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上午9時,大家還都沉浸在小長假的歡樂中,湖南省東安縣植保站站長何擁軍一個人在辦公室,埋頭整理頭一天專家會商的結果,優化二化螟防治方案。
兩小時後,一則針對水稻一代二化螟的病蟲情報通過微信、網站、短信等平臺迅速覆蓋全東安縣,傳達到鄉鎮、村組、種田大戶,以及專業化統防統治合作社。接到病蟲情報和防治方案的種田大戶都像吃下了定心丸。
這一期病蟲情報本來4月24日左右就要下發的。但何擁軍通過調查發現,近幾年東安縣的二化螟發生偏重,且發生情況比較複雜。特別是今年測報燈下二化螟蛾3月21日就開始見蟲,為近十餘年來最早。但是本代累計蟲量低於歷年均值,估計今年二化螟肯定會有兩個蟲量差不多的成蟲羽化高峰。他敏銳地預判,今年一代二化螟全縣發生面積20萬畝左右。他決定推遲發出病蟲情報,以尋找最佳防治期。果然,在4月26日後,他發現測報燈下二化螟蛾量又開始見漲,直至4月30日出現新的成蟲羽化高峰。因此,他果斷放棄假期陪家人出行的計劃,加班加點,找專家會商。就這樣,一份特別的“五一”禮物傳到千家萬戶。
今年50歲的何擁軍,自1989年從零陵農校植物保護專業畢業後,三十餘年如一日,堅守在農技推廣第一線。雖然滿頭的黑髮日漸稀疏,黝黑的面龐不見光潤,沾泥的雙腳日見蹣跚。但他始終不忘“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初心,把最美芳華獻給了這片他摯愛的土地。
“他吃得苦,一雙長腳走再久、再遠也不累”
從旱地耐寒育秧到盤育拋栽,再到機械插秧;從測土配方到客土改良,再到耕地地力評價;從植保器械更新換代到專業化統防統治,再到綠色防控,哪一項技術的推廣不是靠嘴皮子磨出來、腿桿子量出來的。
那是上世紀90年代初,東安縣正推廣旱地耐寒育秧。有一個偏遠山村簡家嶺,海拔高、氣溫低、濕度大,一年只能栽種一季水稻,經常爛種爛秧。
1991年5月正逢低溫,山外大田禾苗黃化不長,山內溫度更低,一季稻育秧眼看就要遲于往年,簡家嶺村民心急如焚。鹿馬橋區公所(當時還未撤區並鄉)決定委派區農技站技術幹部進山解決育秧難題。
簡家嶺山高路遠不通車,且崎嶇難行,何擁軍跟隨駐村幹部清晨出發,一身衣裳濕了又幹、幹了又濕,分不清汗水還是霧水,一路不敢停留,大半個上午才趕到山裏,好多村民還在火塘邊烤火。未及吃飯,村民就圍過來七嘴八舌,“現在還這麼冷,怎麼辦?”、“種不下怎麼辦?”。
那年他21歲,是剛脫銳氣的“毛桃子”,決定採用最新的旱地耐寒育秧技術,集中催芽,分片育秧,一批人平整耕地準備秧床,一批人準備黃壤酸性土製備營養泥,一批人開始浸種催芽。
何擁軍説:“集中催芽特別是溫水浸種、保溫催芽階段基本不能合眼,要及時查看谷堆溫度避免高溫‘燒芽’,直到催出合格的‘破胸谷’”。堅守兩天兩夜後,恰逢晴天,下泥播種,交代好後續管理措施,才撤出簡家嶺,又奔赴金江鄉大寬工區指導水稻育秧。
據他回憶,那時下鄉全靠一雙長腳,大多村組不通車,走村串鄉往往兩頭不見光,一年下來解放鞋得跑爛四五雙,一雙大腳板只見老繭和皸裂。
“他有點狠,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蟲什麼病”
他一臉的絡腮鬍子,挂副眼鏡,雖然近視,但多年的植保工作和接地氣的基層工作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僅憑蟲子的飛行姿態就能區分眼前飛舞的蛾子究竟是什麼,僅憑作物發病的部位就能大略知道是什麼病。“他往往能在一丘田裏找到第一株發病的植株,他那不是近視眼,是‘鷹眼’”,他的同事楊玉德經常這樣調侃他。
東安縣是全國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網點,肩負部、省、市、縣四級病蟲害測報任務,2005年何擁軍始任植保植檢站站長。除了固定的西曆逢1、6日向全國農技中心彙報數據,每週一還要向省、市植保站彙報數據,監測任務繁重。一般要提前一天做好水稻、柑橘、玉米等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監測點一般遠離縣城四、五十公里,要提前辦手續約車。第二天清早出發,往往是看了水稻看玉米,數了莖稈數葉片,看了蟲害看病害,分了雌雄分蟲齡,看了這片看那片,一天要轉好幾個地方,如果碰到棘手的問題,等處理完畢,回到家裏往往已是深夜。一天日曬雨淋勞累不算,下田不僅腳遭罪,還易得“螺螄瘋”。成熟期的水稻葉片極易割傷皮膚,造成感染,往往是舊傷未好新傷來。默默耕耘,終有回報。2010年他被評為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測報技術與預報發佈創新工作先進工作者。
“他真耐勞,搞起事來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覺”
他平時總不午休,在鄉下總是冒著大太陽在地裏轉呀轉、找呀找、照呀照;在辦公室總是在電腦前敲呀敲、學呀學、編呀編。
2005年湖南開始實施“病蟲資訊與植保技術進村入戶工程計劃”項目,倡導要把農作物病蟲預報做成氣象預報那樣直觀、形象、生動的電視節目。這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視頻製作的植保人來説,確實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省植保站為了推動這個項目的順利進行,決定舉辦湖南省第一屆農作物病蟲電視預報節目製作大賽。“一定要搞(參賽),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搞”!在時任縣農業局局長易恢滿和局黨組的支援下,縣植保站和資訊站準備參與競賽,實際上準備正式參賽的時候,已經距最後截稿時間不足一週了。好在當時正在推廣“竹筒毒餌站”滅鼠,題材新穎合時,素材現拍現用。
時年35歲的他,精力充沛,白天與資訊站的同事商量腳本、找素材、拍素材,晚上學習教程、熟悉軟體、嘗試製作,硬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了視頻的攝錄和製作。當時的電腦硬體運算速度慢、存儲容量低,往往一個幾十秒的AE文件需要渲染十幾個小時。那時他沒黑沒夜,連續三天三夜不休息,緊趕慢趕終於在最後截稿時間前完成了視頻製作。
他的努力為他和單位帶來了榮譽,當年獲得湖南省第一屆農作物病蟲電視預報節目評比三等獎,第二年獲全國農作物病蟲電視預報個人先進稱號。
他的付出也為農民帶來了收益。由於項目的推動,病蟲資訊與植保技術的入村率提高到100%、入戶率提高到96%,病蟲害防治率提高到92%、整體防治效果提高了8至10個百分點、用藥次數減少了1至2次,每畝節本增收稻穀35公斤左右。
今年疫情期間,他和同事們一面抗擊疫情,一面照常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系統監測,深入千家萬戶開展農業生産技術指導。
疫情期正是柑橘等水果苗木大量上市期,為進一步規範苗木市場,有效阻截植物檢疫性病蟲害的擴散蔓延,他和同事們全力以赴,開展柑橘苗木檢疫執法專項行動,把植物檢疫作為阻截柑橘黃龍病侵入的“口罩”,為每一株進入東安的柑橘苗木“戴口罩”,切實保障廣大橘農購買到合格、優質、放心的柑橘苗木。
當時也是預防油菜病蟲害的關鍵節點。“雨水(節氣)忙農事”,他和同事們動員農戶“戰疫”的同時莫誤農時、適度勞作,指導農戶搶抓晴好天氣,適時防控油菜病蟲害。為解決農戶心裏“病毒”、“病蟲”兩擔心,他當即請示局領導籌措資金購買飛防服務,對端橋鋪鎮、鹿馬橋鎮等油菜核心産區近萬畝油菜,開展菌核病無人植保機防治示範,帶動全縣10萬畝油菜的病蟲害防控,為油菜生産保駕護航。
櫛風沐雨三十載,他一路走來。“我是農民的兒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的使命就是為‘三農’服務。”何擁軍在農技推廣的天地裏,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出了最佳的農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