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1961到1975 越南戰爭

中國網 | 時間: 2009-01-04  | 文章來源: 騰訊

[進入本期中國訪談]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共稱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Chống Mỹ Cứu Nước),為越南共和國及美國對抗共産主義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戰敗的戰爭(雖然美國政府自稱是“光榮的撤退”)。越戰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領導人胡志明支援南方的遊擊隊“民族解放陣線”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援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北越軍和南越共軍最終打敗了南越政府軍隊,攻佔了全越南。

  戰爭背景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日內瓦會議(1954年)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開始將東南亞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選舉將使共産主義的影響進入南越政府,因此吳庭艷得到美國的支援,在南越行個人獨斷獨行的威權統治,這也使北越贏得公共關係戰的勝利。北越實現了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嚮往。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森豪威爾才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如果全國選舉舉行,共産主義將會獲勝。(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是,北方的共産主義者不可能允許自由的選舉在他們那一半越南舉行。)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一樣。

  步入戰爭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組織武裝顛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它由反吳庭艷政府的各派組成,事實上由越共中央委員會控制。同年,“中蘇論戰”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都需要在“國際共運”中樹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積極支援北越對南方進攻。

  1961年6月,美國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面。赫魯曉夫肆意欺淩這位年輕的美國總統,試圖通過恫嚇的方式使他在某些關鍵爭端上向蘇聯讓步。特別是柏林,那裏大量的技術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赫魯曉夫的恫嚇行動步步升級,8月,“柏林墻”在一夜間修成,西柏林被東德封鎖,9月,蘇聯恢復核子試驗。嚴峻的形勢使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從亞洲撤退,就可能打亂全世界的均勢(施萊辛格語)。”這時候中南半島的衝突是當時冷戰中唯一的熱戰。肯尼迪和他的顧問很快決定,要在越南問題上顯示出美國的力量和對抗共産主義的決心。同時認為,衝突最好遵循朝鮮模式,只局限在通過代理方使用常規武器,作為減輕兩超級強權間直接核戰爭威脅的一種方式。

  此時,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方的大部分鄉村,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政治上的威權與腐敗導致吳庭艷政府民心喪盡,無力阻止民族解放戰線擴大勢力。1961年5月,為了進一步幫助吳庭艷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開啟了美軍戰鬥部隊進入越南的先河。這一事件也常被認為是越戰開始的標誌。

  逐步升級

  南越政府軍面對被俗稱為“越共遊擊隊”的民族解放陣線節節敗退。為了阻止北越對越共遊擊隊的物資和人員支援,南越海軍對北越沿岸海軍基地進行襲擊。美國海軍也派出艦艇協助,進行電子戰支援,即靠近北越軍事基地,挑起沿岸設施使用雷達從而暴露位置,由南越海軍炮火予與摧毀。1964年7月31日,一艘在靠近北越領海的中立海域進行此種支援任務的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並在附近的航母支援下擊沉其中一艘。8月4日,馬多克斯號與Turner Joy號往北航行時,後者被雷達訊號追蹤並宣稱受到攻擊,兩艘船隨即採取應對措施。美國以轟炸北越海軍基地作為報復。這就是著名的“東京灣事件”(“北部灣事件”)。



1   2   3   下一頁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