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礦山到公園:德國魯爾區的轉型

中國網 | 時間: 2010-06-02  | 文章來源: 中國建設報

魯爾區位於德國西部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簡稱北威州),面積4400平方公里,人口540萬,是歐洲現在最大的經濟區。這裡曾經濃煙蔽日,煤渣滿地,如今隨處可見的是環境優美的公園綠地、幽雅的産業園區或者豪華的商貿中心。

魯爾區原本以生産煤和鋼鐵為主。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裡先後遭遇“煤炭危機”和“鋼鐵危機”。由於世界煤炭産量大增,加上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使用,魯爾區被迫縮小煤礦開採規模。20世紀70年代中期,全球發生經濟危機,鋼鐵生産也陷入困境。魯爾區的傳統産業結構被迫轉型。1957年,魯爾區有140個煤礦基地,如今只剩下7個;1955年,這裡有81座煉鋼爐,現在只有7座。工人數量也從當年的數十萬減少到了幾萬人。整頓後的煤、鋼生産出現了集中化的特點。

在整頓傳統産業的同時,魯爾區致力於發展新的工業及服務行業。新的工業企業如化學、汽車、機械製造、資訊通信以及環保工業等紛紛建立。零售業、旅遊、法律諮詢、廣告、多媒體等各種新興服務産業百花齊放。在上豪森市一處原來煉鋼廠的舊址上,如今已建成歐洲最大的購物中心。目前,在魯爾區有15萬個規模不等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第三産業;從事第三産業的人數為140萬,佔所有就業人口的65%。

魯爾區的成功轉型,得益於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轉型開始,魯爾區就花大力氣加強交通設施建設。現在,這裡建成了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有600公里高速公路,730公里聯邦公路,3300公里鄉村公路。為了適應産業轉型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從1961年開始,魯爾區的城市如波鴻、多特蒙德等陸續建立起大學。魯爾區現在是歐洲境內大學密度最大的工業區。除了高校之外,許多研究所為産業結構的轉型輸送技術成果。幾乎所有的魯爾區城市都建有技術開發中心,全區有30個技術中心,600個致力於發展新技術的公司。

魯爾區還有一個把技術轉化到市場應用的體系。所有大學和研究所都有“技術轉化中心”,幫助企業把技術轉化成生産力。魯爾區為在這裡落戶的企業提供支援,新成立的公司能得到低息貸款或部分無償援助等優惠,中小型公司尤其得到關照。這裡建起了大量風景優美的産業園區,目的是要讓企業人員感覺“在公園裏上班”。産業園區大都綠陰環抱,安靜宜人。蓋爾森基爾辛市的“科學園”就是這樣,它集中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家資訊通信等高科技行業公司。

在進一步發掘原有産業潛力的同時,魯爾區還努力開發新的産業。該區把12個産業作為今後開發的重點,包括資訊技術、新材料、醫藥技術、環保等,同時鼓勵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進行合作,以發揮“群體效應”。在這種合作下進行開發的項目將得到政府的資金補助。此外,魯爾區還鼓勵各個城市與地區之間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始終重視環保,採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如限制污染氣體排放、建立空氣品質監測系統等。鄭漢根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