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新聞 |  青海印象  |  走進詩歌節  |  走進貴得  |  走進民和  |  綜合報道  | 圖片中心 | 中國訪談

歷史沿革

中國網 | 時間: 2011-08-15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歷史沿革

 

青海歷史悠久,地處華夏民族的搖籃——黃河、長江的源頭。早在距今二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達木盆地、崑崙山一帶活動生息。據考古發掘,眾多的古文化遺存證明,青海的開發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省境內新石器時代文化燦爛輝煌 ,青海彩陶舉世聞名。青海的古文化與羌人及其先民有關。古羌人活動地區很廣,西起黃河源頭,東到隴西地區,南達四川西部,北至新疆鄯善一帶。秦漢時,羌人部落有150多個 ,每一部落有酋長,互不統屬,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生産力低下,屬原始社會形態 。商周時代形成了羌部落,史稱“西羌”。據商朝甲骨文記載,商高宗武丁出兵征伐西羌,青海東部大片地區納入商朝版圖。西周時期,青海與中原地區發生了政治、經濟聯繫。 

從中國戰國時代到漢朝,匈奴向南入侵幾百次,屠殺平民,搶掠財物,嚴重破壞了中原的正常生活,漢朝被迫反擊匈奴。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漢王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擊敗河西匈奴,設令 居塞,並在河西設4郡。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軍征討河湟羌人,在湟中設“護 羌校尉”,開始經略湟中,築西平亭(今西寧市)。從此,漢王朝開始了對青海東部的控制 。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奉命平先零羌楊玉得勝後,罷兵田于河湟,設“金 城屬國”,先後設置臨羌(治所在今湟源縣)、安夷(治所在今平安縣)、破羌(治所在今 樂都縣)、允吾(治所在今民和縣)、允街(治所在今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河關(治所 在今貴德縣)7縣,青海東部地區正式納入中原封建王朝郡縣體系。三國時,魏文帝黃初三 年(222年),憑依漢西平亭故城,修成西平郡城。古代青海東部屬於中原王朝統治,漢時曾設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貴南、貴德以及西寧和湟源等地,還設立護 羌校尉。

東晉十六國時,前涼、前秦、後涼、南涼、西秦、西夏、北涼相繼統治過青海河湟地區。

西元7世紀,松讚幹布統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先後兼併了羊同、蘇毗、白蘭 、党項諸羌,盡得其地。唐“安史之亂”後,吐蕃進一步東進,控制了青海全境,統治近200年。五代十國青海吐蕃部落分散,不復統一。唐末,“嗢末”一度控制河湟地區。

宋時,角廝羅勢力漸 強,以青唐城(今西寧)為中心,在河、湟、洮地區建立了以吐蕃為主體的宗咯地方政權, 臣屬於宋。徽宗初,角廝羅政權勢力日衰,宋軍遂進佔河湟地區。崇寧三年(1103年),宋改鄯州為西寧州,是 “西寧”見於歷史之始。北宋亡後,金和西夏佔有河湟地區,約一個世紀。

西元13世紀,南宋理宗元慶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進軍洮、河、西寧州,青 海東部地區納入蒙古汗國版圖。忽必烈即位初,在河州設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 青、甘一帶吐蕃部落。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甘肅行中書省,轄西寧諸州。

明洪武六年(1371年)改西寧州為衛,下轄6千戶所。以後又設“塞外四衛”:安 定、阿端、曲先、罕東(地當今海北州剛察西部至柴達木西部,南至格爾木,北達甘肅省祁 連山北麓地區)。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設西寧兵備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 寧近地,“塞外四衛”由西寧衛兼轄。明初青海東部實行土漢官參設制度。在青南、川西設 有朵甘行都指揮使司,又在今青海黃南州、海南州一帶設必裏衛、答思麻萬戶府等。

16世紀初,厄魯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碩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為統治青海的民族。清 雍正初年,羅卜藏丹津反清鬥爭失敗後,清朝在青海設置青海辦事大臣,統轄蒙古29旗 和青南玉樹地區、果洛地區及環湖地區的藏族部落。青海東北部西寧衛改為西寧府,仍沿襲 明朝的土司制度,屬甘肅省管轄。

1912年北洋軍閥政府任命馬麒為西寧總兵,1915年又任命其為蒙番宣慰使和甘邊寧海鎮守使。從此,馬家軍閥統治青海近40年。1928年9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決 定新建青海省,治設西寧。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以西寧為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