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北京切磋奧運

中國網 | 時間: 2010-05-01  | 文章來源: 經濟觀察報

2007年07月14日消息: 一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曾繁榮又落後的工業革命中心,一個是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正在重新崛起的文明古都,——倫敦和北京,這兩個有著迥異歷史背景的城市,在這個世紀有了越來越多的共同話題:除了經濟上的對話合作,如何成為傑出的奧運會主辦城市,是雙方目前最熱衷的話題。

上週三,7月11日,倫敦市長辦公室在北京設立的代表處正式開張。這是這個歐洲中心城市首次在海外設立市長辦公室,正是“奧運會”將這兩個隔洲跨海的城市聯繫在了一起——北京是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倫敦則將接棒舉辦2012年奧運會。

之前已經舉辦過兩屆奧運會、並且正在籌措北京之後的下屆奧運會的倫敦市,顯然可以給北京,這個舉辦奧運會的處子城市許多經驗建議。上周,為倫敦市長北京代表處成立而來的倫敦市開發署總裁曼尼·劉易斯(MannyLewis)先生在介紹倫敦準備奧運會的各種做法時,也忍不住就倫敦奧運會遭遇的種種難題向中國朋友們倒苦水。

兩個城市共同面臨的一個大難題,無疑是拆遷。儘管其規劃版圖的思路截然不同:北京將奧林匹克公園選在基礎設施良好的北部,而倫敦則把奧運會建設中心放在蕭條的倫敦東區,試圖利用奧運契機實現這個弱勢地區的振興大計。

據曼尼介紹,倫敦市為奧運會投入約90億英鎊(按最近匯率約1377億人民幣),“從長期來看,2012年奧運會將給倫敦帶來5萬個就業機會,35000個新的住宅。我們希望能通過舉辦奧運會減少7萬失業人口,僅就東部地區來説,我們希望增加2萬個就業”。

這位總裁出身工黨,其執政目標就是復興東部地區、提高就業、刺激經濟可持續增長。

而在倫敦與北京一樣,拆遷是個最令政府頭痛的問題。倫敦發展署已經決定在該地區投入14億英鎊,獲取奧林匹克舉辦所需要的土地。

“英國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通過法庭挑戰我們的權威。”曼尼説,因此拆遷的過程主要是諮詢和磋商,當無法達成共識時,輔助以強制購買,並通過特定的方程式計算應當給拆遷戶多少補助。

“目前拆遷進度已經完成了90%,預計月底前將全部完成”,倫敦已經建成了3個工業區,供搬遷出來的居民入住,並保障企業的就業狀況。

除了與北京遭遇同樣的拆遷難題外,倫敦在奧運建設中還面臨在北京根本不成問題的兩大挑戰:一是基礎設施産業的不足;二是缺乏人民群眾的支援。

而倫敦的這個奧運難題,反而恰好能給中國企業帶來商機。

“當我了解到北京總共動員了70萬名奧運志願者,我感到太驚訝了。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組織起來的志願者人數不足所需數量的10%”。

曼尼説,“當中國擁抱世界的時候,倫敦也向中國敞開了懷抱”,倫敦缺少建設工人,而建設工人又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術,因此倫敦鼓勵投資者到倫敦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倫敦幾乎所有的與奧運相關的大型合同和採購項目都是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

曼尼的同事,倫敦發展署商機部總監傑夫·牛頓對本報説,“中國企業有很多機會。目前為止制定出來的招標採購項目還很少,我曾經擔心過中國企業可能會錯過這些機會,但是從我7月10號從中國企業界了解到的情況看,事實遠非如此。中國企業有著非常強的競標能力。”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倫敦給投資者提供的不僅僅是充裕的資金和走向全球化的機遇,還有寬鬆的管制和公開的交易環境。倫敦證券交易所旗下的創業板市場AIM給中國企業上市提供了便利。目前在倫敦投資的中國企業僅有250家,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興通訊、中國電信等。

除了羨慕北京良好的基礎設施基礎與強大的民眾支援,曼尼也讚美了北京奧運會徽標極具靈感與豐富內涵的設計。而倫敦人對倫敦奧運會徽標的抨擊,讓倫敦市政府承受了巨大壓力。

此外,“我們對場館的徹底檢測已經完成70%,還沒有發現任何放射性物質的跡象。惟一發現的只是一些動物保護主義的言論,比如開發場地破壞了某種青蛙或獾的生活”,對於今年1月份,有報道稱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內發現了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物質一事,曼尼無奈地説,“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謠言的傳播速度之快讓人稱奇”。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