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農業中國 > 三農人物

王靜委員:做好農業科普 服務鄉村振興

發佈時間:2020-06-04 11:23:35

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對於農業發展的貢獻率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34.51%上升到2019年的59.2%,已成為國內農業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科技的發展既需要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需要廣大公眾的理解、接受和應用,連接兩者之間的橋梁則是農業科普工作,尤其是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的關鍵時期。

“比較我國科技創新的小步快跑,我國科學普及工作進展緩慢,存在部門間協調機制不足、投入不夠、科普平臺功能拓展不足和成熟産品較少、傳播的形式與大眾需要存在距離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品質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靜説。

而農業科普在農業生産方式、農産品安全營養健康、農業功能等方面,面向城市居民的科學普及不到位,導致城市居民一遇到農藥獸藥殘留問題,就以毒韭菜、毒大蒜等以偏概全,視之如洪水猛獸,難以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高品質農産品的需求;在農業種養殖技術方面,對農業生産者最後一公里的科學普及也不到位,導致他們不了解先進的農業技術,生産方式落後,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影響了農業高品質發展。其實,這也是農業的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如何破局?農業科普工作可以在出入口起到很大作用。為此,針對新時期做好農業科普工作,王靜委員建議:

一是形成多部門參與的農業大科普格局。發揮政府協調的積極作用,以科協為主導,多部門聯合,社會團體廣泛參與,統籌協調農業科研機構、科技工作者、企業等上下游單位,共同助力農業科普功能的實現,推進我國農業科普事業發展。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大農業科普思路,前沿的科技科普到農田,生産的保證措施也要反映到餐桌,這樣農業科普不再是一條單行線,而是一個閉合互宜的良性迴圈。

二是不斷拓寬科普渠道。鼓勵各地建立農業博物館、展覽館、展示園等,保留農業記憶,留存耕作基因,宣傳農業成果,使之成為農業科普的橋頭堡,使農業科學知識寓教于樂,寓教于行。採取生産示範、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把先進科技傳播給農民,組織市民參觀農場田園、農産品加工場地,使種植過程可看,農産品可摘,增強公眾對農業科技的感性認識。結合當前“網際網路+”、移動媒體、碎片化閱讀,在建立實體平臺的同時,建立虛擬平臺,開展農業科普工作,打破實體平臺、傳統媒體平臺與融媒體平臺的壁壘,形成有機整體。

三是不斷創新科普産品。充分利用大數據,針對農業科普的對象進行精準分類,分析調查各類人群在不同科普方面的具體需求和偏好,了解公眾關心的農業科普方面的熱點事件,及時制定科普服務方案,有效調動相關的科普資源,使科普服務內容符合公眾的真正需要,達到科普內容精確定位,受眾人群滿足所需。(經濟日報記者常理)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王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