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農業豐收節  >  電商直播

讓農産品“直播帶貨”成為農民新時尚

發佈時間: 2020-08-18 10:45:18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

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農産品線下銷售受阻,農民陷入“賣難”、市民面臨“買難”困境。為降低疫情負面影響,釋放消費潛力,推進復工復産,各地利用網路直播創新銷售農産品,“直播帶貨”風生水起,因其無接觸、可視化、互動性強,成為疫情期間農産品銷售的新潮流、新亮點。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考察時指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産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大力發展“直播帶貨”等農村電商新業態,需堅持市場導向,轉變行銷理念,完善配套服務,規範行業監管,讓農産品“直播帶貨”成為農民的新時尚。

農産品“直播帶貨”優勢多多。“直播帶貨”讓農産品搭上網際網路平臺,拉近了農民與市場的距離,使農村各類特色農産品賣得更遠,賣得更好,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助一臂之力。同時,“直播帶貨”倒逼農民轉變生産經營方式,有助於加速傳統農業轉型升級。首先,“直播帶貨”實時畫面感強。讓大棚、果園、田間地頭搖身變成直播間,消費者能直觀看到農産品原産地種植狀況,直播所展示的産品比起平面圖片更加真實,實時衝擊力遠超靜態展示和事後瀏覽。與主播實現互動對話,更能了解産品特點,體驗性更強,信任度更高。其次,“直播帶貨”高效方便快捷。視頻直播在展示産品的同時,附帶購物連結,消費者只需動動手,即可直接下單,心動的農産品通過物流就可以配送到家。運用産地直供、線上直銷的電商新模式,讓小農戶有效對接上億網際網路用戶,足不出戶銷售自家農産品。再次,“直播帶貨”宣傳成本較低。許多特色農産品因市場供需資訊不對稱,往往是“養在深閨無人識”,網際網路資訊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往事,“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有效的宣傳手段,與投放廣告相比,其運營成本較低,受眾範圍較廣,不受時間、場地空間限制,逐漸成為農産品銷售的重要手段。

農産品“直播帶貨”短板不少。農産品“直播帶貨”看似操作簡單,實際上涉及物流配送、包裝存儲、人才培養、行業監管等多個環節,目前在運作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短板。一是生産標準化程度不高。農民傳統種植習慣難以改變,普遍缺乏市場理念,對視頻直播的農産品品質把控不準,分級包裝意識不強,導致適宜“直播帶貨”的品種不多。二是倉儲物流設施不全。農産品冷鏈物流、倉儲條件不足,農村快遞服務成本偏高、村級覆蓋率偏低,造成生鮮農産品送到消費者手裏,可能出現口感變異、損壞變質等問題,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持續購買意願。三是直播行業監管不夠。對主播群體和直播售賣的農産品尚未建立準入制度,對有安全隱患、品質不達標甚至假冒偽劣商品以及誇大宣傳、以次充好等行為,缺乏明確的執法細則和處罰標準,違法成本較低,造成行業無序競爭。四是農村電商人才不足。“直播帶貨”僅靠地方領導出鏡背書並非長久之計,讓農民成為“直播帶貨”的行家裏手才可持續。當前,農村既懂農業,又懂電商,既能講清農産品品質特點,又能講好民俗故事,還能準確揣摩網友消費心理的複合型電商人才極度匱乏。

農産品“直播帶貨”需統籌謀劃,多點發力。隨著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實施,農民會把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農産品“直播帶貨”將逐步成為一種新常態。要保持其旺盛生命力,避免曇花一現,需統籌謀劃,多點發力,補齊短板,夯實基礎,著重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建立健全農産品標準化生産指標體系。“直播帶貨”能否成功最終靠過硬的産品説了算,因此,必須建立健全農産品標準化生産指標體系,鼓勵和引導小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積極開展生産全過程標準化管理;要做好田頭分級篩選、冷庫保鮮、産品包裝,建立農産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標準化操作規範,實現産品品質等級化、重量標準化、包裝規格化。第二,要構建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體系。農産品最大的特點是鮮食性,不耐儲藏,運輸半徑短。針對農産品獨有特性,要圍繞水果、蔬菜、水産、茶葉等産業,以鮮活農産品主産區和貧困山區為重點,構建一套覆蓋廣泛、佈局合理、重點突出、流通順暢、服務農戶的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體系,打通冷鏈物流渠道,提升冷鏈物流保鮮技術,讓“直播帶貨”既要把農産品賣出去,又要高效快捷地運出去,更要原汁原味地送到消費者手中。第三,對農産品“直播帶貨”加強監管。要制定出臺直播電商行業標準,讓農産品“直播帶貨”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要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和負面清單,明確直播經營者和電商平臺的責任;要加強對主播群體線上行為的規範管理,對一些打著扶貧、助農名義進行非法牟利的直播銷售活動要嚴厲懲處,確保農産品“直播帶貨”健康有序發展。第四,要加大對農村電商人才的培訓力度。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和使用資費的降低,農民獲取資訊、傳播資訊的屏障雖被打破,對於文化水準不高的農民來説,農産品“直播帶貨”仍然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需要加大對農民在視頻直播、網上開店、電子貿易、分級包裝等方面的培訓力度,使其熟練掌握上網操作方法和相關直播銷售技巧,使“直播帶貨”真正變成農民致富的新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