決當前的糧食危機是關鍵,其他國家的限制出口和糧價上漲,必然會影響到對外糧食依賴性較高的非洲國家糧食安全,非洲大陸內的糧食貿易互補以及加強與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合作是重要的出路之一。一方面,中國充足的糧食儲備和持續的流通能力,以及脫貧人口對糧食的獲取能力增長,新冠肺炎疫情並未對中國的糧食安全産生重大衝擊。另一方面,中國願意積極幫助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渡過難關。7月2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NBC記者的“中方如何幫助欠發達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可能面臨的全球大饑荒”問題時表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向亞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太平洋島國派遣大批專家和技術人員,向有關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已經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資金援助最多、派出專家最多、開展項目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積極響應國際組織倡議,回應相關國家要求,向受蝗災影響的有關國家提供技術支援和物資援助,向十多個國家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玉米密植增産技術”是中國幫助非洲國家提高糧食産量的典型案例,也是非洲小農能夠在現有生産條件下可以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2011年中國農業大學李小雲教授團隊幫助坦尚尼亞設計了玉米密植增産技術的方案,以合理密植、間苗、中耕除草保墑為核心的“精耕細作”模式,幫助坦尚尼亞的示範村提高了約兩到三倍産量。在2011年-2018年期間,有超過1500多戶農民採用,並擴大到坦尚尼亞的十多個村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這一技術推廣工作更加引起非洲國家的重視,成為解決非洲國家糧食安全的可行路徑之一。由此可見,非洲國家在提高自身糧食産量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學習和借鑒農業發展較為成功國家的經驗,並積極爭取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支援以渡過當前危機。
食品營養結構的調整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根本
非洲國家的糧食安全困境本質在於其食品營養結構的非本土化。李小雲教授指出,今天非洲國家以麵包和牛奶為主的飲食結構,是西方在殖民化過程中逐漸建構起來的,尤其是精英文化的象徵。在這一過程中,非洲本土以高粱、鷹嘴豆、珍珠栗等為主的傳統糧食作物逐漸被取代。引進西方的經濟作物,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又供應給了西方國家。也就是説,非洲的飲食結構不是基於非洲本土的糧食生産結構,而是西方外來飲食結構與非洲本土飲食結構的混合,並呈現出極化分佈的特徵,這是非洲長期以來糧食安全困境的根本所在。基於此,當前正在推廣的玉米密植增産技術項目中,考慮進一步引進種間套技術,在玉米行間種植非洲本土的豆科類作物。這樣不僅可以利用豆科類植物的固氮作用為玉米提供肥料,還可以在營養上平衡玉米中所缺失的營養成分。
中國農業大學在坦尚尼亞示範村的項目擬定結合非洲本土飲食營養結構,在種間套的糧食生産基礎上,示範並推廣豆奶早餐計劃。用豆奶中的植物蛋白替代牛奶中的動物蛋白,在改善小農家庭的飲食水準的同時,幫助非洲國家重新建立其適合自己本土作物生産結構的飲食營養結構,即使這是對西方飲食結構的一種平衡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新冠肺炎疫情過後,這一項目將會按計劃啟動,幫助非洲國家從食品營養結構的本質上解決非洲糧食安全問題。
總之,非洲國家的糧食安全受制于殖民歷史、受制于全球農業體系、受制于非洲主體性的喪失。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導致糧食安全危機集中暴發,給非洲國家帶來了重大考驗,但如果能夠將危機化為機遇的話,也許此次疫情將會成為非洲糧食安全的重要轉捩點。
作者係中國農業大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