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清塵博士:提高各級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緊迫性的認識

首頁 > 中國訪談 > 專家學者

導語

 

嘉賓介紹

巢清塵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本期照片

   
   
 

訪談實錄

刷新全文列印合併稱謂
 

評論

用戶: 密碼:

團隊介紹

  《中國訪談》擁有先進的演播設備和成熟專業的策劃、技術團隊,節目團隊在全國“兩會”、黨代會、國慶等國家重大宣傳報道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中國訪談》團隊獨家策劃製作的多部系列訪談節目,曾獲得國家級、全國人大、省部級等多項優秀作品獎。
  團隊成員:鄭海濱 韓琳 王瑞芳 齊凱 朱燁
佟靜 裴希婷 李虹霖 張揚 熊穎 孫婉露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 巢清塵博士:提高各級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緊迫性的認識

活動描述

  • 時間:2014年12月4日15:00
    導語:12月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開幕。此次大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為預計2015年年底達成的新協議確定若干要素,這些要素涉及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資金支援、技術轉讓、能力建設等方面。同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也于11月2日發佈,結果表明,全球變暖正日益改變著人類的生存環境,那麼這一趨勢對中國有何影響?中國對這一報告的推出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

    12月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開幕。此次大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為預計2015年年底達成的新協議確定若干要素,這些要素涉及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資金支援、技術轉讓、能力建設等方面。同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也于11月2日發佈,結果表明,全球變暖正日益改變著人類的生存環境,那麼這一趨勢對中國有何影響?中國對這一報告的推出做出了怎樣的貢獻?中國訪談特別邀請到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博士為您解答。

    巢博士您好,感謝您做客中國訪談。

    2014-12-04 14:55:26

  • 巢清塵:

    謝謝主持人,大家好!

    2014-12-04 14:56:35

  • 中國網:

    今天一同參與我們話題討論的還有外文局氣侯報道小組記者鄧亞卿,亞卿你好。

    2014-12-04 14:56:51

  • 鄧亞卿:

    您好,大家好!

    2014-12-04 14:57:03

  • 中國網:

    聯合國氣侯變化大會已于12月1日在秘魯利馬召開,本次大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圍繞著本世紀末限制升溫到2度這一目標,提供明年巴黎協議的文本和各國的貢獻。請問這兩度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2014-12-04 14:57:28

  • 巢清塵:

    首先我解釋一下,兩度實際上是指的跟工業化革命之前比,也就是跟1750年相比全球地表升溫要控制在兩攝氏度內,這個提出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1992年的時候,《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通過,當時在公約的第二條裏專門提到了,為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侯系統受到危險的人類干擾水準上,從而使生態系統要自然的適應氣侯變化,確保糧食生産免受威脅,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麼一個大的目標下,國際上很多研究機構提出來什麼樣是危險水準。

    在2005年的時候,以英國、美國包括澳大利亞為首的國家,也是召集了國際上很多的科學家,當時成立了一個國際氣侯變化工作組,他們發佈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叫《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建議書》,在這個報告裏提出來全球自然生態系統對氣侯變暖的承受能力局限在兩攝氏度這個升溫內,如果超過這麼一個閾值,地球就要受到自然災害更大的影響。同時,也是在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委也發表了一個報告,是《兩攝氏度太高:北極地區發生危險的氣候變化證據和影響》這麼一份報告,因為如果全球地表溫度上升兩攝氏度,但實際上北極地區的升溫會更快,有可能會達到三度,這樣對北極的生態系統就會造成更大的破壞。因為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機構都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剛才你也特別提到了政府間氣侯變化專門委員會,我們簡稱IPCC,它在它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評估報告裏都試圖想回答什麼是危險水準,什麼是閾值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幾份的評估報告裏,它並沒有給出非常明確的,哪個溫度就是一個閾值,它基本上給出的就是在不同的升溫的情況下,比如説一攝氏度、二攝氏度、三攝氏度一直到五攝氏度,在不同升溫的情況下,自然生態系統、糧食生産、水資源、海平面、海洋都遭受什麼樣的危險。所以,從科學上來説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表明哪個溫度就是閾值。

    但是因為國際上要達成政治上的一些決策,要做政治上的協定,所以,真正從政治決策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侯變化大會上,有關溫室氣體的濃度、危險水準和溫升爭論就非常激烈,最後經過激烈的爭論,大家普遍對全球升溫不超過兩攝氏度形成了共識。隨後2011年、2012年,在隨後的坎昆大會、德班大會裏也基本認可這麼一種觀點,在2012年底的多哈氣侯變化大會上,就把這個認可作為了一個全球的共識,所以,我們應該説兩攝氏度的這麼一個概念不完全是一個科學的問題,它更多是一個價值判斷,是一個政治決策。

    2014-12-04 14:57:47

  • 中國網:

    所以這2攝氏度的得出也是經過一個非常複雜漫長的過程,包括了一些政治的決策和科學的研究。

    2014-12-04 14:58:02

  • 鄧亞卿: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球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呢?

    2014-12-04 14:58:14

  • 巢清塵:

    怎麼來確定兩度呢?因為現在實際上從1880年到2012年底,全球的地表溫升大概0.85度,這是觀測到的溫度變化。我們就要算未來什麼時候會上升到兩攝氏度這麼一個溫升的範圍,預估未來的溫升實際上都通過氣侯模式來算,氣侯模式就需要知道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的水準以及包括氣溶膠和人類活動在裏面驅動的這些資訊,這裡面我們從專業上來説要有一些排放的情景,排放情景涵蓋了包括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環境的條件,包括公平性等一系列的這些問題,通過一系列的這種假設來形成這個氣侯模式裏的假設條件。

    在第五次IPCC的評估報告裏實際上用了最新的模式情景,我們叫做RCP的濃度情景。這個濃度是以相當於1750年到2100年的近似的輻射強迫來表示,它有四種情景,最高的就是RCP8.5,最低的是RCP2.6,有四種這樣的情景,我們看到通過這四種情景給出的實際上有三、四十個模式給出來的,它是一個區間範圍。在最低的情景,就是剛才我説的RCP2.6的情景基本到2100年全球溫升是達到0.3度到1.7度,那就是説在最低的情景可以在本世紀末控制在兩度的溫升範圍內,但在最高的情景RCP8.5的情景裏,實際上到本世紀中就要達到1.4度到2.6度這麼一個範圍。同時這麼一個模式實際上是相對於1986年到2005年作為一個基準,所以,它對未來的預測是基於1986年到2005年的基準情景。所以我們要換算一下,1986到2005相對於工業革命又升溫了多少,從現在得出的觀測基本上相對於工業1850-1900年基本上是上升了0.6攝氏度,我們假設1750到1850幾乎沒有上升的情況下,我們還要在我剛才説的未來2100年給的溫度值的基礎上還要往前推,減掉一個0.6度。根據剛才我簡單的換算,我們初步得到如果控制在2攝氏度,在本世紀末最低的情景基本可以到本世紀末控制在2度,但是再高的情景可能在本世紀的中期還往前,比如二零三幾到二零四幾年的範圍內。應該説實現兩度在現有的範圍來説也還是有可能的,但還是要付出比較大的努力,按照現有的成果給出我們的指示,在2030年全球的排放要回到2010年的水準或者要比2010年的水準還要降低40%,然後到本世紀的中期,就是到2050年在2010年的基礎上減少40-70%的水準,到本世紀末2100年要實現凈零的排放,就是要更好的大規模的提高能源效率,大規模的應用低碳或者無碳的技術,增加碳匯,改進我們的生活方式。

    2014-12-04 14:58:23

  • 中國網:

    這個任務還是非常嚴峻的,我們知道今年11月2日政府間氣侯變化專門委員會在丹麥的哥本哈根也發佈了第五次的評估報告的一個綜合報告。剛才我們多次提到了IPCC,能否您給大家介紹一下IPCC是怎樣的機構,主要從事哪些評估工作呢?

    2014-12-04 14:58:34

  • 巢清塵:

    IPCC現在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國際科學諮詢機構,它是在1988年的時候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共同發起建立的。在它發起建立以後在1990年就出版了第一份評估報告,隨後在1995到1996年出版了第二次評估報告,2001年是第三次評估報告,2007年是第四次評估報告,我們現在的週期是從2008年到2014年是整個第五次評估報告的週期。

    IPCC報告一共是有三大類産品,第一類是我剛才説的綜合的評估報告,它分了包括氣侯變化是怎麼變的,它的原因是什麼?影響是什麼?怎麼來適應和怎麼來減緩這一系列的問題,這是第一類的比較全面的一份評估報告。第二類它有一些專門性的報告,比如説針對水,有氣侯變化與水,有針對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的,有針對可再生能源的特別評估報告,我們就叫做特別評估報告。第三類的産品是和一些技術指南、方法學有關的一些技術報告,大概分這三大類。

    我們剛才説的主要是圍繞第一類的評估報告,它的很多的資訊實際上就是對公約談判有直接的、非常重要的一些影響。

    2014-12-04 14:58:47

  • 中國網:

    這還是在環境方面一個非常權威的數據的評估。

    2014-12-04 14:59:03

  • 鄧亞卿:

    在第五次評估報告的編制過程中有多少的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中國的參與程度又如何呢?

    2014-12-04 14:59:20

  • 巢清塵:

    IPCC評估報告的組織流程實際上經過11個環節,首先要確定編評估報告的提綱,然後就要遴選作者,作者是由各國政府和國際各個組織推薦,再來綜合平衡以後來推選的,都是世界比較頂級的科學家,之後通過編寫有零稿、一稿、二稿,在這中間要經過兩次專家評審,兩次政府評審,最後才被全會審議通過。

    在第五次評估報告裏中國大概推薦了兩百多位專家作為作者,最後被遴選上的有43位作者,我們這裡面,第一工作組有一個聯合主席,同時還有42位具體的參與編寫的專家作者。

    另外,我們在第五次評估報告裏,我們的文獻大概有將近1000篇的文獻被引用,因為IPCC的組織自己並不直接做科學研究,它是基於國際上已經公開發表的各種文獻來綜合評判以後給出一些結論,所以,它要引用已經發表的文獻,在所有的IPCC報告的結論裏,中國在第五次評估報告裏,我們有將近1000篇文獻被引用,大概在第一工作組,就是自然科學這塊,我們的引用比例佔到了2.8%,在第二工作組,涉及到影響和適應的相關內容裏,我們的引用率差不多佔比是1.9%,在第三,跟減緩和政策有關的內容裏,我們的引用率佔到了1.7%,大概是這麼一個範圍。總體來説,應該説我們在發展中國家的參與程度還是非常高的。

    另外,我們有六個模式在IPCC這次的評估報告裏被應用。剛才我還介紹了一下,裏面還涉及到很多的專家評審和政府評審,我們粗略統計我們有數百次的人參與了所有的專家評審和政府評審,因為這些評審的意見對最終通過這些報告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2014-12-04 14:59:31

  • 中國網:

    您剛才説到第五次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中採用了中國的六個氣侯模型,這個能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具體是怎樣的嗎?

    2014-12-04 14:59:42

  • 巢清塵:

    我介紹的六個氣侯模型主要是針對最早回答的未來氣侯是怎麼變,我們説的氣侯系統的模型。我們在第五次評估報告裏有六個模型,這有很大的進步。1995-1996年第二次評估報告的時候我國只有一個模型,到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當時我們就是兩個氣侯模型參與評估。在第五次評估報告裏我們現在有來自五個單位的六個氣侯模型參與了評估,同時我們看下模型整個性能的比較,應該説這六個裏面有四個模型都加入了一些簡單的或者較為複雜的碳迴圈的過程以及動態植被的過程,能夠更好、更精細化的來刻劃陸地生態的一些演變,另外在模式框架和物理過程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它有模式比較計劃,裏面不同的要素都和國際上其他的模式做相應的比較,總體的性能,基本上我們是處於國際中等左右的這麼一個水準。這是一個取得的成績,但同時我們還是要看到我們這裡面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因為從模式的解析度、包括模式的複雜性以及模式的總體性能方面,我們應該説跟發達國家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比如我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從剛才我説的模式的解析度,我們六個模式裏只有一個模式的水準解析度達到了1.125×1.125°的解析度,但國際上已經有很多模式具備1×1°的這麼一個網格的解析度,在垂直高度上我們這個模式也就到26層,但國際能到45層,這個解析度我們還是看到了和國際上的差距。

    同時包括一些動力物理過程方面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下一步國家也在積極努力,各單位都在積極的努力,包括對一些物理過程的改進,怎麼來引入大氣化學的一些過程和地球生物化學的過程,以及改進和完善碳迴圈的過程方面還要做很多的工作,同時我們還有很多前沿的科學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比如氣侯模式敏感性的問題,包括大氣海洋、海洋和冰雪之間和陸面之間的反饋過程,這裡面有很多科學性的問題。

    另外,怎樣能更好的提高模式的性能還要通過很多觀測資料來進一步的校驗。我們在這方面也還是存在著差距,所以我們也看到雖然我們有進步但是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4-12-04 14:59:55

  • 中國網:

    所以我們在氣侯模型的研究方面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

    2014-12-04 15:00:37

  • 鄧亞卿:

    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向我們傳達了什麼樣的資訊呢?

    2014-12-04 15:00:54

  • 巢清塵:

    因為在11月2日第五次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綜合報告是指剛才我説的三個工作組報告的一些綜合資訊會在這個綜合報告裏面進一步的提煉和一些交叉性的問題再給予更好的解答。在11月2日的綜合報告發佈以後的新聞記者招待會上,它提出來主要傳遞了三個最重要的資訊,一個是人類對氣侯系統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第二個人類對氣侯的干擾越大,面臨的風險就越高,所以,就是説受到的影響也就更為廣泛和不可逆。第三個資訊我們還是有措施的,不是説我們束手無策,我們可以採取更好的措施來限制氣侯變化,達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稍微簡單通俗的展開來説應該可以得到這麼一系列的資訊,這次報告以更多的證據,而且很多的證據是相互獨立的、多套的數據,共同的證明了氣侯系統確實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未來還是會長期的持續下去。變化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同時氣侯系統的這種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未來的風險會進一步的加劇,同時,我們需要通過適應的措施和減緩的措施,通過國際合作共同的來控制,來應對氣侯變化,這一系列的IPCC報告裏的結論為我們指示了上述的相關的這些資訊。

    2014-12-04 15:01:05

  • 中國網:

    剛才您提到這個影響在不斷的加大,風險也在不斷的提升,我們知道第五次評估報告中的結論很多的數據表明,大氣正在變暖。這個主要的原因和依據是什麼?

    2014-12-04 15:01:15

  • 巢清塵:

    應該説不光是大氣在變暖,實際上氣侯系統都在變暖。包括海洋,包括冰雪,比如説海平面的變化,海洋熱含量的變化,冰川的退縮,一系列的證據都在表明氣侯系統都在變暖,應該説這個主要的原因我剛才也説了,造成氣侯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自然的因素,一個是人類活動的因素,自然的因素裏面比如説包括火山爆發,太陽活動的影響,還有一些氣侯系統自己內部的這些因子的作用,比如大家熟知的厄爾尼諾的現象,海洋裏的溫鹽環流的變化都屬於自然的因素,同時人為的因素包括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以及土地利用如下墊面的改變以及人類排放氣溶膠的變化,包括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因素共同的影響。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最近的百年尺度的這種變化它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實際上是這個結論的認識和理解也是在一步步的深化的,因為隨著觀測資料不斷的增加,包括氣侯模式系統的不斷的完善,以及我們怎麼來檢測氣侯變化的原因,從專業上叫做檢測歸因方法的不斷的提高,這些發展和進步也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手段,更好的來加深對氣侯變化原因的認識。現在的結論就是人類活動是造成百年尺度特別是最近六十年氣侯變化的最主要的原因,這個變化實際上不光是從大氣裏面,包括海洋、冰雪、海平面、極端事件的這種變化,它都能檢測到這方面的原因。簡單説,比如用氣侯模式,我們來模擬上世紀到現在110年變化的趨勢,如果拿觀測到的數據我們畫一條曲線,在氣侯模式裏面只是自然的因素,不包含人類活動的因素的話,給出的模擬的曲線跟觀測的這條曲線實際上是沒有辦法重合的,特別是在最近的60年,只有把人類活動的這些因素考慮在這個模式裏面,給出的模擬的範圍是跟觀測到的事實能夠比較一致的,所以,這麼一個手段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活動是在氣侯變化的原因裏面起到了起到了非常主導的因素,特別是最近的六十年的時間裏。

    2014-12-04 15:01:33

  • 中國網:

    像您提到人類活動可能是導致氣侯變化一個最主要的因素,這個影響可能是相互的。氣侯變暖的趨勢目前來講對人類已經造成了哪些影響,具體到中國來講又造成哪些比較大的變化呢?

    2014-12-04 15:01:54

  • 巢清塵:

    應該説氣侯變化對全球包括對中國自然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都造成了非常廣泛的影響,我們國家比較關心的,我舉幾個例子,一個是跟糧食安全有關的,農業這方面實際上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了氣侯變化的影響應該説是有利有弊的,但是總的來説我們現在的研究表明弊還是大於利,隨著溫度特別是高緯度變暖,整個種植面積可以進一步的北擴,比如我們説東北水稻種植面積由於氣侯變化明顯北擴了,種植的北界已經移到了北緯52度的位置。冬小麥種植的北界也有一定的北移,包括西擴,一定程度上這是有利的條件。但實際上我們還要看到它很多不利的方面,由於增溫,農業對水的需水量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水的需水量增大以後,現在我們就面臨很多乾旱的,農業的種植的乾旱風險影響更大。包括一些極端事件發生也更為頻繁,強度更大,本來它是能抗熱的一些品種,但它一次寒潮過來以後,實際上抗災力是在下降的,同時由於氣侯變化加劇了一些病蟲害的進一步的發展,所以造成了這种經濟損失,包括使用各種化肥來減少病蟲害,實際上增加了農業生産投資的成本和比重。可以看到總體來説農業的影響是弊大於利。

    同時,對生態系統比如説凍土的變化導致了長江、黃河源區,以及內陸河山區的一些生態系統的退化,包括紅樹林、內陸的濕地大面積萎縮等,應該説跟氣侯變化都是有緊密相關的。對中國來説,水的風險問題是最嚴峻的,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主要的河流徑流量都呈現減少變化,海河流域實測徑流基本上減少了30-70%,這是水量的這種變化,同時實際上氣侯變化還加劇了水質的變化,水環境的污染也是呈進一步的上升的趨勢。另外,包括由於水的變化,一些南方的濕潤地區現在也在面臨水短缺的這些問題。我們最切身感受到的包括一些環境的問題像霾,我們發現這些年風速呈急劇減少的傾向,這對於環境污染的擴散有很大的不利的影響,包括我們國內做了很多重大工程,比如説南水北調工程、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一系列的工程裏面,對工程的設計、標準和工程運作的穩定性和效益的發揮,應該説都有很多負面影響,這些影響現在都已經體現出來了。

    2014-12-04 15:02:41

  • 中國網:

    可以説整個氣侯的變化對中國影響還是方方面面的,它涉及到了我們的農業、政治、生態以及水、包括空氣。

    2014-12-04 15:06:00

  • 鄧亞卿:

    當前這種變暖的趨勢對中國的將來還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2014-12-04 15:06:19

  • 巢清塵:

    剛才已經介紹了,未來的氣侯會進一步的變暖,這種變暖造成了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面臨風險的挑戰也會進一步加劇,這種加劇還會産生一些新的風險。新的風險圍繞剛才我説的,跟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有關的,我們可以看到風險還會進一步的加劇,氣侯變化以及極端天氣氣侯造成的中國各地的旱澇頻發,這個大家都有感受,現在要不是基本上不下雨,過去我們常説的毛毛雨很少見了,一下雨就是大雨、暴雨,對城鎮化的發展,我們看到北京2012年的“7.21”。包括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本身災害的強度發生變化,二是人類承受風險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還在降低,造成的這種風險就非常大了。生態安全,不光是海岸帶,包括森林、草地都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三是和健康安全的風險也是緊密相關的,剛才我舉了類似霾和人體健康有關的負面的影響,它實際上都是氣侯變化造成放大的累積的作用。所以,我們説氣侯變化,過去講國家安全都是一種和軍事國土安全有關的,但實際上氣侯變化現在已經成為新形勢下的非傳統意義的國家安全的問題。面臨這麼一種大的風險,面臨新的風險,又産生新的複雜性。過去靠單一部門為主來識別這種風險的監測、評估、溝通的環節也需要做一定的調整,需要更好的發揮政府、市場、公眾多主體、多部門的聯動的作用,對我們構成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2014-12-04 15:06:31

  • 中國網:

    可以説氣侯變化還是非常嚴峻的,造成的影響因素也是非常複雜。我們知道APEC之後中美兩國達成了一個氣侯變化的聯合聲明,分別提出了各自在2020年以後的目標。中國提出在2030年左右達到一個排放的峰值,您對這一聲明如何評價?

    2014-12-04 15:06:45

  • 巢清塵:

    習近平總書記講了這麼一句話,我覺得是非常的高瞻遠矚,他説應對氣侯變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的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要求我們做的,而是我們自己要做的。實際上真正應對氣侯變化是出自我們自身的發展需要,應該説中美的聯合聲明發佈以後,國際上整個的反響總體來説我看到還是非常正面的,我是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這個聲明的。一個是從推動國際氣侯變化的多邊談判的進程來考慮,應該説中國和美國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的兩個排放國,同時我們也是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這兩個國家共同發表的聲明很好的體現了我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同時也表明中國會在未來的國際進程過程中發揮更大的負責任的這種作用。

    另外,發表的聲明行動應該説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信號,這種信號一定會帶動今年、明年及最近幾年國際氣侯談判,發揮很好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來推動國際談判的進程。按照聯合國氣侯變化框架公約整個的安排,應該在明年年底法國巴黎來最後完成2020年後的國際氣侯制度的建立,我想中美的聯合聲明對國際氣侯進程一定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第二個作用,我理解是在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個新的亮點,因為也有一些輿論認為應該説是1979年中美兩國簽署以後的一個最重要的一份協議,説明中美兩國願意攜手共同來應對氣侯變化。同時,因為中美兩國我們已經建立了很多合作的領域,已經建立了七個合作領域。這次在聲明裏又特別提到了在清潔煤技術開發、頁巖氣的開發、核電和可再生能源、低碳城市和綠色貿易産品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應該説也為中美兩國經濟、社會政治的發展和外交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第三是從推動我國的低碳發展的進程來説,對我國整個的低碳發展也是重要的推動力,它能夠給我們建立一種倒逼的機制,因為已經確定了在2030年左右要達到峰值,並且聲明裏提到要盡可能提早峰值,這就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轉型和結構調整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可以更好的推動我國國內工作的開展。

    2014-12-04 15:07:08

  • 中國網:

    所以這一份聲明的發佈無論從國際範圍來看還是從中美兩國的關係包括中國低碳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4-12-04 15:07:19

  • 鄧亞卿:

    為了實現在聯合聲明中提出的目標,中國在未來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呢?

    2014-12-04 15:07:43

  • 巢清塵:

    我們發佈了這一份聲明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裡面我理解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從認識方面,我多多少少也聽到對氣侯變化的科學性包括應對氣侯變化的緊迫性方面還是有不同的聲音的。

    2014-12-04 15:07:59

  • 中國網:

    有質疑聲音存在。

    2014-12-04 15:08:13

  • 巢清塵:

    對,這個聲明還是層面非常高的聲明,應該説這一份聲明的發表對於很好的來引導輿論,來統一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思想,對氣侯變化科學性和應對氣侯變化的緊迫性的這種認識,發展方式,我們一再強調的發展方式的轉變,産業結構的調整,包括能源革命,環境治理和人民健康的保證,它與這些領域都是協同一致的。怎麼能把應對氣侯變化和上述的這些領域協同一致,這種認識,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契機。

    另外,切實要把低碳經濟作為一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的機遇和重要的內容,把相應的這些目標,實現的這種路徑都應該納入各級政府的工作中,包括我們現在都在制定十三五國民經濟規劃,還有之後的十四五、十五五的規劃裏,保證認識到位,政策要銜接,措施要到位,這是從認識層面。

    從實施層面來説,我國本身的發展階段也有一個慣性,一些低碳先進技術的成熟和大範圍的推廣也是需要一些成本,需要一定的時間。還有我們行政方面的、法律方面的、市場方面的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我們也有很多的難度,也都需要一個過程。下一步怎麼更好的把應對氣侯變化作為一個抓手,來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比如大家感覺都非常明顯,APEC藍是廣為傳播的一個亮點,把APEC藍能持續的展現給大家,就要更好的宣傳和貫徹包括像環境容量、氣侯容量的概念,更好的來落實相關的工作。

    第二,從實施層面我們也可以考慮分區域的推進,比如對於一些發展方式總體來説還比較好,調結構還具有一定的優勢,包括每人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非常高,環境問題又非常突出的,像我們東部的這些省市就應該率先提出怎麼來實現排放峰值和排放路徑相關的一些措施,並且把相應的一些目標和這種措施納入政府考核的業績範圍內。

    2014-12-04 15:08:40

  • 巢清塵:

    對於我們現在都在提西部大開發,但實際上應該提怎麼來科學的西部大開發,現在大家基本上還是在走“先高碳後降,先污染後治理”的這麼一種模式,這應該也做一定的調整,應該按照在“環境容量下發展,在保護中開發”的理念,切實使西部包括我們城鎮化的發展都走上以綠色低碳為重要特徵的科學發展的路徑。

    比如説在十三五的規劃裏怎麼能設立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些約束性指標,來制定一些和法律、行政、經濟綜合的這種協同的一些手段,推進低碳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現代的資訊技術包括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還是非常快的,能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先進的技術,統籌推進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發展,我覺得這裡面都有很多的文章。

    同時,我們現在在國內積極探討一些市場化的手段,經濟的手段,比如碳交易、碳市場,類似這方面金融工具來發揮它對市場引導的作用,還有像國際合作、科研支撐作用,這方面都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014-12-04 15:08:50

  • 中國網:

    所以,其實在應對氣侯變化方面,中國無論是從政策研究也好,科研力量也好,都做出非常大的努力。

    我們知道中國近期出臺了《國家應對氣侯變化規則(2014-2020)》國家專項計劃,這個專項計劃中提到了為了確保實現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您是怎麼評價這一目標的?

    2014-12-04 15:08:53

  • 巢清塵:

    這是一個叫做碳強度的目標,它實際上是相對減排的目標,不是一個絕對的減排目標。這個目標是2009年時任總書記胡錦濤宣佈的,我們應該説在這些年整個落實目標裏還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們也一定會按照言必行,行必果,對自身承諾的要求,很好的來完成。應該從現在包括今年1-9月份整個的數據統計來説,總體來説我們實現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且現在我們也希望能夠按照更高的要求來要求我們,實現更高的一些目標。

    2014-12-04 15:09:20

  • 中國網:

    可以説中國的積極行動也為氣侯的改善帶來許多正能量,我們也期待在各國的努力下,利馬的氣侯大會可以引領世界的氣侯談判走出困境。

    感謝巢博士,感謝亞卿,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訪談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看,下期再會。

    (結束)

    2014-12-04 15:09:31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4/12/5/20141251417740596612_366.mp4

圖片大圖:

  •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博士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中國網 李佳

  • 巢清塵:提高對氣侯變化科學性和應對氣侯變化的緊迫性的認識

    中國網 李佳

  •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博士談中國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網 李佳

  •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博士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中國網 李佳

  •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博士

    中國網 李佳

  • 巢清塵:切實把低碳經濟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的機遇

    中國網 李佳

  • 巢清塵:中美發表聯合聲明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信號,一定會帶動最近幾年國際氣侯談判

    中國網 李佳

  •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博士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中國網 李佳