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三農人物

甘肅一名大學生回農村創業成致富帶頭人

發佈時間:2020-06-22 10:39:54

回到老家兩年有餘,李超的寫字檯上,至今仍放著人生第一張工資條:月收入1010元。保留它,是因為這串數字,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李超是甘肅省慶陽市環縣人。環縣是革命老區,屬於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經濟發展相對滯後。2019年,當地剛剛實現脫貧摘帽。走出家鄉,去外面闖蕩,曾是當地不少年輕人的夢想。

李超大學畢業後,學汽修的他成為西安一家汽車4S店的售後服務人員。剛入職,他月薪只有1010元。這裡面,還得勻出700元交房租。為了省錢,冬天他用一件大棉襖裹著西服,騎小黃車往返于單位和住所之間。這個經歷,至今令他難忘。

“拿著專科文憑,獨自在大城市闖蕩,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李超説,他因此萌生了回到農村創業的想法。

他打聽到,老家環縣肉羊産業發展前景不錯,正在招募大學生當“羊倌”,他便啟程返鄉。去年3月,他加入家鄉一個養殖龍頭企業學習養殖技術,後來又到8家養殖合作社學習消毒防疫和草料配比知識。邊幹邊學,他很快就從技術員成長為合作社養殖場場長。現在,李超已經是環縣天池鄉、演武鄉12家千隻湖羊養殖合作社的運營主管。

環縣有肉羊養殖的傳統。近幾年,當地為推動養殖業良種化,引進了湖羊這一新品種。相比本地品種,湖羊産羔成活率高,産羔週期短,帶來的效益更好。但因為沒有湖羊養殖經驗,當地不少養殖戶害怕風險,對新品種持觀望態度。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充分掌握了養殖新技術的李超剛上手一年,就把12家合作社共7000多只湖羊侍弄得膘肥體壯,毛色均勻。

“湖羊是新品種,適合設施化養殖,而且需要良種化、科學化、標準化、集約化。”李超説,湖羊養殖很有門道,每季度要給羊打三至四次防疫針,按時投喂混合草料,提供通風散熱的大棚,還需定期給羊棚噴霧消毒……

眼瞅著他創業成功,不少農戶紛紛加入其中。2020年,天池鄉和演武鄉湖羊養殖家庭新增580戶。

“如果按照每戶産羔20隻來算,每家的毛利潤可達2.6萬元。”李超説。

隨著現代化養殖場、肉羊屠宰加工車間、電商産業園在慶陽市鄉村拔地而起,更多像李超一樣的大學生視農村為創業熱土,從都市踏上返鄉之路。

據慶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近三年回歸該市的大學生總計2.7萬人,其中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人數達到6302人,養殖和電商成為創業熱門領域。  

為給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支援,慶陽市為大學生提供了所有扶持政策。一方面,通過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發放創業補貼,為創業大學生減輕創業負擔;另一方面,通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雙創基地水電網費等方式,降低初創成本。

“回來就是人才,就是致富帶頭人。”慶陽市人社局副局長石永寧説,大學生返鄉創業,利用資訊、技術、知識、理念等優勢,創新傳統農業生産方式,激活了縣域經濟,為“造血式”扶貧提供了更多發展模板。

來源:新華社
責編:姚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