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國星代表:積極應對老齡化 促進生育要讓人“生得起、生得好”
 
時間:2018年3月8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立醫院副院長 翁國星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網《中國訪談》2018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在正在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我們採訪到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立醫院副院長翁國星。他就如何積極應對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立醫院副院長翁國星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王一辰/攝影


        中國網:翁院長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增老年人口超過一千萬,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系列類似于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等問題已經凸顯。對於應對老齡化社會,您有怎樣的建議呢?

        翁國星: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國家的統計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13%,65歲及以上的也已經超過了6%,所以不得不認真考慮(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我們國家對此也很重視。我作為醫生,接觸這類人群比較多,所以這次就帶了相關的建議,以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

        我提出的應對措施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被動的應對措施,一個是主動的應對措施。被動的應對措施包括,第一,建議對老年人重新定義。我查到的官方對老年人的正式定義是在199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它定義60周歲以上的公民為老年人,而當時的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是70歲多一點。根據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們的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6.7歲,比當時增長了快7歲,而且根據國家衛計委今年1月份的報告,不僅人口平均壽命增長了,而且人的健康指標也已經達到了中高等收入國家水準。顯然,原來把60周歲作為老年人的定義應該與時俱進,考慮重新定義。

        第二個建議,要適當延長特殊專業技術人員的退休年齡,特別是那些我們社會急需的、培訓週期又長的、技術性又強的這些人的退休年齡,因為他們大多是非體力勞動者,他們的經驗積累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對社會發展更有利,也能帶動年輕人的培養跟成長。

        第三個建議,要在法律上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當中的一些法律條款做出修正。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新事物,比如説以房養老,因此對老年人住宅的保護非常關鍵。社會上不斷有老年人被騙,對他們權益的保護都要有詳細的重新界定。我認真看了一下這個保障法,有些條款比較粗略,這些都沒有涉及到,需要進一步進行修訂。

        第四個建議,國家要加大在養老方面的投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提到這一點。我們國家過去執行的是“低收入,低消費,高積累”,國家積累了很多財富,這些財富都是由這些人創造出來的。他們現在老了,需要這些財富為他們最後的生命週期作支援,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加大投入,而且應該成立相應的國家機構來保證老年人權利保障工作的實施和國家政策的落實。

        主動的措施主要是要促進生育,提高人口的生育率。根據國家的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比2016年略有降低,減少了約63萬人,人口出生率也有所下降。現在我們國家發展除了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還有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促進生育,這是主動應對老齡化社會的一個措施。因為人口老齡化跟低生育率是老齡化社會互為因果關係的因素,所以國家一定要在促進生育方面加大力度。

        這其中要解決幾個問題,第一是生不起的問題。現在年輕人都提到説生不起,生育過程對年輕人負擔很重。整個生育過程,從懷孕到分娩完成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很好的保障,包括保險系統的支援。第二就是養不起的問題。大家也都知道,隨著觀念的改變,現在養育一個小孩顯然跟我們父輩養育一個小孩有天壤之別,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很高興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減免稅收,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希望這些稅收減免能對鼓勵生育方面産生影響。

        第三,企業單位或者公司應該支援國家鼓勵生育政策的落實,進行生育的父母,特別是母親,她的工作、福利不但不應該受到影響,而且應該獲得物質的獎勵。

        第四,需要提高生育小孩的品質,做好産前的胎兒篩查。保證生育的下一代的健康水準,這不但對家庭非常重要,對國家也非常重要。特別是二胎政策推行之後,由於産婦的年齡都偏大,超過35歲就叫高齡産婦,她們胎兒的畸形概率在正常5.6%的基礎上又增加2%,因此開展産前篩查對保證下一代的健康非常重要。我建議政府應該與保險公司建立免費的強制的産前篩查制度。最後,要保證公平的教育。保證下一代人口的品質,教育是非常關鍵的。現在農村的生育意願比城市要高,如果教育不公平的話,對下一代國民的素質顯然會産生很大的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立醫院副院長翁國星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王一辰/攝影


        中國網:作為來自醫療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您對健康中國有怎樣的理解和定義呢?

        翁國星:從醫務工作者的角度來講,健康中國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健康,一個是身體健康,還有一個精神健康。這兩個健康都非常重要。總理也提到了,健康中國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現在的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已經從50年代的50幾歲提高到現在的超過76歲,發展得非常快。所以我很期望,不單單人的壽命得到延長,人們機能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兩個都要實現,這才是我們期望的健康中國。

        中國網:您如何看待十八大以來我國醫改所取得的成績,在您看來有哪些比較明顯的改善和變化?

        翁國星:醫改最大的貢獻應該是實現了醫保的基本覆蓋。特別是當時提出來的“低水準,廣覆蓋”的方針,以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的醫保,做得非常好,覆蓋率超過了98%。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40元,對於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來説,這個投入是非常大的。這方面工作做得非常好。

        第二個方面就是對重大疾病的醫療補助也是有很大的進步。原來醫保只是針對普遍的疾病,現在大病醫保和大病補償防止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有一千多萬人口享受到了大病補償的紅利,這是政府做的第二件醫保最大的成就。

        第三個方面是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和全科醫生的培養。這個制度建立起來應該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現在還有一些有待改善的方面,就像總理報告裏提到的,全科醫生的培養缺口還比較大,針對重大疾病的保障還要加大力度。因為大病造成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佔貧困人口的將近40%,所以應該加大力度去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網:謝謝翁院長,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杭舟;記者:佟靜;攝像:王一辰;後期:董超;攝影:王一辰;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翁國星代表:積極應對老齡化 促進生育要讓人“生得起、生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