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明代表:新材料是製造強國之基
 
時間:2018年3月14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董事長 鄭月明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網《中國訪談》2018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新材料作為戰略新興産業,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支撐。下一步如何推進新材料的産業發展,助力製造強國建設呢?我們就此採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董事長鄭月明。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董事長鄭月明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採訪。(王一辰/攝影)


        中國網:鄭代表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新材料是戰略新興産業,也是“中國製造2025”中提到的十個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您如何看待新材料對於建設製造強國的作用和地位呢?

        鄭月明:我們很多行業(都需要新材料),比如消費行業的消費製品需要新材料,裝備製造業也需要新材料,這些裝備製造可以用來加工新的精密件或者製造其他科技含量高的物品。所以説(新材料)現在毫無疑問是我國很重要的基礎性材料,也被列為十大戰略新興産業。

        我們國家新材料行業真正飛速發展是近十年。改革開放前一二十年,主要是(發展)基礎行業為主,原來基礎(材料)都是大量依賴進口,近十年來材料行業有了飛速的發展。儘管有飛速的發展,其實離我們想要做到的事(還比較遠),我們要變成製造強國,變成科技大國,這方面還是相對弱。因為我們現在的高端製造材料有相當一部分還依賴進口,比方説航空航太的有些材料,還有電子化學品這方面,大部分還依賴進口,所以新材料毫無疑問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國網:下一步如何推進新材料産業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鄭月明:實際上我們國家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因為新材料大量的技術,目前還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這跟我們國家産業發展歷史有關係,原來是國有為主,大部分研發的力量都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雖然近十年發展很快,有些大型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國家重大關鍵領域的創新是大企業在牽頭做,但對中小企業而言,他們要獲得科技成果就需要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來獲取,這中間就有脫節的問題。怎麼把需求方和供給方有效地結合,怎麼促進科技成果有效轉化,這是我今年的建議之一。 

        具體建議大體兩方面,第一鼓勵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來牽頭組建産業聯盟,打造轉化平臺,把供給方與需求方有機銜接在一起。國家出臺政策支援轉化平臺的建設,處理好利益分配關係,這當然是一種模式了。以前大部分産業聯盟是以技術方來牽頭,或者重大的項目是以企業來牽頭,現在要把大部分項目變成這樣,確確實實對我們國家來説,科技成果和産業結合是一個重大的課題了,所以我們希望能鼓勵在這方面做一些嘗試。

        第二,各個地方産業特點不太一樣,我們國家的科技成果也是方方面面的,但是現在各個地方要麼轉型,要麼創新驅動,這兩者對接起來,都在搶資源,不管當地産業狀況怎麼樣,都想做十大新興産業。有的地方本來産業有特點,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搶不到這個資源,這裡面就會出現資源錯配,這也是供給側的改革方向。所以我們覺得國家要出臺鼓勵的引導目錄,來促使它有效地去對接,避免資源錯配。一旦資源錯配,第一造成資源浪費,第二還有可能帶來比較大的問題,如果每個地方都一哄而上,那將來造成新的産能過剩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網:如何提升新材料産業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對此您有怎樣的建議?

        鄭月明:(新材料行業的)前景和空間肯定是巨大的,但是要促使這個行業的發展,除了要做一些模式的創新以外,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強。因為我們國家現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個地方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怎麼讓它變得有序,這是一個課題。第二個方面,國家在建立科研成果創新的模式上,還需要更多的嘗試和探索。國家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已經出臺了很多年,但是現在每年的提案,包括大部分的課題都還在談這個。這就需要怎麼把它變成可行,提高它的效率,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中國網:人工智慧時代到來,對於新材料産業的發展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呢?

        鄭月明:因為我們是做化工新材料,行業的特點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我們在智慧化方面也是相對先進的。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將來對提高我們現在的工藝水準、提高我們的製造能力、提高我們的開發能力,包括提高我們的生産效率、提高品質等等方面,都還是有好處的。現在大部分人工智慧集中在消費、可穿戴和自動汽車方面,但是在工業製造方面,現在有一些嘗試,還不是很多。

        中國網:謝謝鄭代表。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杭舟;記者:佟靜;攝影/攝像:王一辰;後期:董超;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鄭月明代表:新材料是製造強國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