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順和:赤誠守望在麥田裏
發佈時間:2020-07-14 08:57: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姚雪青 | 責任編輯:王靜程順和(左一)在新疆察看小麥長勢。資料照片
上世紀90年代,程順和在麥田裏做研究。資料照片
人物小傳:
程順和:1939年9月出生,江蘇溧陽人,小麥育種專家。江蘇裏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堅持育種研究,瞄準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重大問題開展科學攻關,主持培育的“揚麥5號”“揚麥158”等揚麥系列品種累計種植超過6億畝、增産糧食200億公斤,成為我國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末種植面積最大的小麥品種。這兩項成果分別獲得1991年和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頭髮銀白,但思維仍很活躍;聽力不佳,但話語依然有力……這段時間,小麥育種專家、81歲的程順和一直居家辦公;每當有同事來家中請教,他就打不住話匣子:從研究進展到試驗細節,從國內最新理論到國外學術熱點,從小麥育種栽培到學生培養成長……臉上總挂著笑容。
“我很想隨時了解田裏的試驗進展,以便和行業前沿理論思想保持一致。”他想了想又説,“等過一陣子,我要儘快回田裏。我對小麥很有感情,只有和小麥在一起,才不會感覺精神空虛。”
“要通過自身所學,儘快改變農村一窮二白的面貌”
為何與小麥結緣?程順和説和自己小時候困苦的經歷、母親的影響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1939年,程順和在江蘇溧陽出生時,正趕上戰亂年代。那時候家裏缺吃少穿、顛沛流離,堅韌的母親還是教育孩子們要通過學習知識來改變命運。程順和從小就立下了兩個志願:一是學醫,可以治病救人;二是學農,可以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在高考時,他填報了南京農學院(今南京農業大學)。
剛入學時,同學們就到蘇州、南通、淮陰等地與農民一起勞動。清晨哨子一吹,同學們立馬起床,去地裏拔棉花稈子;深夜,翻新土地,幹得熱火朝天。“要通過自身所學,儘快改變農村一窮二白的面貌。”看到廣大農村貧窮的現狀,程順和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三農”事業。
隨後,程順和開始跟著導師做麥田試驗與研究。剛開始,他只是負責在紙袋上標號、使用顯微鏡觀察、用剪刀鑷子抓取材料等簡單的操作,但老師告訴他,每個步驟都需要有十二分認真的精神。試驗中,“科學”的概念,在程順和心中逐漸具體清晰了起來。
畢業後,程順和到了泰興稻麥良種場工作,同為學農的校友陳鳳琳,成了他的助手,後來又成了他的妻子。“老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能吃苦、愛鑽研的精神。”陳鳳琳回憶起當年的場景:“無論白天多忙,到了晚上,總能看到老程點著煤油燈,看書到深夜……”
1972年,程順和被調到揚州地區農科所(今江蘇裏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從事小麥育種和栽培。那時候,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種植紅皮小麥的主産區,這裡地處南北交匯地帶,雨水充足,被認為“小麥增産空間很大”,科學研究意義深遠,程順和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其中艱苦,只有程順和自己知道:一方面,多雨多濕的氣候使得小麥的赤霉病高發;另一方面,小麥育種週期很長,一年中的9個多月,無論風吹雨打、烈日酷暑,都要蹲在地頭上,粒播、觀察、記錄、測試和進行研究。程順和一幹就是30多年。
“總要挨著試驗田睡覺,我才踏實”
下田,下田,再下田!30多年來,在研究所的試驗田邊上有個小平房,一張床、一張桌、一個煤油小爐。選種關鍵時期,小麥一天一個變化,程順和就吃住在這間陋室裏,“總要挨著試驗田睡覺,我才踏實”。
為了抓緊時間、分秒必爭,程順和連過年期間也不回家去,一直守在溫室裏,經常端著飯碗蹲在一棵小麥單株旁,一邊吃一邊觀察。“那時候忙起來,不知道啥時是週末、啥時是假期。腦子裏只記著小麥的生長週期。”他不喜歡有人在農忙時來打擾他,在田裏幹活時,總是拉低帽檐蹲在田間,整個身體就藏在麥田裏,外人誰也找不到。
不知不覺,對育種的熱愛融入了程順和的骨子裏。外出考察時,只要遇到性狀表現優異的種質,他立即用濕毛巾包起來,帶回所裏研究。只要試驗方案沒解決,不管中午還是半夜,他都立刻把同事們找來“頭腦風暴”,一交流就是數小時……大家笑稱他“不食人間煙火”,愛人陳鳳琳則嗔怪他“把家裏當旅館”。
為了深入了解農機作業,程順和牽頭引進所裏第一台拖拉機、第一台聯合收割機,並帶頭學習;為了及時掌握最新理論,早年間學習俄語的程老在57歲時重學英語;59歲時學會電腦打字,61歲鑽研先進的分子標記技術。“不要覺得年紀大了,自己就不行。”程順和説,“人家都説北方才能種好小麥,在我看來,南方小麥也一定行。”
1991年,程順和主持培育的“揚麥5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促使長江中下游小麥品種第四次大面積更換,累計種植達1.5億畝;1998年,他主持培育的“揚麥158”,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一次,初步解決了世界小麥既大面積豐産又抗赤霉病的難題,促成了長江中下游麥區第五次大面積更換,成為我國20世紀末種植面積最大的小麥品種。
“培育豐産抗赤霉病的品種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導師吳兆蘇評價“揚麥158”時頗為自豪地説,“程順和做到了。”
“通過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國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農業科學研究的週期長,一般都要15年到20年才可能看到成果。“老一輩科學家們七八十歲都堅持拿尺下田,帶學生、做研究,這是育種人的良心和責任。”程順和坦言:“在農業領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並不重要,通過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國飯碗’保障糧食安全,最為重要。”
研究員張伯橋從1985年到農科所工作以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裡學術氛圍濃厚:無論是在出差搖晃的大巴上,還是在深夜的辦公室裏,只要關於小麥育種的問題,隨時都可以展開討論。大家經常爭得面紅耳赤,想説服別人,就得拿出過硬的數據材料……
在程順和看來,這才是做研究該有的態度:“追求真理沒有年齡限制,誰説院士就一定高明?很多時候,年輕人比我高明。”
教書育人、精神傳承,程順和看重的除了搞理論要“百家爭鳴”外,就是做試驗要“腳踏田地”。農科所小麥室主任高德榮介紹説,在老院士的影響下,將宿舍蓋在試驗田旁邊的傳統,卻一直沒有改變。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糧食安全從“吃得飽”向“吃得好”發展,如何實現小麥遲播高産,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這是程順和近20年來帶領團隊主攻的課題:利用“兩端快速發育”育種策略解決小麥遲播高産的難題,育成的“揚麥16”和“揚麥23”,遲播15天,卻比其他推廣品種增産5%,灌漿速率高20%,籽粒脫水速率高30%,成熟期早3—5天,還可免曬入庫,降低生産成本。
隨後,程順和又帶領團隊研究“南上北下”的品種改良方案,既提升小麥的抗赤霉病性,又做到豐産抗凍,實現長江中下游麥區小麥“南上”、黃淮片區小麥“北下”,培育新的大面積品種。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程順和説,“有人説我是‘南方麥王’,我哪是什麼‘麥王’,我只想儘早回到田裏,甘做‘麥田守望者’……”
特製的書櫃奉獻的寫照(記者手記)
在程順和的辦公室裏,一個與墻面一般大的書櫃,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上半部分擠滿了學術資料和專業書籍;下半部分則存放裝滿了小麥種子的瓶瓶罐罐,中間層則是一個個可以向外拉伸的平板……
“程院士經常需要同時翻開多本資料查閱對比,這些平板成了他研究學術問題、給學生授課講解的臨時書桌。”程院士的助手劉健説,這個特製的書櫃,為的就是既要“書能裝得多”,又要“書能攤開看”。
做研究就是這樣,既要博覽群書、潛心鑽研,又要多方核證、辨明真理。這個書櫃記錄著程院士堅守育種事業的點點滴滴,也是他奉獻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