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四十年】臨床科學家王寧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時間:2018年2月12日
嘉賓:王寧利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眼科學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

導視: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現代眼科從醫療、設備到技術、服務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眼科患者在國內就能接受世界上最好的眼科技術服務。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批批刻苦鑽研、勇於挑戰的“大醫”。本期中國訪談,讓我們帶您走近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眼科學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

 

中國網:1977年,停滯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77、78、79級的那三屆被稱為“改革開放的一代人”,也被稱為“黃金一代”。您也是那一年參加的高考,您看待那個年代對您人生的影響?有哪些時代的烙印?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眼科學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

 

王寧利:很深的烙印。歷史就像一列火車,搭上這個車,你就在歷史的列車上和歷史同步前行;如果沒搭上這列車,人生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1977年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其實我自己根本就沒做好準備,我也沒想到1977年恢復高考;恢復高考了,我也沒想到我能考上。當時就在周邊高考氛圍的影響下和朋友的鼓勵下,勇敢地參加了高考。

 

我們這批人參加高考能夠被錄取是非常艱難的,我們初中和高中只上了四年,到了高考的時候我們一看,大部分課程是沒學過的,不是説復習就能考上,還要學新的課程,這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好在77、78、79這些人,有“拼搏”精神,他知道這個機會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就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參加了高考。

 

1977年的冬天,全國有570萬考生參加了高考,原本理想是成為一名畫家的王寧利,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失之交臂,陰差陽錯的進入青海醫學院的大門。這個“被動”的選擇,卻成了他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

 

王寧利:在我的理想中,我開始真沒想過要成為一名醫生。我們這一代人有個好的地方,“服從性”特別好。既然選擇了醫學院,我就做好一名好醫生。1977年在歷史給予的機會中,對於我來説,我是抓住了機遇,搭上了歷史的列車。

 

這一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吃苦”、“能堅持”、“能拼搏”,這就是這一代人,歷史給了他這麼好的機遇,他們會珍惜,做到了堅持、拼搏、吃苦。

 

中國網:改革開放可以説是改變了一代人的前途,同時也改變了整個國家的命運,那麼改革開放對您個人的人生有怎樣的影響?

 

王寧利: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視力再好,你只能看到地平線,視界高了,你才能看到你的理想。這個是從青海走出來到了廣州,從廣州又去了美國,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眼界不斷地變化,對自己的事業有了不斷的追求。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眼科學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

 

中國網:您如何看待您這一代人所肩負的時代責任?

 

王寧利:我們的前一代人做了很大的貢獻,在中國眼科的國際化方面他們艱難地走出國門。想打開這個門是很難的,有語言的障礙、文化的差異、政治的差別等等。當這個門打開以後,我們這一代人就走出國門了,開展了國際上的交流。我1992年就開始跨出國門,參加國際交流,是國際化走的比較早,走的比較快,走的比較深的專家之一。

 

正因為我們走出去了,讓國外知道了中國眼科,從“我們走向世界”到“世界向我們走來”。一年一度的眼科大會,有很多外國專家會來參加我們的會議。過去是我們邀請,給他出機票邀請他過來,現在他們自己投稿,要求到中國來參會。

 

這幾年的發展我們回過頭來一看,大醫院眼科的設備90%是進口的,藥品90%是進口的,技術90%是進口的,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使命是把“設備進口國”、“技術進口國”變成“設備輸出國”和“技術輸出國”。這是我們的責任,壓力很大。

 

也許醫生不關心這個,我就治好病,我就用好設備,這也是一種好醫生,我們需要這种醫生。同時也需要有使命感的醫生,把臨床上存在的問題變成科學問題、技術問題,再去提升,去創新。如果不但在解決方案上有了自己的技術創新,科學上的突破,還能把它變成一個國家戰略的思考,給國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那這個醫生的層面又不一樣了。小醫、中醫、大醫,存在著不同層面,做著不同類型的貢獻。

 

中國網:改革開放為您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口,能夠看到一個更高的平臺,更廣闊的世界,不斷地向上攀登,向前進取。目前中國當代眼科在國際上處在一個怎樣的水準?經過這40多年的發展。

 

王寧利:論醫療服務,我們現在基本上能和國際同步,美國、歐洲剛剛開始的技術,也可能兩三年後在中國就開展了,患者幾乎能同步接受到世界上最好的眼科技術的服務。但回過頭來看,眼科的地位在國際同行中就是兩句話,你的貢獻是什麼?你的標識是什麼?這是兩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們看到了我們的進步,也看到了我們的不足,像發現新的疾病的機理、新的基因,這種標識性的研究眼科還是不夠。現在眼科進展還是很迅速的,如果能保證這種勢頭,在今後的五年到十年中,在質和量上,我們都會彎道超車、並跑,能夠保持在國際上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眼科學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接受中國網專訪

 

在青光眼的防治和治療上,王寧利教授取得了多項開創性的成果,他創建了適合國人的防治體系,使我國閉青防治技術達國際領先水準,他創建了顱眼壓力梯度學説,改變了臨床實踐。

 

中國網:您一直致力於青光眼領域,三十多年來為這個學科的發展創新做出了突出貢獻。您是我國完成眼科及青光眼手術最多的專家之一,而且到目前一些疑難雜症的手術可能是僅有您能完成,或者説患者只信任您。那對於如何培養一個好的醫生,您有哪些建議呢?如何才能成就更多的好醫生,滿足患者對健康的需求。

 

王寧利:這個問題特別好,現在我們成立了知名專家團隊,你要挂我的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有個團隊,你在我的團隊裏面挂了號,他們能解決就給你解決,解決不了的再轉到我這兒來。這樣患者就有了一個分級診療的機會,不用盲目地去找大專家,大專家真正做一些他應該做的事情。結果沒想到,這樣一實行以後我痛苦死了。

 

中國網:痛苦哪來的?

 

王寧利:因為天天都面臨的是特別難的病例,特別具有挑戰性的,特別風險大的。不知不覺發現,我的病人群怎麼變了?和以前不一樣了,後來再一想,這就是必然。同時你又思考了,你怎麼來對待這個問題?重要的是你面對這些複雜病能不能去找新的技術,能不能去想新的辦法,逼著你去想,逼著你去解決。

 

中國網:要去創新。

 

王寧利:在創新的過程中不斷進步,技術成熟了,再教給自己的團隊以及其他醫院,你就永遠走在浪潮的前面,這樣你才能受到別人對你的尊重和認可。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眼科學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一個學科的發展,需要眾志成城,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對於未來中國眼科的發展,您有怎樣的期待,又有哪些新的目標?

 

王寧利:我們國家現在有36000多名眼科醫生,也許現在到37000了,這個數字是什麼意思呢?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一個發展的比較快的發展中國家,50000人中最少有一名眼科醫生,咱們是50000中已經有1.1個眼科醫生了,我們的目標已經達到了。但是非常遺憾,大城市的醫生,大醫院的醫生和縣級醫院、基層醫院的眼科醫生之間的技術差別很大。整體的、全面的提升醫生的技術能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説把縣醫院的醫生都培養起來了,他們都能解決問題了,真正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態就能改變了。大醫院的醫生也有時間來解決複雜問題,疑難問題,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我們現在啟動了一個“中國縣級醫院眼科團隊培訓計劃”,就是針對這些邊遠地區、貧窮地區,貧困縣眼科人員進行培訓,經過三五年的培訓,能把這個問題解決。

 

第二個,要做設備的創新,藥品的創新,技術的創新。這塊現在已經動起來了,一定要有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中國應該能做到。

 

最後,還得要培養一批領袖人物。我們啟動了一個中國領袖人物——眼科未來領袖人物的培訓計劃,這個培訓計劃已經做了三年,效果不錯。

 

未來中國的醫學領袖人物必須是“雙棲人才”,“雙棲人才”是什麼意思?臨床科學家,這是當時國際上給我的一個認可,給了這麼一個稱呼。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有一批這樣的醫生。

(本期人員——主持人/責編:佟靜 攝像/後期:劉凱 圖片:李佳)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風雲四十年】臨床科學家王寧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