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地方農業

“無人問津”的廢料變身“供不應求”的原料

發佈時間:2020-07-31 09:38:41

延津縣農民收割打捆小麥秸稈。資料圖

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以生産強筋小麥著稱。延津縣的100多萬畝小麥中,超過一半種植的是優質強筋小麥。每到“三夏”時節,行走在延津鄉間,處處麥浪滾滾、麥香四溢,一台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中爭分奪秒地作業,忙碌與喜悅交織成一幅生動的豐收圖。

然而收割機帶走了麥穗,留下的是一地的秸稈。近幾年,延津著力打造優質小麥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優質小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産生的秸稈也是數量驚人,2019年達到了100多萬噸。隨之而來的是種種問題,最突出的就是秸稈焚燒帶來的空氣污染、火災隱患,甚至人員傷亡。即使堵住了焚燒秸稈的口子,如何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仍然是無法回避的難題。

要想實現小麥産業高品質發展、向“中國第一麥”躍進,延津縣必須要過秸稈處理這一關。

近年來,在延津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下,延津縣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從秸稈的收集、運輸、處理等各個環節入手,在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時,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治理。在政府、企業、農民的多方作用下,過去屢禁不止的秸稈焚燒現象大大減少,農民自願地收集秸稈送往回收點用作發電燃料,各種形態的秸稈産業方興未艾。延津的探索為秸稈的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從“偷著燒”到“自願交”

豐收時節,在延津縣榆林鄉官亭村的秸稈回收點,不時有村民開著三輪車進進出出,送進去的是滿車的秸稈,出來時載著一袋袋化肥。村民李金陽家裏種了4畝多地,用地裏的秸稈換來4袋肥料,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用秸稈換化肥了。

2018年以來,延津縣按照新鄉市政府部署開展秸稈離田項目,試點“農業運營公司+收儲中心+農戶收購站”的發展模式,在全縣4個鄉鎮設立20個秸稈收儲運示範點,個人自發性秸稈收儲點若干個。將秸稈禁燒工作由堵變疏,引導農戶將秸稈送到草場,解決秸稈無處存放、亂堆亂放等問題。引導農民積極主動將秸稈運到回收試點,平均一噸秸稈可以換一袋有機肥。投入運營以來,這些示範點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果。

對於李金陽來説,將秸稈送到回收點已經成了習慣。如今在延津,收割機身後緊跟著配套的秸稈打捆機是收穫季節最常見的風景。秸稈現場打捆,然後送到回收點換化肥成為越來越多村民的選擇。

除了換來化肥,綠色環保秸稈處理模式也實實在在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質。以往每到“三夏”時節,為了躲避白天裏秸稈禁燒工作隊的嚴查,很多人就夜裏偷著燒秸稈。一到傍晚,村裏到處煙霧瀰漫,讓人眼睛都睜不開。在試點工作開展後,村裏煙霧漸漸消失了,過去像小山一樣堆積在家門口和路邊溝渠、十分礙事的秸稈也不見了。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活便利,村民的幸福指數肉眼可見地提升了。

不僅污染少了,村民口袋也鼓了起來。試點工作實施當年就為農民增收210萬元;帶動貧困戶100余人就業,每人平均增收近1000元;同時帶動農機手及農民勞動作業實現收入130多萬元,實現稅收近20萬元。

從單打獨鬥到引入社會化資源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秸稈“收”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該怎麼實現資源化利用?延津縣的實驗很早就已啟動。

十餘年前,延津縣就已經開始實施利用小麥、花生等農作物秸稈生産沼氣的項目,並將其作為“生態富民工程”的突破口,縣財政投入資金719萬元用於農民建池補貼,建成沼氣池4萬餘座,河南省僅有的兩個“生態富民工程”試點村均在延津縣。石婆固鎮南鄭莊村利用當地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把秸稈粉碎以後代替人、畜糞便作為沼氣原料發展沼氣,設計出攪拌裝置,提高沼氣産氣率,走出了一條沒有飼養業也能發展沼氣的新路子,項目成果得到省政府肯定並在全省推廣。

然而僅憑農民自建的沼氣池並不能消化數量如此巨大的秸稈,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問題,延津縣選擇了引入社會化資源。

當前,延津縣正在多渠道全力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工作。該産業園位於延津縣中南部,涉及10個鄉(鎮、街道)和1個産業集聚區,小麥種植面積53.5萬畝,是小麥産業的核心區域。其中,秸稈資源化利用園是産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延津縣正在與河南延津長青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合作,規劃建設“延津長青生物質熱電聯産”項目,以壓縮小麥秸稈為主要燃料,代替煤等化石能源進行火力發電。

據延津長青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利用秸稈、玉米芯、花生秧等農林廢棄物發電是生物質發電的形式之一。與傳統火電相比,除了燃料屬性不同外,生物質發電原理、生産方式及電能品質沒有差別。而且生物質燃料平均含硫量遠小于煤,燃燒産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很低,與生物質自然分解條件下的排放量相當,是一種環保清潔的發電技術。同時,秸稈收集、運輸和儲存各個環節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能夠給農村地區創造數量相當可觀的就業機會。農民把糧食等主産品出售後,還可把秸稈賣給電廠,增加收入。而秸稈燃燒後的底灰、炭灰是一種優質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鉀、鎂、磷和鈣元素,將底灰、炭灰返還到土地,又可降低農民施肥成本。

據了解,“延津長青生物質熱電聯産”項目佔地面積212.47畝,總投資4.4億元,勞動定員156人,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消耗農林廢棄物45萬噸以上,年發電量2.4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2.16億千瓦時,供熱能力110蒸噸/小時,居民供暖面積150萬平方米,年供熱量150萬吉焦。同時替代標準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2.5萬噸。僅燃料收購每年就能帶動地方1.2億元的收入,解決就業1000余人,每年産生稅收2000余萬元。可以説,該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延津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問題,並且在環境治理、農民增收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

從“沒人要”到“搶著收”

今年,延津縣石婆固鎮南秦莊村國泰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綠寶”品種甜瓜又賣了個好價錢,其中精品瓜能賣到每公斤14元。

“綠寶”是老品種甜瓜,雖然甜度高,但是相對於其他品種出棚時間晚,所以這兩年在市場上一直處在邊緣地帶。很多“綠寶”種植戶看到效益不好,都改換了別的品種,而國泰合作社卻在這個面臨淘汰的品種上玩出了花樣、嘗到了甜頭。其中有什麼秘訣?合作社負責人秦太國表示,瓜能賣出好價錢,都是因為用了秸稈。

2015年,在延津縣扶貧辦組織的農業培訓上,秦太國首次了解到秸稈發酵種植能解決“綠寶”出棚晚的問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秦太國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用新技術試種了少量甜瓜。沒想到的是,第一年秸稈發酵種植的6畝地較往年提前7天出棚。5月份,甜瓜一天一個價,別看只提前7天,但價格剛好趕上最高峰,收益增加了近一倍。

“秸稈通過專門的菌種處理後,深埋大棚地下。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得到增加,地溫和氣溫都可提高2℃左右。秸稈發酵種甜瓜,化肥農藥用量少,甜瓜的甜度大、品相好、上市早。”秦太國説,解決了“綠寶”的“致命缺陷”,秸稈發酵種植迅速在合作社鋪開。5年時間,南秦莊村運用秸稈發酵種植的瓜棚已達180畝。

在司寨鄉范莊村,秸稈有了新的利用方式。范莊村村民陳少華退役返鄉後,發展起牛羊養殖産業。他善於鑽研,利用小麥、玉米、花生秸稈加工成飼料。原先一頭牛一年需要消耗一噸左右的飼料,現在只需要把農作物秸稈回收、打碎即可代替飼料餵養,不但降低了餵養成本,而且秸稈飼料還綠色環保。

看到秸稈飼料的前景,陳少華乾脆成立了草業公司,專門從事秸稈飼料生産。由於效果好、性價比高,陳少華的秸稈飼料成了搶手貨,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地的商戶紛紛前來找他購買。目前,延津本地秸稈已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陳少華還需要收購調運周邊縣市的秸稈。

秸稈還可以做成工藝品,比如小麥幹花。在小麥成熟前的一個月左右進行收割,曬乾後經過上色、造型等流程,就可以形成富有意趣的幹花工藝品,極具觀賞價值,在幹花市場很受歡迎,每畝産值可達5萬元。

很多農民也直接把回收的秸稈打捆,賣往山東、河北等地,用於造紙、菌類栽培以及生物質發電等。收回來的秸稈一噸成本約在270元,銷售出去後,利潤在100多元。目前,延津已經開始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秸稈收儲市場,不少農民通過秸稈利用實現了就業增收。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延津縣的秸稈從不受人待見的農業廢棄物變成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寶貝。跨過秸稈這道坎,延津縣繼續向著“中國第一麥”的目標蹄疾步穩地前進。

來源:農民日報
責編: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