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為勞模造像 為時代謳歌

發佈時間: 2015-06-29 14:00: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佟靜  |  責任編輯: 佟靜

王讚

王讚副院長帶領的創作小組成員有教授顧迎慶、花俊、黃駿,主要負責繪製80、90年代的英模形象。在構圖上,他們採用了大弧度的構圖方式。在人物形象的處理上,以中心位置英模形象偏小、兩邊英模形象偏大的方式,以保證每一位英模形象都能夠得到充分展示。並且也考慮以地域的不同將各位勞模放在不同的位子:以西北為代表的勞模形象被放置於畫面的最右端,其背景便是西北的山川景象;以雲南為代表的勞模形象被放置於畫面的最左端,其背景就是雲南植被茂盛的風貌。創作中間以敬禮的任長霞為首,繪製了勞模們堅守自己崗位的光輝形象。畫作以敦煌、高鐵、輪渡等景色為背景,暗示勞模們的日常工作環境,使觀者能夠一目了然。

王讚副院長在採訪時提到,在創作的過程中,關鍵是怎樣使用藝術家的筆墨語言,來表達他們所要繪製的題材。儘管此次合作的各位老師有工筆、工意筆,近當代的探索,但是他們都是從中國美術學院國畫係畢業的、能夠很好地從教學中展現基礎能力的思維畫家,有著非常紮實的國畫能力。這個能力在他們畫這幅畫時能夠很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每一個人都把各自的基礎在這幅畫中得以呈現。比如造型能力的把握,四位老師都能夠很好地準確地塑造勞模形象,在畫面當中,他們都能很好地調整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配合。

在談到對背景的處理,對筆法的應用,在整個畫面的結構關係上的想法時,各位老師不會回避矛盾,在把觀點提出來之後,共同商議,尋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辦法。往往第一個開筆的人,就是定基調的人,所有人都會圍繞著第一個人所形成的筆墨關係,沿著他的思路進行創作。

在創作中,顧迎慶老師談到,他們運用了中國畫的善於變通的特點。中國畫有著自有的主觀能動性,除運用了中國畫獨有的觀看方式外,也運用了西畫當中的中心金字塔的構圖方式,其中主要運用了人物的方向感來表現畫面的中心。

吳憲生

吳憲生教授帶領的創作組有別於其他,他所帶領的畫家均為中國美院國畫係的博士同時也是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師。由於擔心在短時間內無法協調各家的筆墨及風格,所以青年教師負責收集人物資料及前期小稿,吳憲生則獨自一人扛起了整幅作品的繪製工作。因為作品展示位置被安排在油畫大類與國畫大類之間,需要起過渡承接的作用,所以吳憲生需要將國畫與西畫的風格特點都納入作品當中,讓觀者在欣賞作品時不會産生唐突之感。在創作構思階段,吳憲生便和全體成員確立此次任務的核心要素就是將人物畫得像畫得真。最終他們採用了繡像式的繪畫模式,摒棄一切背景顏色及其他附加之物,把關注點全部投射在人物的塑造上。

畫中人物基本來源於90年代的勞模代表,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每一位身上都有可歌可泣的事跡,吳憲生小組採用向心式的構圖,中間部分安排三位勞模形象,最兩邊各一人來起對稱協調的作用。從小稿到最終成稿的創作,他們也經歷了許多更改和調整。有些人物素材緊缺,網路照片模糊,他們只能根據現有材料結合真人擺拍來儘量回歸原貌。在鄧亞萍形象的塑造上,為了賦予其動感和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韌勁,他們嘗試改變了多種神態動作。在服裝上,他們不僅尊重事實又融入藝術的再創造,小到一條領帶一條圍巾的顏色都是在勞模照片中出現過的。畫中兩位女性形象均身著紅色系服裝,但這兩處紅色又有著細微的差別。鄧亞萍的紅是一種中國紅,鮮艷耀眼,象徵著她年輕時在運動場上的活力激情。常香玉的紅是一種夕陽紅,沉著內斂,配合著她端莊的體態,展現了“人民藝術家”的和藹可親。

由於國畫顏料的不穩定性,在畫作表面乾濕不同的情況下,色彩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這也讓吳憲生和他的組員們很是糾結。吳憲生通過反覆上色將人物的服裝、表情、眼神都一一刻畫到位,這類主題創作與以往創作的人物小畫不同,他們都是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而且每一位都佔據著重要地位,所以吳憲生採用大色塊大間隔的方法,將每個人物都突出同時又將整體畫面顯得更加和諧統一。

吳憲生坦言水墨寫實人物看似容易,實則不易,要將立意、造型、筆墨融為一體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這次接受共和國英模主題創作的重任,他也將不負使命,盡善盡美。

楊參軍

在油畫係教授、主任楊參軍帶領的小組中,由周小松、黃慶老師共同參與,將作品基調定位於50年代的勞模形象上,在紅色的大背景上,展示了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産業工人,其中包括第一位女火車司機田桂英等9位早期勞模形象。最初構思是由三位老師及整個學院指導小組共同商量,確定人物的組合,保證九位人物既有他們的時代特徵,又有他們每個人的個性。其中的構思、每個人的動態、包括火車頭、色調,都會呈現出繪畫的主題:“火紅的年代”,這樣一個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工業化的、建設祖國的火熱年代。

楊老師提到,主題性創作、包括歷史畫創作,在中國美院油畫係傳統精神中一直存在。過去的勞模,這些産業者,他們是淳樸、單純,一心為著社會主義建設而奮鬥的代表。正如習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提出文藝工作者應當紮根于現實生活,來謳歌時代、謳歌勞動者。這在我們現今的文藝創作中也有一定的意義,也對我們的藝術創作有啟發。

然而,由於這些勞模現今留存下來的圖像資料並不是太多,如何在有限的資料裏面,能夠把這個主題通過藝術的方式把他們烘托起來,表現起來,能夠讓他們的形象自然、貼切而又真實,這是他們感覺到最困難的地方。楊老師和他的組員們選擇採用使用真人去按照當時勞模的形象、穿上勞模的服裝去擺拍,把這些勞模留存下來的簡單的黑白圖像,轉變為具體的繪畫形象。同時把這些不同行業的勞模放在一幅作品中,並且還要求要保持這種藝術性,對於這二者之間的兼顧有著巨大的難點。雖然團隊是第一次這樣合作,但是大家分工明確,同時大家互相提意見,合作得很好。

何紅舟

何紅舟老師帶領的創作小組主要負責六七十年代的勞動模範形象,其中參與的老師有封治國、尹驊。基本按照科技創新、農村基層、城市百姓的特徵將十一位勞動模範分為三組。在畫面構圖上他們考慮到因為人像基本處於站立姿勢,太過單一,為了打破局限,他們為兩邊的人物設計了橫向的道具,比如與人物垂直放置的鋤頭與扁擔。畫中的袁隆平採用了蹲立的姿勢,正是為了製造整體錯落起伏的效果。背景主色調用綠色來調和,和“科技的春天”主題相得益彰。

何紅舟老師講起鄧稼先的感人事跡時,滿目的崇敬與感動。最初給鄧稼先設計的人物服飾只是普通的中山裝,但是在繪畫的過程中,何老師了解到鄧稼先體型魁梧,身材高大,而且常年活動在大西北荒漠一帶,所以又在外面為他披上了一件軍大衣,將藝術寫實與生活現實緊密相連。在他們看來,勞動模範的塑造就像一部藝術史的書籍,需要不斷地擴張填補,加入時代的新血液新思潮。

與六七十年代紅光亮的勞動宣傳畫不同,那些作品往往反映一個工種,一類人群,每個人都是可以取代可以替換的,而這次共和國英模的創作則需突出每個人物的特徵,每位畫家在人物塑造上都下了苦功,以期重新喚醒這個時代對各位勞動模範的敬仰或追思。

孫景剛

孫景剛教授一組的參組老師為任志忠、鄔大勇,主要創作的是50、60年代勞動者形象。其中以吳運鐸——“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作為畫面中心,一共創作了8位英模形象。這些英模絕大多數都是在平凡崗位上做到最好的勞動者,其中包括了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以及銷售員張秉貴等。

同樣,在談及創作過程之時,各位老師也談到了由於勞模所留存下來的照片過少,資料不全等諸多問題。孫老師一組也是採用了真人模倣當時勞動者勞動時的姿勢加以創作。為了達到英模形象的豐富性,老師們通過他們對勞模事跡的認識加以創作。在人物的表情上,也進行了細緻的刻畫。普通崗位上的勞動者面帶微笑,一副樂觀向上、欣欣向榮的姿態。而身為科學家的吳運鐸,則選擇了較為嚴肅的表情,以表現科學研究的嚴謹與認真。勞動者的服裝以他們工作時的穿著為主,並且畫有道具加以表現,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在構圖上,由於勞動者形象數量不多,吳運鐸的職業與其他幾位稍有不同,將他獨立放置,其他幾位成組構圖,畫面左右兩位以向畫面中心回望的方式幫助整幅畫作構圖完整、穩定。

孫老師在談到這幅畫想要體現怎樣的勞模精神時談到,他們所表現的勞模人物是50、60年代,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做著最平凡的工作,卻將這些工作做得最好、最不平凡。他們要表現的是最樸實的勞動者模範,於是他們選擇了黃灰色調,也就是大地的色調。在中國的大地上正是有這麼一群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竭力的勞動者,值得我們去學習。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佟靜
 

互動留言

0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changhy@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219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