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鄉村振興

省肥省工還環保——側深施肥技術助力我國水稻綠色高效生産

發佈時間:2020-08-12 13:52:40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新華社 | 責任編輯:姚宇琛

立秋已過,在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廣袤的東北黑土地上,水稻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長勢喜人。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畝産又在1200斤上下。”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管理局)七星農場種糧大戶張景會説,“近4年我每畝地少用了七八斤肥料,卻多打了六七十斤糧,算下來每畝多掙80元左右,真划算!”

張景會種糧節本增産得益於一項叫水稻側深施肥的技術,這是農業農村部幾年前開始在全國推廣的一項引領性技術。其要點是在插秧機插秧的同時,把肥料一次性定量施于秧苗根部一側。用農民的話説就是“把肥直接送到莊稼嘴邊”。

水稻常規施肥是用拋灑的方式,既容易由於施肥不均而造成浪費,也往往産生對環境的面源污染。側深施肥是呈條帶狀深施在土裏而非灑在地表,比常規施肥利用率提高了約20%,不但減少了人工成本,也為破解施肥過量與肥料利用率低這個老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水稻側深施肥並不是一項新技術,當地早在1997年就從日本引進了,但多年來一直沒有得以大面積採用。為啥?因為這項技術不僅需要專門的水稻機插秧側深施肥機,也需要適應機器施用的緩釋肥料。由於長期受制于農機和肥料配套滯後,好技術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2013年,中化農業和北大荒集團聯手,率先探索水稻側深施肥技術開發和試驗示範。針對傳統肥料顆粒硬度低、吸濕性大等問題,中化農業研發出專用肥,解決了緩釋效果、防漂浮、水綿發生等一系列問題。他們還成立了集研發、生産、行銷和服務為一體的團隊,線上線下多渠道進行示範。

多年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使用側深施肥技術後水稻株高、分蘗、出米率等均比常規施肥方式更高。截至目前,這項技術在建三江分公司的應用面積已達500萬畝,實現了每畝水稻減肥約10%、産量增加約8%的效果。

中化農業副總裁馬躍表示,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在保證水稻穩産增産的同時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加種糧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如今,在作為我國第一大口糧的水稻生産上,側深施肥技術顯示出旺盛生命力。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肥料技術處處長杜森介紹,這項技術不僅在東北黑土地大面積應用,而且在安徽、湖南、湖北、江蘇等省份也開始推廣,發展前景很好。

農業農村部今年已將其作為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之一,計劃在全國選擇300個糧棉油生産大縣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試點,整合推廣包括水稻側深施肥在內的一系列高效施肥技術。業內人士認為,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從引進到本土化應用的成功之道在於由龍頭企業帶動,新型農機、專用肥料和配套農藝有機結合形成一套“組合拳”,這給我國糧食生産提質增效蹚出了一條好路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