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認識偏差與媒體報道有關 |
中國網 | 時間: 2009-09-02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中國網:剛才三位嘉賓對我們講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的偏差是客觀存在的,也為我們講了林林總總的原因。現在我想請三位分別為我們談一下世界對中國的認識的偏差有哪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多麗絲•奈斯比特:我很驚訝我們這麼快就把偏見的問題解釋清楚了,我想再解釋一下西方對於中國的一些偏見。比如説自由這個問題,中國人所認識的自由和西方人是不一樣的,西方人非常喜歡自由地發表自己關於政治的意見,他們並不像中國人一樣渴望一種和諧,他們渴望的是多樣化。在這種多樣化中可能會有一些思想的衝突,他們認為這種衝突,甚至是一種混亂的狀況才可能帶來一種創造力。而中國的自由像孔夫子所説的,有規矩才成方圓。中國人習慣於在一個框架內享受一種自由,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達到一種安全感,而這種有序的自由給他們帶來的安全感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 趙啟正:這和中國的歷史有關係,中國幾千年來是封建社會,這是很長的一段時間。而在改朝換代當中,有很多戰爭和封建壓迫,所以人們追求一種和諧的理想,認為在和諧的環境下才容易産生思想的自由。如果在戰亂中,或者是極端貧困中,就沒有産生思想的環境了。中國追求的是一種在和諧下的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表達,所以這裡面的確是有一些區別。 趙啟正:在1840年以後一直到1949年,中國人一直是在動亂、戰爭和列強的侵佔下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談不上自由,人們感到的是壓迫,人們極其渴望有一個好的、和諧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才能追求我們自由的思想,這裡包括政治思想、學術思想。 中國網:部長,您經常代表中國在世界發出中國聲音,那麼對於世界對中國認識的偏差的例子和感受應該特別深。剛才多麗絲•奈斯比特夫人談到了她的觀點,您也與她過招回答了,接下來談談您的觀點、您的例子。 趙啟正:國外輿論對中國的評論,或者説國際上的中國觀是多種多樣的,在中國人看來有些是荒唐的,有些是合理的。比較荒唐的就是中國發展了,必然對其他國家造成威脅,必然對其他國家造成不利,這是一種“威脅論”。還有一種是認為中國沒有什麼前途,會遇到很多困難,他們最終是堅持不下去的,説中國會衰敗,會垮臺,這又是一種極端的意見。 此外,還有一些觀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參考,就是中國強大了,它的經濟發展了,它的國際貿易增加了,因此給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機會。中國的出口量在上個月已經超過了德國,達到世界第二位,這些貿易都是雙方的,因此給其他國家出口的機會也多了。所以這被稱作“中國的列車”,我們也能得到一些利益,也可以簡單説是“中國機會論”。 當然,在這當中也有人説,中國逐漸強大了,是不是國際責任承擔得更多了?我們的回答是“是”。比如説聯合國所組織的維和部隊,中國所派出的人員是最多的,對於當地維持秩序、救助災難、幫助人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多麗絲•奈斯比特:這要和中國的人口相匹配。 約翰•奈斯比特:在某些地區,中國維和部隊的人數是最多的,但不是説全球的。 趙啟正:在這些很不一致的評論當中,我們要對那些正確的評論認真聽取和從中吸收對我們有益的營養。 約翰•奈斯比特:我想評論之前的一個問題,我們剛才討論的,您剛才提到中國歷史的問題。在西方來説,西方人其實很注重穩定,而中國人注重的是變革,中國人希望在變革中尋求穩定。而在西方,在穩定當中如果有不穩定發生,他們希望能夠來解決這個問題。西方人的觀點就是認為世界本來是穩定的,所以他們才在穩定中尋求變化。而變化一旦發生,他們希望有辦法來解決這個變化。 多麗絲•奈斯比特:談到偏見,西方人説這不是對中國的偏見,但是中國人説這就是偏見。其實中國確實有很多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覺得這和新聞報道有一定的關係。比如在西方有一個人買到了不合格的中國産品,他就會把這個事情放大,説中國生産的都是不合格的東西,我們不要買中國産的東西。其實在西方也有,當一個産品他們買得不好的時候,被報道出來以後,同樣會有這樣的效果,我覺得這和報道是有一定關係的。 趙啟正:大多數中國人沒有到過外國,大多數外國人沒有到過中國,他們如何了解對方?一個是報紙,一個是電視,一個是電影。而做報紙、電視和電影的人,他們都沒有覺得自己有全面表達,或者是準確表達本國或者是對方的責任,這樣就使外國人通過西方媒體來認識中國,自然就被報紙的編輯和電影的導演牽著鼻子走。 最好是能直接觀察對方,而這個很難,因為沒有這種可能到外國去研究,更不會像奈斯比特夫婦經常到中國來。我們就希望媒體在報道對方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信條,就是事實正確,可以依靠自己的觀點去報道,但事實正確,讀者就可以根據事實提出自己的觀點,可以和報紙、電視的觀點不一致。但是如果事實報道得不準確,當然就誤導讀者了,這就是當前國際輿論界和國際傳媒界的一個偏差,就是有的時候事實不夠準確。 多麗絲•奈斯比特:您的話讓我想起中國有一句諺語,就是如果你有一個石頭,你可以用它來建一面墻,也可以修一座橋。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用石頭在人們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但是事實上可能效果並不是那麼理想,有可能是在造墻。 趙啟正:我覺得你要有信心,因為奈斯比特前面的幾本書很成功,這本書造成的橋我相信會有幾十萬人走過去,因為一本書的讀者可能是兩個人或三個人,也就是説要有接近100萬人走過這座橋,請你要有信心,中國讀者會上你的橋。您不是對我們正在進行的《對話:中國模式》充滿更大的信心嗎?我相信我們探討的問題會引起更廣泛的關注,會有更多的人走上這座溝通之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