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進步獎專訪】正能量醫者季加孚
 
時間:2018年1月23日
嘉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 季加孚

中國網:在近日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季加孚教授負責的項目“胃癌綜合防治體系關鍵技術的創建及其應用”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在國際上首創胃癌防控的可行性策略,並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有效預防胃癌。本期中國訪談,讓我們帶您走近該項目的主持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

中國網:首先恭喜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得知獲獎之後,您有怎樣的感受,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季加孚:這次獲獎,其實是對腫瘤醫院這個團隊,以及我們合作團隊多年來工作成果的肯定。國家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這麼隆重的儀式,我們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這對科技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鼓勵和鞭策。

圖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請您介紹一下項目由來,它的研究過程都經歷了哪些困難?又取得怎樣的突破?

季加孚:在亞洲,在中國,每年都是全世界胃癌的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和國家。每年大概全球新發病人有100萬,有50萬左右在中國。特別是中國病人一經診斷就是進展期的疾病,進展期就是老百姓説的比較偏晚的一些病例,按照現在統計大概70%到80%都是進展期的病人。這個問題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其實,在幾十年前做胃癌的老師們包括我們現在都在問,胃癌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能不能預防?能不能早期診斷?診斷後能不能得到合理治療?經過合理的治療能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和生存期?患者會不會復發?復發了又怎麼辦?等等。這都是相關的科學性問題,因此最早在國內做胃癌的一批人,首先就聚焦在胃癌高發的流行病的現場。我們在山東的臨朐通過流行病的診斷,調查高發地區的人群胃癌發病到底有什麼樣的因素。研究發現最重要的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它和胃的疾病以及胃癌是相關的。自然而然就想到如果去除了它的因素,能不能降低胃的疾病特別是胃腫瘤前期的病變和胃癌的發生。通過我們一系列研究證明是可以的。

在中國抗癌協會外專委員會的帶領下,我從副組委到組委,和大家一起做了十多年的工作,從最早期胃癌的標準手術根治率低,提高到目前的92%以上。

此外對於比較偏晚的患者,通過新輔助治療能夠降期。術後輔助性的化療藥物研究等一系列的工作,使胃癌的五年生存期得到很好的提高。在這個過程當中,又産生了一些單中心和多中心的研究,對外科醫生和腫瘤內科醫生MDT多學科合作模式的建立,發揮了很重要的示範的作用和推廣的作用。我們幾十年的研究總體使中國的胃癌治療水準大幅度提高。

今年4月份召開的全球國際胃癌大會,我作為大會的主席和國際胃癌協會的主席,也是第一個中國人(擔任主席),這是全球對中國胃癌治療水準提高的一種肯定。參加這個會議的有四千多人,來自國外的代表超過一千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治療胃癌團隊的力量,國外的專家對這次會議肯定、讚賞。説過去第十一屆的會沒有一屆能超過中國承辦的這次會議,其實跟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精神面貌、科技的水準、臨床的實際過程中踏踏實實地去做事,是密切相關的。

圖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

中國網:剛才您也提到了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的關係,當一個人如果得知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之後,他應該怎麼辦呢?

季加孚:清除。

中國網:有根除的辦法是嗎?

季加孚:有,現在很簡單,有三聯藥、四聯藥,用一些抗生素,治酸的藥物等等,是完全能夠清除。

中國網:首先根除它。

季加孚:而且我們也有團隊對幽門螺旋桿菌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有一些亞型,哪一類跟胃癌的疾病發生有關,胃不同的部位發生的病變,幽門螺旋桿菌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中國網:這個比如是不是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統一的治療,因為這個很容易傳染?

季加孚:那當然,這是一般公共衛生學的問題了。我們國家這些年隨著經濟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公共健康衛生、對自己的健康越來越關注。特別是這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衛生條件也發生改善,人們的就餐習慣也逐步發生改變。過去我們亞洲人吃飯都是扎堆的,一家人圍一個圓桌一起吃,其實不光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了,它對於健康衛生都有一定的影響。現在有些家庭開始採用分餐制,逐步來改善。因為不僅是胃癌,胃炎、胃潰瘍、胃的淋巴瘤,跟這個細菌都有一定的關係。

中國網:我們國家胃癌的治愈率怎麼樣,在國外處在怎樣的水準?

季加孚:胃癌要想治好,首先第一點是早期診斷。從預防手段來説,降低它的發病率是最根本的。像日本胃癌早期診斷率已經達到70%,南韓也超過50%。我們國家現在很可喜的一件事是,這些年通過我們做的一些工作,中國早期胃癌平均診斷率應該達到了19%,上海和北京已經達到30%多,接近40%,速度提高的比較快。因為早期診斷的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

中國網:如何提高我們國家胃癌的早診早治率,對此您有怎樣的建議?

季加孚:首先第一點,要提高對早期診斷重要性的認識。因為在我們文化裏,好多老百姓認為病是診斷出來的。我們國家這些年經濟發展得突飛猛進,西方國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對於自己健康的認識,是滯後於經濟發展的。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健康重視了,定期體檢。現在國家對老百姓看病費用覆蓋面和覆蓋力度,我個人認為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我們也期待國家,在這個過程當中,是不是可以將一些疾病的早期診斷,作為政策來覆蓋進去,也就是説如果能夠主動地去檢查疾病,主動地改善生活方式,那麼今後萬一得了病,報銷比例是不是可以增加。在國外其實有這麼去做的,因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費用,跟已經發展到進展期的治療費用和治療效果,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圖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接受《中國訪談》專訪

中國網:您怎麼看待醫生的職責與使命?

季加孚:醫生就是治病救人,特別是現在提升了,醫生不是治病,是治帶有疾病的人,總體的治療。剛才談一個標準的治療能否貫徹到臨床實踐,我們就思考很多的因素,我們提供給病人的治療,能給病人帶來什麼,是帶來生存品質還是生存期?按照衛生經濟學的緯度來討論這件事,那就是説在有限資源條件下,能否為患者在國家醫療體系裏,帶來更多的獲益。這是我們要重新思考、要重點思考的。

因此作為一個醫生,要進行持續不斷的專業學習。醫生雖然很辛苦,但是從中又有很多樂趣,因為你是能夠救人命的。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讓患者感覺到,第一點安全,第二點受到尊重,第三點整個治療過程是很透明的,而且是很知情的。此外,治療過程是要讓每個患者從經濟上、從各方面能夠承受得了的。我覺得作為醫生、作為我們治療團隊、作為醫院,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就是這些內容。

中國網:腫瘤醫生面對的是特殊的群體,一般都是比較重症疾病,有一種説法腫瘤醫生的成就感相對其他科室來説會更低一些。

季加孚:我不這麼認為。全國的醫生,全世界的醫生,他們所處在的工作環境和生存環境,基本都是一樣的。走上醫生這條道路,你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很好的體能。就像剛才你問我,你一星期鍛鍊多少次?我告訴你無數次,就跟我吃飯睡覺一樣。鍛鍊、吃飯、睡覺、學習,這是一個人必須要做的一些事,你才能應付這個工作,否則你就不要選擇做醫生。

中國網:剛才您也説了我們現在正在召開會議,也是研究2018年指南,説明醫學技術是在每年都在更新換代,非常快的,我們這個項目下一步的目標或者最新的目標是什麼呢?您在這方面願景是怎樣的?

季加孚:腫瘤疾病的治療,從過去粗獷的治療,逐步走向更加精細化的治療,從過去粗淺的認識走向更深一步的認識。因此我相信今後對於腫瘤的治療,會走向精準醫療,從更深的層面來認識腫瘤。

對於我們團隊來講,現在更多的是通過轉換醫學的手段,來剖析胃癌這個疾病。除了臨床資料以外,還有流行病學、人口學的資料,還有生物樣本,我們希望從中能夠找出腫瘤發生的條件,以及發生的環境。此外對於腫瘤的治療,離不開醫院的團隊和大環境,包括北大腫瘤醫院是通過各種方式,打造多學科甚至説跨學科的合作,全方位給患者提供照護,提高腫瘤的治療效果。

中國網:我們都知道做科研是一項非常枯燥的工作,尤其想取得成果,可能是要經歷非常漫長的過程,您作為前輩,作為導師,對年輕的醫務工作者有怎樣的寄語或者經驗的分享呢?

季加孚:你覺得臨床工作不枯燥嗎?你覺得記者工作不枯燥嗎?其實任何一個工作,首先你得喜歡它,你得熱愛它,從這個當中你找到樂趣。如果你有一個方向,你越做越帶勁。有時所謂的成果,它是相對的,比如説我現在獲一大獎就真是個成果嗎?是不是就泄下氣沒事幹?我覺得未知的世界越來越多,而且世界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我不知道你們體會到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需求就越來越高。

我經常和我的學生開玩笑,我們是一種什麼人呢?叫早睡早起,早晨睡覺早晨起來,半夜兩點鐘睡覺,六七點鐘又出現在病房,就是這麼一個過程。我們治療的患者給我們一個小小的微笑,就能感覺到回報。甚至有一些我的病人,突然間微信聯繫我,他説季大夫您可能都不記得我,我是十多年以前治療過的病人,或者我父母是十多年前您給做的手術,經常看到你取得一些成就,表示祝福,以前也沒有什麼話可説。其實這些人都在默默關心著你,你就感覺到醫生這個職業挺高尚的。

中國網:感謝季教授的分享。

季加孚:謝謝!

(本期人員——主持人/責編:佟靜 攝像:王一辰 攝影:楊佳 後期:劉凱 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國家科技進步獎專訪】正能量醫者季加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