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技小院”,早就想寫一寫。但是,“科技小院”的內容太豐富,好故事太多,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寫才好。後來,我參加了一次重要活動,其中有項內容,是宣傳一個教授長年幫助農民發展農業産業,最後積勞成疾,不幸病故。事跡非常感人,講述者熱淚盈眶……走出會場,我在感動之餘,也聯想起來有些類似宣傳,大多充滿了悲情,被宣傳的典型人物,不是以身殉職,就是滿身疾病,或是犧牲個人生活乃至舍卻親情等。給人留下的印像是:為農民服務,需要做出很大的個人犧牲。總覺得哪有點不對。
於是,我想到了“科技小院”,想到了科技小院中的老師和學生們。他們常年在農業生産一線,很苦很累,但是個個都很健康,曬黑的臉龐上總是充滿了陽光。我就覺得,小院有一種“魔力”,讓在其中的普通師生們都很快樂地工作,在為農民服務中成就自己,而不是犧牲自己。
科技小院,是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個頂尖教授團隊,于2009年創建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把研究生培養、科研和服務農民這三重目標,很好地結合到一起。第一個小院建在河北省的曲周縣。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全國已經建立了100多個科技小院。近年來,科技小院獲得了很多榮譽,包括獲得了《農民日報》“中國三農創新獎”第一名,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重點報道,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表彰等。
科技小院有一些獨特之處,顯著區別於其他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第一,研究生常駐。研究生(通常是專業碩士生)入學後,先在校內學習半年;然後到科技小院裏常駐兩年;再回學校,用半年時間寫論文答辯畢業。科技小院,通常設在村裏,或者龍頭企業的基地裏。之所以叫“科技小院”,是因為這種模式創建之初,師生們的食宿和工作的落腳點,都在村裏的農家小院中。常駐,就是“長住”——在北方一般住半年左右,在南方則要住10個月或者更長時間。每個學生都寫日誌,記錄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常駐,是科技小院最重要的特色。其他方式的農業技術推廣,通常是專家不定期去指導培訓一下,而不是常駐。科技小院,則是通過研究生的常駐,為農民提供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科技服務。
名稱叫“小院”,作用並不小。例如,最早設在河北曲周縣的科技小院,幫助村裏的農民種植小麥和玉米,實現了增産增收。當地領導高度重視,在全縣推廣科技小院的技術,使得全縣的糧食産量大增。又如,廣西有一個數萬畝的香蕉園,裂果是個大問題,設立了科技小院之後,發現是土壤有問題,通過改良土壤,解決了裂果問題。再如,四川涼山州布拖縣是國定深度貧困縣之一,馬鈴薯是當地的主要作物;在該縣馬鈴薯種薯基地設立的一個科技小院,有兩三個研究生入住,半年之內,就讓原原種産量翻了一番。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第二,解決實際問題。老師事先並不指定題目,而是由學生到生産實際中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是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有些實際問題,農民自己沒有發現,而是被師生們發現並提出來,拿出解決方案。例如,福建省平和縣是蜜柚生産大縣,蜜柚的市場價值很高,科技小院的師生們經研究試驗發現,農民的化肥投入太多了。科技小院的試驗和初步推廣結果表明,至少可以減少一半。僅此一項,全縣農民每年就可節省數億元肥料成本,並且還有利於減少土壤板結和水污染問題。
第三,覆蓋生産全過程。每個科技小院都聚焦一種作物,覆蓋整個生長過程。這正是農民所需要的,因為,通過全套技術方案,解決好各個環節的問題,農民才能最後獲得好的收成,獲得更多收入。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比傳統的單一專業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更符合社會的需要。
第四,工作可持續。每個科技小院,通常有幾個學生同時入住,有老生也有新生。老生畢業走了,又有新生進來,使得科技小院的工作有了連續性和可持續性。這也可以使得研究工作不斷深入。
科技小院的魔力就在於:既受到了農民的極大歡迎,也大大激發了師生們的積極性。因為,科技小院做的事,既是農民需要的事,也同時是學生和老師們需要的事。學生們進入科技小院,為農民提供服務,同時也是在完成自己的學位論文,更能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養,包括人文情懷、吃苦精神、各種實際工作能力等等。一個農業上市公司的老總公開宣稱:只要是科技小院出來的學生,不僅都要,而且起薪高出50%!對於老師們來説,科技小院就是很好的培養基地和科研基地,可以獲得各方面的長期大力支援,何樂而不為。科技小院,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與個人犧牲,而是互利互惠的,因此,很有生命力,可複製,易推廣。
正是看到了這種魔力,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起建立了“科技小院聯盟”,依託各省科協組織,聯合各省農業高校,推廣“科技小院”模式,獲得了廣泛支援和響應。不到一年時間,已經在四川、福建、江西、廣西等省區,推動新創建了三十多個新型科技小院。有的省份已經將建立科技小院寫入了農業農村工作文件。今後幾年,將有更多的科技小院,出現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