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基地的經驗借鑒 從魯爾區變遷看調結構

中國網 | 時間: 2010-06-02  | 文章來源: 遼寧日報

從魯爾區變遷看調結構

人民日報駐德國記者/劉華新

德國魯爾區曾經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區。在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輝煌之後,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魯爾區面臨著如何實現産業轉型,重振輝煌的問題。如今,魯爾區已經率先完成了這一歷史性的轉變。高新技術與創業中心、文化與旅遊産業已經取代傳統的鋼鐵、冶金行業,成為地區經濟新的發動機。

為確保魯爾工業區在未來競爭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州政府採取了大量措施。

首先,在政府扶持下,魯爾區建立了全國最大的職業培訓學院,培訓礦工,使他們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能,能夠從事其他行業。其次,靈活轉型。無論是原來的煤鋼骨幹企業,還是其他行業都被迫不斷轉變思路,適應新形勢。現在,第三産業的就業人數已佔全部就業人數的一半以上,産值佔到當地國內生産總值的約70%。第三,加緊人才培養,適應新的産業調整要求。魯爾區共成立了5所大學、100多個科研機構,有力地推動了各行各業的人才培養。第四,鼓勵創業。成立多個技術與創業中心,扶持中小企業起步和發展。特別是過去10年,中小企業已越來越多。第五,大力進行生態修復,發展文化與旅遊産業。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魯爾區的産業結構調整卓有成效,但至今這裡的失業率仍在12%左右,遠超德國平均失業率。而且,由於金融危機,一些新建行業如汽車業也面臨重新調整的艱巨任務。這説明,産業結構調整在德國也是一個不斷的、長期的和艱難的過程,對於老工業基地尤其如此。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