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程維:發揚匠人精神 助力國家建設
 
時間:2017年10月23日
嘉賓:十九大代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院長程維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由中國網和網易新聞共同推出的《對話十九大代表特別節目》。在正在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我們採訪到了十九大代表程維,他向我們分享了他對翻譯工作者匠人精神的理解以及翻譯教育工作如何助力於“一帶一路”倡議。

十九大代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院長程維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您曾把翻譯比作是文化的擺渡者,一個優秀的翻譯者應該具有匠人的精神,那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種精神呢?

程維: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工匠精神的提出本身就是對現實生活當中浮躁、急功近利這樣一些社會現象開出的一劑良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當中也提到,我們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崇尚勞動光榮這種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社會風氣,我覺得這實際上也是對工匠精神非常高的贊同和認可。我這幾年也在觀察,社會很多領域,很多行業都在熱議工匠精神,對工匠精神高度關注,我認為這也是我們整個社會在人文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在逐步改善的重要體現。拿翻譯來説,不管是筆譯還是口譯,它一直是在文化傳播以及中外人文交流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跟其他的行業一樣,它也是需要和呼喚工匠精神的。工匠精神在我們翻譯行業主要有三點體現:第一點應該是敬業。敬業它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現在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要求。敬業對於翻譯來講,遵循職業道德,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這就是敬業的體現;第二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精益求精。做翻譯來講,尤其做文學翻譯,不管是中譯外,還是外譯中,為保證翻譯的準確性,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加重要。像文學翻譯、文獻翻譯等這樣工作的人,他可能更要耐得住寂寞。他有非常崇高的使命感,雖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但是它卻是要求的時間非常長,要求人各方面綜合素質非常高,精益求精,內心必須非常篤定,去追求細節,注重細節,這一點是在翻譯人身上應該具有的品質。我記得翻譯界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學翻譯家潘漢典先生在2012年獲得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在獲獎採訪當中,潘老就談到:做翻譯來講,除了文字上要準確,還要一種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不能以訛傳訛,我們要對國家負責任,要對文化傳播做出一點貢獻的話,認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態度。在翻譯界很多前輩、專家他們都給我們這樣的中青年翻譯人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最後一點在匠人精神當中得到體現的就是創新。創新我認為也是對工匠精神很好的詮釋,因為工匠精神並不意味著因循守舊,包括翻譯在內的任何一個行業,你只有葆有創新精神,發揮創新精神,才能讓你自己從事的這個行業甚至這門手藝能夠永葆生機,有它的生命力。拿翻譯來講,這幾年,我們也明顯感覺到人工智慧等這些技術對我們的衝擊。像語音識別技術、谷歌翻譯的深度學習技術發展之後,它可能在有些領域的翻譯真的是在替代我們原有的人工翻譯,我們確實感受到了這種壓力和影響。對於翻譯人來講,怎麼樣找到突破,怎麼樣能夠在人工智慧到來的時候,葆有我們不可取代,不可替代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怎麼利用好人工智慧,讓我們在文化傳播也好,在中外人文交流當中做出更多的貢獻,這是我們每個翻譯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中國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梁,您認為翻譯教育工作可以有怎樣的作為來助力於“一帶一路”建設?

程維:説到這點,我想談一談自己現在所在的學校。我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我們學校一直都是緊密並充分結合外語和旅遊以及其他學科,包括中文、法學、工商管理等多門類學科的優勢,在積極服務於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當然也在積極服務首都的國際交往中心,文化中心的建設。四大中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發展理念都很契合,優勢最突出的可能就是在國際交往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設這兩個方面。拿語言學科來講,剛才您也談到了外語,“一帶一路”建設,若要民心相通,語言要先行。這幾年學校從差異化和特色化角度在科學地規劃語種的結構和數量,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語言作為我們發展的重點。截止到目前為止,學校能夠授課的語種已經達到27個,以後還會慢慢地逐步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的覆蓋,同時我們也在通過像政府獎學金等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更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到我們學校求學。現在我在校園裏邊看到的面孔,感覺國際化味道越來越濃了,學生來自波蘭、羅馬尼亞等各個國家,可以明顯看到校園裏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在逐步增多。語言教學和科研方面是我們學校的優勢,除此以外,還有好幾個比較知名的科研機構。 “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匯集了多方資源,會通過權威的研究成果,為我們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提供資政建議。今年我們研究院在全國高校智庫影響榜單中排名第六,學校確確實實在腳踏實地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做一些事情。除此以外,學校還有八個國別研究中心,還有孔子學院都在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做我們的努力,當然我也希望以後二外能夠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在為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文交往以及北京首都的國際交往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設做更多的貢獻。

中國網:當選十九大代表,您都做怎樣的準備呢?

程維:我們能夠參加黨的十九大,成為整個歷史時刻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真得是無上榮光的事情。當然除了榮譽之外,在來之前,我也確實感到很大的壓力,因為自己在更好的履職方面還得補課,多做功課。因為黨代表的責任就包括要充分地反映我所在單位,所屬地區甚至所在的行業群眾和黨員們很多意見,所以我來之前,跟學校的領導、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還有很多教師黨員、學生黨員進行了充分溝通,聽取了很多建議和意見,同時跟外語界的很多專家、學者都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希望他們能夠給我一些建議,把這些建議在適當的時候帶到會上來。通過這幾天參會和前期的準備,自己的履職能力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中國網:參加了幾天的會議,您有哪些體會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程維:很振奮,尤其是18號那天聽到習近平總書記做報告,報告的內容本身和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格魅力非常感染人,讓在場的所有代表聽了報告之後都感到非常振奮。除此以外,在這次參會當中很多小細節也是讓我非常感動的,比方説在參會的時候,外面的休息室有兩個很簡單,很普通的飲水機,中場我們也都沒有出來,大家都非常專心聽習總書記的報告,會後大家根據需要取點水,就是那麼簡單、簡樸,確實體現了八項規定在方方面面的落實,這麼高規格的大會,依然在簡樸辦會,簡樸參會,作為一個黨員來講,看到這一切還是非常感動的。很有趣的是在北京團的討論當中,我們每一位來自一線的黨員都非常激動,也非常希望能夠借這個機會上,發出更多地聲音,傳達單位及所屬地區的一些情況。因為每個人發言都有很多的話要講,所有每天的討論都是超時的。讓我很感動的是蔡奇書記和陳市長,每次都要把足夠的時間留給一線代表,讓他們暢所欲言傳達基層的聲音,這些細節是非常打動我的地方。

 (本期人員——責編:段冰 主持:佟靜 攝像:高聰  後期:劉哲 主編:鄭海濱)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 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段冰 主持:佟靜 攝像:高聰 後期:劉哲 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