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鄉村振興

盤龍古道成為網紅打卡地 帕米爾高原村吃上旅遊飯

發佈時間:2020-06-30 14:45:3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楊陽劉夢瑩 | 責任編輯:王靜

瓦恰鄉的人沒想到,他們腳下的那條盤山公路成了“網紅”。

2019年7月,從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城到瓦恰鄉全長36公里的盤山路——吾格亞提盤山公路正式通車。這條路橫臥于海拔約4000米的帕米爾高原,遠望如同一條巨龍臥于山間,被稱為盤龍古道。在村民心裏,這條路是致富路,而烏魯木齊海關派駐瓦恰鄉的4位扶貧第一書記也堅信,這條路是瓦恰鄉脫貧攻堅的強力推進器。

遊客都對這個價格滿意,我一下有了信心

現實卻給4位第一書記上了一課。路通了不一定就能富起來。瓦恰鄉庫尕丹村第一書記李哲發現,柏油路通了,路過這裡的遊客比以前多了,但多是停下車拍幾張照片就走。遊客表示,也想多留下來轉轉看看,可這裡除了風景,沒有其他。

是啊,遊客來了在哪兒吃飯,在哪兒住宿?遊客不能住下來,如何拉動經濟?李哲打算帶著村民打造餐飲、娛樂、住宿的場地。

庫尕丹村位於瓦恰鄉南部,距離縣城81公里,2018年以前,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192人,貧困發生率62%,是個深度貧困村。

“一年能掙很多錢的。”面對李哲的動員,多數村民搖頭。給外人做飯,讓外人住進家裏,這多沒面子,多丟人。只有庫爾班·比給表示願意試試,因為她認為李書記他們來這裡,是真的為村民辦好事來了,他的話不會錯。

2019年春天,庫爾班和丈夫多夏克·阿吉別克騰出兩間空房,購入布料,縫製了有塔吉克民族特色的靠枕、被套,將客房重新佈置一番,做起了村裏第一戶牧家樂生意。

牧家樂怎麼經營,夫妻二人摸不著頭腦,只會講幾句普通話與遊客交流困難,他們總是留不住客人。

看著家中閒置的客房,庫爾班有些失落,熱情也大不如前。“就算路通了也不能帶我們致富,還得靠養牲畜賣錢。”“我們祖祖輩輩就是放牲口的,牧家樂那些事和我們沒關係。”很多村民勸她不要再幹了。

在瓦恰鄉,每只羊差不多能賣1000元,牦牛每頭1萬元。由於路程遠、路上耗時長,少有商販來此收購,村民想賺錢只能不斷降低售價。像庫爾班這樣條件較好的家庭,靠賣牲畜,年收入也僅有兩萬多元。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夫妻倆擔心這點收入不足以供孩子上大學。

很快,李哲發現了牧家樂留不住遊客的問題,他明白了在瓦恰鄉這樣落後的村子,扶貧不能總是講道理、描繪美好藍圖,只告訴村民方法是不夠的,必須帶著村民們幹,耐下心來慢慢示範。

一次,李哲在村頭碰到幾個自駕遊客,他立即將遊客帶到庫爾班家,手把手教她如何經營、收費。“住一個人100元,吃的另外算。”庫爾班小心翼翼地按照李哲教她的給客人報價。在她心裏,這樣的收費標準簡直難以置信,她盤算著如果客人不滿意,願意宰只羊來招待。

沒想到,“遊客都對這個價格滿意,我一下有了信心。”庫爾班笑著説。

李哲又建議庫爾班和家人都穿上塔吉克民族服飾同客人合影留念,增加和客人的互動。很快,庫爾班理解了這套經營方法,她開始試著售賣自己製作的特色糕點,還會將親手縫製的塔吉克民族特色靠墊賣給遊客。僅2019年8月至9月,庫爾班一家通過牧家樂增收了5000多元。

吃上了旅遊飯的庫爾班説:“等孩子上完小學,再送到喀什市裏上中學,要讓孩子好好學普通話,不要像自己一樣。”

看到庫爾班家的牧家樂開始掙錢,村民們也從觀望變成了效倣,周圍有空閒房間的家庭也陸續進行裝飾,在院子外面挂起了牧家樂的招牌。

盤龍古道的開通,讓大批遊客涌入瓦恰鄉,牧家樂生意逐漸火爆起來。李哲信心大增,想再添一把“火”。他和工作隊成員們商量,計劃在村頭打造一個市場,吸引更多遊客。

通知發下去幾天,幾乎沒人響應。李哲納悶,這是為什麼?

原來,村民們都在私下議論,牧家樂把遊客吸引到家裏,錢留在自家手裏,可是市場吸引來的客人算哪家的?參與其中靠什麼收益?塔吉克人世代沒有做生意的傳統。李哲認為,在做生意這件事上,仍有一道無形的墻橫亙在村民的腦中,他要想辦法打通這道阻礙。

“先把村民聚會安排在牧家樂旁邊的空地上。”李哲動員大夥打地坪,不出意料地又被拒絕了。

“沒關係,我繼續在這裡聚人氣。”李哲與村委會成員開始在空地上架燈光,組織大家聚集活動時放上音樂,塔吉克族人民熱愛舞蹈,這裡很自然地形成了娛樂場地。隨後,他鼓動大家在參加活動時帶上各家的特色食物,可以開展簡單的交易活動。

慢慢地,市場有了雛形,來往遊客被人氣和舞蹈吸引,也開始購買品嘗當地特色食物。

庫爾班發現,來村裏的遊客很願意品嘗當地的新鮮羊肉,而把整只羊拆分成不同部位進行加工,售賣的價格遠高於整只出售。做牧家樂生意之餘,她和丈夫還在市場裏架起烤肉爐子。

太陽落山後,熱鬧的集市飄著紅柳木夾著羊肉的香氣,總能吸引不少人。“在市場賣烤肉,我們每年能多賣5隻羊,這可比直接賣羊賺錢多了。”盤龍古道通路至今,庫爾班一家的年收入已增至5萬餘元,她掩飾不住笑容,露出兩顆剛鑲上不久的金牙。

李哲漸漸發現,市場裏出現了套圈等娛樂遊戲,有的村民把西瓜切成塊來賣。村民自發想出的生意經讓李哲感嘆連連,“村民知道什麼是好日子,只是需要打通他們心裏的路。”

“很多事情顛覆了我的想法”

2018年年底,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和各支扶貧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庫尕丹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7年的3673元提高至2018年的8929元,順利實現整村脫貧。

2020年一入春,村民們竟自發地打起地坪、給市場做大棚,這在一年前,是不可能的。

瓦恰鄉昆玉孜村比其他村地勢更高、土地也更貧瘠,直到2018年還沒有通網路信號。“任何消息都傳不進來。”烏魯木齊海關派駐昆玉孜村的第一書記石恒説,當時村裏的消息傳遞全靠一張嘴。

2019年,村裏通了網路信號。他與家人電話聯絡時得知,通往村裏的盤龍古道成了網紅公路,在抖音上火了。

“我也得有個賬號,把咱村裏的變化傳出去。”石恒下載軟體,並在村委會上動員全體工作人員和村民使用抖音,他知道這條路能給村裏帶來發展的新機遇。

石恒原以為,村民不能很快接受這些現代化的東西。可讓他意外的是,年輕人很快接受了。他感慨道:“其實村民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想知道什麼是好日子。”

31歲的米爾胡來·吾買爾説:“很多事情顛覆了我的想法。”他通過手機裏的小視頻看到其他民族的婚禮習俗,長這麼大,他和家人的日常食物就是奶茶、青稞馕、牛羊肉,沒想到炒菜能有那麼多花樣;有些農村到處綠油油,並不像他的家鄉更多的是沙礫;從村裏到縣城需要走很久的山路,可外面世界的交通已有了高鐵;更讓他意外的是,不少地區的農牧業已經機械化了,而他和其他村民還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放牧、種植。

米爾胡來在2019年5月2日發了自己的第一條抖音。他和多數村民一樣,想著法子拍攝與家鄉有關的視頻,婚禮現場、生活習俗、放牧情景……當然還有那條盤龍古道,希望更多遊客通過這條路來到瓦恰鄉,來到昆玉孜村。

在召開村民會議時,石恒常與大夥共同研究怎麼發視頻能吸引更多的點擊量。年輕人的熱情讓他知道,只要方法用對了,帶著大家走向現代化生活並不難。

通路的一年間,鄉上陸續出現了幾處快遞投放點,昆玉孜村能網購了。

依拉木了在村委會做食堂廚師,自從有了智慧手機,他喜歡通過網路了解外面的新鮮事。每天他都會打開各種教製作美食的短視頻,研究各種菜的做法。“老一輩的塔吉克族男人是不進廚房的。”依拉木了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廚師,以前他的理想是養300頭羊。

當廚師再利用空閒時間繼續村裏的巡邏工作,兩份工作讓依拉木了每月能拿到3800元工資。看著慢慢改變的村落,依拉木了説,難以想像,4年前這裡的大多數村民還都住在泥巴和乾草堆砌的土房子裏。依拉木了指著安居房不遠處的藍頂磚房説,那些就是羊圈,每家都有。也多虧了這些安居房,讓村民在2017年的地震中倖免于難。

4年間,居住環境好了,村上也陸續實現通電、通水、通氣、通網、通路。計劃明年結婚的依拉木了已經為新家購置好了電視、冰箱,近期,他還報考了駕校,準備購置一輛二手小汽車,以便往返家和縣城。對於今後的生活,他有了細緻的規劃。“我打算好好學廚藝,將來帶著媳婦去縣城開飯館”。

同樣拿著智慧手機的米爾胡來也被外界的發展迅猛衝擊著,但他依然不願意離開瓦恰鄉。

爺爺從小教導他,塔吉克族有一個使命——戍守邊境。他看著盤山公路説:“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也能發展得像外面那麼好,我得留在這裡見證改變。”

對烏魯木齊海關派駐到瓦恰鄉的4位第一書記來説,離開時一定會從那條盤山公路上出發,看著村民們開始主動想辦法改變生活,對幸福有了新的理解,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他們心中非常欣慰。 (楊陽劉夢瑩記者王雪迎)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4995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4995

廣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