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辭《平凡的世界會有人懂你》感動不少人,全國人大代表、重大校長周緒紅首次披露背後故事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重慶晨報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校長周緒紅 特派記者 甘俠義 攝
還記得去年那個很火的校長致辭《平凡的世界會有人懂你》嗎?這個畢業致辭打動和感動了不少大學生,而發表這個畢業致辭的就是重慶大學校長周緒紅。
昨天下午,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校長周緒紅接受了重慶晨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就為何發表這樣一個致辭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動不動就獎勵學生,不是一件好事”
談教育
重慶晨報:去年,你在重慶大學畢業典禮上的畢業辭《平凡的世界會有人懂你》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請問你怎麼會選擇這樣一個主題?
周緒紅:首先,我曾經給大學生們推薦過一本書,叫《平凡的世界》。我當時只寫了100多字的推薦理由。我想借著畢業致辭,再多説明一下,我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
更重要的原因是,每年畢業典禮上,都有個儀式是給優秀畢業生頒獎。你説,學生們都畢業了,還要去把他們分出個優秀來,肯定會破壞畢業典禮上那種不捨和歡樂的氛圍。我個人希望這樣的頒獎儀式要少一些。所以,我想告訴他們,平凡的世界,要有平凡的心情。
重慶晨報:你為什麼會希望這樣的頒獎儀式要少一些呢?
周緒紅:如果一所大學動不動就對學生進行獎勵,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的獎勵,有可能會影響大學生的心態,甚至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長和優點,都是好學生。如果一所大學每年都要搞很多各種各樣的評獎,肯定就會存在利益的不均衡,最後就會影響學生的心態。
“不是簡單地培養一個主持人、演員”
重慶晨報:這幾年,很多大學都在減少本科招生數量,重慶大學今年會繼續縮減本科招生計劃嗎?
周緒紅:這幾年,重慶大學本科招生的數量每年都在減少。但是,2016年我們的本科招生計劃會和去年差不多,將招收6000多名本科生,不再繼續減招。因為我們認為,目前的招生數量已經到了一個比較平衡的階段。
重慶晨報:大學本科的專業會有變化嗎?
周緒紅:首先,我認為大學本科的專業設置應該尊重高等教育的規律,而不應該受市場的直接影響。不能説,這個專業現在不火了,讀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出來不好找工作了,你就撤掉這個專業,這是不行的。因此,我們一直是通過改革的手段來優化專業。比如,最近我們就正在研究藝術類專業的改革。
我們發現,現在藝術類專業很熱門,但社會的實際需求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將通過綜合專業的手段,將幾個藝術類專業優化成一個類別來統一招生。也就是説,不會把藝術類專業分得那麼細了。
我們不是去簡單地培養一個主持人,培養一個演員。而是讓學生進校後,根據你的喜好和特長,來重點培養你某一方面的藝術專業知識。同時,我們也會讓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學習更多基礎類,特別是人文社科類的課程。
“最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學習、學以致用”
重慶晨報:去年,重慶大學的大學生就業率超過96%。但是,我們看到現在還是有一些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你認為這是哪出了問題?
周緒紅:首先,我一直很反對用大學生就業率來衡量一所大學的教學水準和能力。社會也不應該一説到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就推給大學,説是大學教育的問題。
我認為我們培養的學生都能夠就業。如果這個學生找不到工作,我認為首先要去分析是不是這個學生自己的問題。然後,更重要的是去分析是不是就業環境出了問題。
重慶晨報:如果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你能給他們一些建議嗎?
周緒紅:我覺得大學應該去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所以,讀大學不能就光想著讀書,我一直鼓勵大學生應該在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
我認為大學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和怎樣學以致用。如何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或者説,如何知道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需要學習,實踐是最好的方法。同時,通過實踐,也培養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所以,重慶大學也在探索,讓學生到知名企業去帶薪實習一年左右。目前,電力、機械、土木工程、軟體等專業都在探索這樣的教學模式,效果都還不錯。
“組建專家智囊團,服務中新合作項目”
説建設
重慶晨報:我們了解到,重慶大學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也有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合作,能具體介紹一下嗎?
周緒紅:目前,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重慶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三方已經聯合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將圍繞“4+N”的方向合作。
“4”指的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合作的金融、航空、交通物流、資訊通信四個方向;“N”則是指結合南洋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的優勢學科和重慶及中國西部良好産業基礎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
在合作模式上,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將採取“政産學研用資”的閉環式、開放型、可持續的合作模式。以政府搭平臺、以企業為主體、以用戶為中心、以科研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杠桿,實現“平臺+應用+人才+技術+市場+資本”有機整合後的效益最大化。
重慶大學將結合自身優勢,與南洋理工大學在學術交流、科研項目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等方面深入合作交流。我們將組建一個專家智囊團,服務中新合作項目。
特派記者 劉波 任明勇 楊野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 王瑞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