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給羅榮桓授勳章

中國網 | 時間: 2011-07-28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紀念羅榮桓同志誕辰100週年

    
毛澤東主席給羅榮桓授勳章。照片選自《羅榮桓在山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今年11月26日,是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羅榮桓同志誕辰100週年。羅榮桓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人民軍隊的成長壯大建立了  豐功偉績,特別是對我軍政治工作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從我軍初創時期擔任連隊黨代表,以後歷任紅四軍政治委員、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並代師長、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一政治委員。他畢生致力於軍隊政治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兩度擔任總政治部主任。在紀念羅榮桓同志誕辰100週年之際,緬懷羅榮桓同志光輝的一生,重溫他對政治工作的精闢論述,學習他感人至深的崇高品德,對於做好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弘揚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實現我軍肩負的“打得贏”、“不變質”兩大歷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黨完成自己歷史使命的根本保證,是我軍永葆無産階級性質的不變軍魂。實現並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政治工作者神聖的職責。羅榮桓同志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羅榮桓同志於1927年參加著名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在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參與了創建新型人民軍隊的偉大實踐。在三灣改編中,他被任命為我軍第一批七個連黨代表之一。他堅決貫徹毛澤東的建軍主張,積極參與組建部隊基層黨組織,認真摸索連隊黨支部凝聚人心、鞏固部隊、提高戰鬥力的經驗,很快使連隊面貌煥然一新。在著名的“古田會議”之前,羅榮桓作為基層政工幹部代表,參與毛澤東主持的為起草決議進行的調查研究,並根據自己工作中的體會發表了意見。會上,他積極支援毛澤東關於紅軍性質、任務和黨對紅軍絕對領導等問題的重要思想,因“觀念正確,鬥爭積極”,被選為紅四軍前委委員。羅榮桓在1957年撰寫的《秋收起義與我軍初創時期》一文中回憶説:“三灣改編,實際上是我軍的新生,正是從這時開始,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當時,如果不是毛澤東同志英明地解決了這個根本性的問題,那麼,這支部隊便不會有政治靈魂,不會有明確的行動綱領。”早期的政治工作實踐,使羅榮桓深刻認識到軍隊聽黨指揮的極端重要性,從此,他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神聖使命中。

    羅榮桓同志認為,只有加強部隊的思想政治建設,通過強有力的政治理論灌輸和思想啟迪活動,提高官兵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才能從思想上實現黨對軍隊的領導。他非常重視黨的科學理論的學習,是我黨較早倡導學習和運用毛澤東思想的人之一。他在1944年7月發表的《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思想》一文中指出:“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是從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日益結合上産生發展起來,繼承了中國革命百年來的歷史傳統而民族化了的思想。”提出“要把毛澤東同志的思想,作為鬥爭的武器,把實踐這一思想看成是最榮譽的事業”。他不僅自己常年堅持學習鑽研毛澤東同志的著作,而且非常重視部隊特別是幹部的政治理論教育。抗戰期間,在條件艱苦、戰事頻繁的情況下,他要求部隊只要條件允許,每天用兩小時進行學習,還親自給直屬隊宣講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全國解放後,羅榮桓強調必須在各級幹部中有指導有系統地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政治理論教育。在他的主持下,總政規定,要把政治理論教育作為政治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建立在職幹部學習制度,加強學習領導,並確定了不同的學習內容。按照羅榮桓提出的“系統地、聯繫實際地、穩步前進地”進行幹部理論教育的方針,全軍部隊幹部理論學習逐步走向正規。

    羅榮桓同志特別注重在歷史轉折時期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全國抗戰初期,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一度取消了政治委員,縮小了政治機關,使黨的領導和政治工作受到削弱。羅榮桓根據自己多年的切身體會,在黨的六中全會上建議,必須加強黨的政治機關,充分發揮黨支部的作用,確保部隊在黨的領導下完成各項重大任務。同時他在115師起草下發了《關於營連黨組織的規定》等文電,為加強軍隊中黨的建設,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正確地選拔任用幹部,是確保槍桿子牢牢掌握在忠誠于黨的人手中的重要保證。羅榮桓同志在他畢生的政治工作實踐中,始終重視幹部隊伍的建設。他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把幹部工作置於黨委集體領導之下。他堅持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對幹部一視同仁,按德才標準嚴格要求,大膽使用。他認為,“如果因為個人的熟悉不熟悉,決定使用不使用,領導者就不會使用大量的幹部,容納大量的幹部。”他在幹部問題上堅持搞“五湖四海”,反對拉山頭、搞宗派。新中國成立之初,在負責組建總政治部時,他建議中央任命原四方面軍和延安總部的傅鐘、第四野戰軍的肖華、第一野戰軍的甘泗淇任副主任,選調的二級部長和處長也來自各個野戰軍。他注重通過各種手段對幹部進行培養教育,提高幹部的政治思想水準和組織指揮能力。戰爭年代,他經常把年輕幹部放到基層去鍛鍊,使他們在艱苦複雜的鬥爭中迅速成長,很快提拔為中高級領導幹部。他對機關的一些年輕幹部要求很嚴,手把手地教他們起草文電、調查研究,提高思想水準和業務能力。全國解放後,為適應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需要,他向中央建議並領導組建了解放軍政治學院,親自兼任院長,為我軍培養了大批優秀政治工作人才。羅榮桓把幹部視作革命的寶貴財富,倍加珍惜愛護。對於犯錯誤的同志,他總是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滿腔熱情地給予教育和幫助,反對不經過耐心教育和民主討論,隨意處分幹部。他對幹部不僅在政治上關心愛護,而且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從戀愛婚姻到子女教育,從生活保障到文化娛樂,事事處處都想得很週到。他要求政治機關注意傾聽幹部的呼聲,成為“幹部之家”,不要“辦成閻王爺開的店,連個鬼也不敢到府”,受到廣大幹部的一致讚譽。

    羅榮桓同志為確保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十分重視維護黨的團結。毛澤東同志這樣評價他:“這個同志有一個優點,很有原則性,對敵人狠,對同志有意見,背後少説,當面多説,不背地議論人,一生始終如一”,“對黨的團結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黨委內部,他處處以黨的利益和原則為重,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傾心搞好班子團結。他認為“幹革命團結的人越多越好”,因此能夠和不同性格、不同特點的同志一道工作。在和他一起共事的人中,有的因各種原因誤解甚至傷害過他,他總是主動檢查自己的不足,忍辱負重,繼續和他們搞好團結。羅榮桓同志這種高尚的黨性修養和寬廣的胸懷,在黨內軍內有口皆碑,凡是熟悉他的同志,無不為之感動。正因為如此,他身上具有一種很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幹部和部隊都心悅誠服地服從他的領導,自覺地為黨的事業而奮鬥。

    羅榮桓同志注重通過政治工作制度的建設來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他一生模範執行並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黨領導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如軍隊黨委制度、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度、在連隊基層單位設立黨支部制度、軍隊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制度等,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新中國成立後,他根據新的情況,領導制定了第一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中國共産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條例總結了幾十年來政治工作的豐富經驗,將政治工作的原則、任務和基本方法簡明而又系統地規定下來,使之成為軍隊建設的重要法規。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仍然是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全體政治工作者都應以羅榮桓同志為榜樣,高舉黨的科學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江澤民主席關於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使全軍官兵在思想上、行動上自覺成為聽黨指揮的堅強戰士。

    (二)

    保證部隊戰鬥力提高和各項任務的完成,是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之一。羅榮桓同志善於正確處理政治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係,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的服務保障作用,確保政治工作紮實有效。

    羅榮桓同志深知,我軍是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因此隨時注意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統一部隊的思想,引導官兵在黨的總任務總目標的指引下完成各項具體任務。抗日戰爭初期,羅榮桓奉命率部到山東後,以各種形式向山東黨政軍領導和部隊傳達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著重闡述了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統一各級幹部的認識。同時,組織部隊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他根據我黨獨立自主地放手在敵後組織人民抗日武裝鬥爭的方針,領導開展艱苦的遊擊戰爭,逐步建立並擴大了我黨獨立領導的山東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初期,進軍東北的部隊來自不同地區,各部隊之間出現了一些不團結的現象。羅榮桓及時組織大家學習毛澤東同志起草的中央關於《建設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引導大家認識“建立這種根據地,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必須經過艱苦奮鬥”,必須確保思想統一和內部的團結一致。他與各部隊領導同志談心,強調團結對於實現黨的戰略意圖的重要性,要求老部隊、老幹部、老戰士要首先照顧新部隊、新幹部、新戰士,並要求山東來的部隊要做團結的榜樣,使部隊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遼沈戰役中,羅榮桓同志從黨的最高利益出發,堅決執行毛主席和中央軍委關於南下北寧線,先打錦州,封閉國民黨軍隊在東北予以全殲的戰略決策,確保了戰役的全勝。

    羅榮桓同志認為,戰鬥力是部隊完成各項任務的基礎,而“政治工作最基本的任務,就是鞏固與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平時,他善於針對部隊中存在的各種影響戰鬥力的因素,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著力解決輕敵、畏戰、急躁情緒和個人、家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幫助幹部戰士放下包袱,振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戰訓練中去。戰時,他注意根據戰場形勢和部隊思想情緒的變化,及時發佈政治工作指示,組織開展宣傳鼓動、瓦解敵軍、慰問傷員、發動群眾支前等紮實有效的政治工作,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部隊始終保持高昂的士氣。他把作風紀律建設作為鞏固和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措施,注意通過耐心説服和嚴格要求,把我軍嚴明的紀律變為官兵的自覺行動。遼沈戰役發起前,羅榮桓預見到部隊進入大城市可能出現侵犯群眾利益的行為,提前規定了《入城紀律守則》,並利用各種機會反覆強調嚴守群眾紀律,奪取軍政雙勝。部隊攻戰錦州後,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展現了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某部駐在蘋果園裏,面對已經熟透甚至墜落到地上的蘋果,沒有人動一個,成為我軍秋毫無犯的典型事例,毛澤東對此也曾給予高度評價。

    羅榮桓同志懂得,基層是戰鬥力的基礎,是部隊執行各項任務的基本單位,因此,政治工作的重點在基層,在連隊。早在紅軍初創時期,他就是一個紮根于基層,善於根據士兵思想實際做工作的黨代表。擔任軍政委、軍團政治部主任以後,他仍然經常深入連隊,和幹部戰士促膝談心,關心他們的思想和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2年,羅榮桓組織召開了115師連隊政治工作會議,專題研究加強基層建設問題。會上他發表了《略談連隊政治工作問題》的講話,對連隊政治工作的職責、作風和方法等問題作了系統精闢的闡述。根據這個講話,會議編發了統一連隊各種工作制度、規則、戰術、戰鬥動作等內容的小冊子,為以後的統一指揮和正規化打下了基礎。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羅榮桓同志繼續強調狠抓基層建設。他在第二次出任總政治部主任後,帶病到東南沿海的部隊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研究,針對部隊實際,提出了基層連隊工作要抓政治思想,抓紀律作風建設,抓軍事訓練,抓生活管理,加強調查研究的“四抓一調查”工作方法,並且在當時“左”的思想盛行的情況下,提出了不準在戰士中劃類,廢止“落後分子”提法的要求,保護和調動了廣大基層官兵的積極性。

    羅榮桓同志這些卓有建樹的思想和實踐,對於我們今天繼續發揮政治工作的服務保障作用,為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

    羅榮桓同志在其政治工作實踐中,始終堅持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注意根據形勢任務及環境條件的變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政治工作在求實創新中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和戰鬥力。

    毛澤東同志的思想對羅榮桓一生的影響是很深的,而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更是羅榮桓終生信奉不渝的行動準則。他堅決反對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明確指出:“連隊的政治教育,主要的是實事求是,不能有過高的要求。基本教育應有充分的現實的內容,切忌任何抽象的東西,一切問題要從戰士能夠領會講起。”“要學習先生教小學生、長兄教幼弟的辦法,來教育我們的戰士。”他認為學習理論必須結合實際。理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導師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從實踐中總結昇華出來的。因此,必須聯繫實際學,結合實際用。在如何對待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上,他反對所謂“走捷徑”、“背警句”、“立竿見影”等做法,強調“學毛主席的著作,亦不要只滿足一些現成的語句或條文,最重要的是了解其實質與精神。”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早在1961年就提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事物是多樣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要求前人給我們寫成萬應藥方。”這種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正是我們今天要大力弘揚的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

    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確定工作指導方針,這是羅榮桓同志開展政治工作的一大特點。他在下決心、作指示時,歷來不惟書、不惟上、不隨波逐流,善於根據鬥爭實際,開創工作新局面。1943年4月,中央發出《關於繼續開展整風運動的決定》。羅榮桓根據山東幹部隊伍的實際情況,採取把整風與審幹區別開來,把幹部分期分批送黨校,在學習中結合個人實際,寫出反省自傳的方法,得到中央的認可。在他的正確領導下,山東地區的整風審幹健康發展。在形勢任務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候,羅榮桓同志能夠保持清醒頭腦,善於發現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遼沈戰役取得輝煌戰果後,許多人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羅榮桓卻敏銳地發現並嚴肅批評了部隊中的驕傲自滿、紀律鬆弛、貪圖享樂、以功臣自居等問題,使幹部戰士特別是高級幹部受到警醒,為大軍入關、南下,奪取全國勝利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羅榮桓一貫倡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準確把握部隊思想脈搏,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經常教育幹部不要浮在上面,要到問題最多的地方去,親手“解剖麻雀”。他要求各級政工幹部不要把自己的主觀願望當作現實,要做到腿勤、腦勤、手勤、嘴勤,從連隊中來,到連隊中去。他工作作風深入細緻。每到一地,總是先聽取各級幹部彙報情況,直接與戰士座談,到群眾家中訪貧問苦,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數。他對部隊情況瞭如指掌,説話作指示常常是一語中的,入木三分。比如,在談到作戰中要愛護戰士時,他説,“你們光叫戰士衝,衝到圍墻邊碉堡前,上不去炸不開怎麼辦?你們想過沒有?”使在第一線帶兵的基層幹部也不得不佩服他想得細、抓得實。

    羅榮桓注意著眼形勢任務需要,及時總結政治工作的新鮮經驗。1947年,解放戰爭進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階段,東北民主聯軍取得了夏季攻勢的勝利。同時,土改後的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大批解放戰士充實到部隊中來,部隊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幻想和平、厭倦艱苦戰鬥生活的思想有所抬頭。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有效地調動官兵積極性,激發部隊殺敵立功、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熱情,成為羅榮桓思考的重要問題。就在這時,他發現了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三縱隊以訴苦為主要方式進行階級教育這個典型。他認為:“這在部隊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創造,解決了當前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問題,是部隊政治教育的方向。”立即指示起草了關於普遍開展訴苦運動的訓令和《東北日報》社論———《部隊教育的方向》。訴苦運動很快在東北各部隊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成為提高廣大指戰員階級覺悟,鼓舞戰鬥士氣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同年9月,毛澤東親自向全軍批轉了東北第三縱隊進行訴苦運動的經驗,有力地推動了在全軍開展的以“訴苦”、“三查”為中心的新式整軍運動,為全面提高部隊戰鬥力,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羅榮桓同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可貴品質,對於我們今天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又勇於進行理論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四)

    我軍的政治工作是建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基礎上的,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羅榮桓同志忠實地代表人民利益,無私地為人民利益而奮鬥,這是他能夠在我軍政治工作建設上作出巨大貢獻、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根本原因。

    羅榮桓同志從一個憂國憂民、“讀書救國”的學生走上革命道路,逐步確立了無産階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他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具有大無畏的獻身精神。作為基層指揮員,他衝鋒在前、退卻在後;擔任戰略區負責人後,為取得全局的勝利,他經常把主力放到外線,自己率少數機關幹部與敵人週旋,有時敵人已近在咫尺,他仍從容不迫、指揮若定。他抱定“有一分精力就要為黨多做一點工作”的決心,長年超負荷地工作,甚至在患嚴重腎病的情況下,仍坐著擔架堅持指揮戰鬥。正如他病危時的留言那樣:“我盡力爭取不死,繼續為革命奮鬥,如果死已經來臨,我也決不畏懼,決不發愁。”羅榮桓同志真正做到了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羅榮桓同志把發揚黨的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看作人民軍隊性質、宗旨的根本體現。他經常説:“人民群眾是領導幹部身上的血液,領導幹部脫離了群眾,生命就要枯竭。”在早期的政治工作實踐中,他堅決貫徹毛澤東關於在軍隊中實行民主制度的主張,致力於糾正打罵體罰士兵、侵犯群眾利益的軍閥殘余現象。他事事處處從維護群眾利益出發,經常教育部隊,即使是為群眾辦好事,也要先做動員工作,弄通思想,和群眾一起幹,否則,還是會脫離群眾的。抗日戰爭時期,他在一次檢查工作中,發現某地為便於反“掃蕩”中隱蔽部隊、疏散群眾,強令老百姓收高粱時不準砍高粱稈,否則就要嚴懲。他立即予以糾正,指出對群眾不能搞強迫命令,要把道理講清楚,使我們的規定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羅榮桓同志對毛澤東同志關於“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的論述感受很深。他認為,人民戰爭是要靠人民供給和支援才能打贏的,我們應當儘量減輕人民的負擔,不浪費一粒糧食,不多用一個民伕、一輛大車、一匹馬。在抗日戰爭最困難的1942年,他發動部隊開展生産節約運動,克服由於敵人封鎖造成的困難,僅半年多時間,就使根據地人民每人平均減少了10元錢的負擔。

    羅榮桓同志一生清正廉潔,艱苦樸素,從不搞特殊化,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戰爭年代,他和戰士一樣吃用老墻土熬出來的硝鹽,穿補丁摞補丁的破軍衣,晚上鑽草堆、睡門板。行軍途中,他的戰馬上不是馱著病號,就是摞滿戰士的槍支和背包。他雖自幼立志要當一名土木工程師,卻從未想過給自己設計一所像樣的住宅。新中國成立前,中央根據地的祠堂、廟宇、草棚、茅舍,延安的土窯洞,沂蒙山的莊稼院,都曾是他安身的住所。新中國成立後,他一家長期住在一所窄小的房子裏,多次拒絕組織上為他改善住房。當他得知管理部門背著他加蓋了一間秘書用房和車庫時,立即作自我批評,並向中央寫了書面檢討。他身居高位,卻從不以權謀私,對個人、對家庭的要求極為嚴格,為阻止家鄉親友來京謀取“好處”,他要求湖南有關領導幫助勸阻來人,並不許他們免費乘車。他經常教育子女:生活上不要搞特殊化,衣服能穿的儘量補一補穿,要處處向工農子弟學習,一點不準特殊。在病危彌留之際,還批評兒子不該在沒放假時回來看望自己。臨終前,他對子女説:“我沒有遺産留給你們,沒有什麼可以分給你們的。爸爸就留給你們一句話,堅信共産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幹革命。”

    忠實地代表人民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每一位共産黨員、黨的幹部都應該像羅榮桓同志那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做出自己的貢獻。

    羅榮桓同志德高望重、有口皆碑,是難得的治軍之才,也是我們總政治部的好主任,是全軍政治工作者的光輝楷模。他雖然過早地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我們要以羅榮桓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為榜樣,發揚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優異的工作成績,為確保“打得贏”、“不變質”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不斷推進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為完成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人民日報》(2002年11月26日第十一版)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